FIGURE 10/23
聽說過“戀情塌房”“黑料塌房”,萬萬沒想到,有人會因為廚藝塌房。
最近,《向往的生活》被觀眾重新翻出,曾經被全網夸贊的黃磊的廚藝,如今卻備受質疑。
“雞蛋賽螃蟹”“山楂鍋包肉”“黃酒燉肘子”,成為黃氏三大代表黑暗料理。
那些品嘗過“黃氏手藝”嘉賓們的反應,在網友們的解讀下,也成了“一出大戲”。
吃黃磊做的菜,那吃的不是菜,都是人情世故。
吃菜眾生相
《向往的生活》播了七季,被黃磊“坑害”的嘉賓不計其數。
面對同樣的飯菜,他們的反應可謂完美詮釋內娛眾生相。
仔細盤盤,大概分為三類——
第一類:默默扛下一切型。
黃磊作為娛樂圈的大前輩,又曾任北京電影學院的老師,身上自帶威嚴氣質。
加上他喜歡說教的風格,讓很多嘉賓“敢嘔不敢言”。
孫紅雷來參加節目的那一期,點名要吃“賽螃蟹”。在上菜之前,還給謝娜和趙麗穎一頓吹噓“賽螃蟹”的神奇之處。
等菜一上來,謝娜和趙麗穎淺嘗了一口,那表情夾雜著“三分震驚、四分不解、五分忍耐”,宛如一幅世界名畫。
估計那一秒,趙麗穎畢生學來的演技都用在克制自己的表情上了。
同樣展現高超演技的還有鹿晗。
在來蘑菇屋之前,鹿晗就跟后輩傳輸經驗:“咱吃東西,甭管好不好吃,第一口進去,一定要哇哦一下。”
在吃到用兩斤黃酒燉的肘子,他的表情是這樣的。
但他謹記自己的箴言,立馬脫口而出“哇哦”,然后就把這道菜推給了一同來的陳赫,仿佛在說:“這苦不能我一個人受。”
但有時候,表情是可以裝的,行動是裝不出來的。
有一期節目白百何點名想吃涼皮,何炅一開始提議買現成的,可黃磊非要大展身手,說自己做的才好吃。
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后,他終于做出了黃磊牌涼皮-厚且沒啥彈性。
白百何和劉憲華在嘗過之后,都夸贊好吃,可大家的筷子再也沒有伸向這道菜,直到這頓飯結束,涼皮基本沒有被動過。
如果說第一類人是普通版,那下面我們說的第二種就是進階版-大夸特夸型。
這類嘉賓對于這不好吃的飯菜,不僅可以愉快咽下肚,還能以極具感染力的表情大夸特夸。
即便有人提出質疑,他們也能扭轉局勢,將酸的說成甜的。
這種類型的代表人物,非何炅莫屬了。
作為黃磊的多年好友,在節目里,絕對是黃磊的最佳輔助。
每次吃到黃磊做的菜,他都會夸得天花亂墜,以“這是我吃過最….的菜”造句。
配上那夸張的表情動作,讓人都忍不住趕緊嘗一口。
就是因為這無腦夸的“彩虹屁”,有人覺得何炅是“異食癖”,還有人為此寫了段子。
何炅:黃老師燒得什么呀,這么香。
黃磊:燒的白開水。
何炅:黃老師這菜做得真嫩。
黃磊:這是我剛掉出來的腎結石。
但再強的幫手也有撐不住的時候,有一次黃磊沖了一杯辣的猴菇米稀,當何炅喝了一口后,那白眼快翻上了天。
真所謂人前偽裝,人后滄桑。
當然還有一類人是人前也不偽裝,凈講大實話的,這就是我們第三類-直言不諱型。
這種多是娛樂圈資深的前輩,大風大浪都見多了,菜不合胃口,直接就會說出來。
比如說我們那英老師。
還有我們的耿直代表大張偉老師。
還有沈騰,面對一大桌子黃磊做的菜,愣是只吃蔬菜蘸醬,勉強吃了口肉后,立馬吐了出來。
但這種類型,畢竟還是少數,即便吐槽兩句,也會被最佳護盾何老師以各種理由反擊回去。
因此,《向往的生活》播了那么多季,人設一直屹立不倒,直到這次被網友們扒出。
這就讓人不禁產生疑問:黃磊做的飯究竟好不好吃?
黃磊的廚藝
縱觀黃磊在節目上的做飯表現,可以這么評價他的廚藝:是個做飯好手,但絕對到不了大廚的程度。
大家都知道,《向往的生活》是由嘉賓們提前電話點菜,由黃磊做準備。
節目播了七季,黃磊也做了上百道各式各樣的菜,從這點來看,黃磊做飯水平絕對是不差的。
他在節目中做的大部分都是家常菜,對于這種菜式,每個人都有自己做菜的“特點”,黃磊也不例外。
重油重鹽是他的一大特點。
還有在做鍋包肉時放山楂。
在做辣椒炒肉時放酸蘿卜。
而他的做菜手法也十分粗放,徒手捏番茄、撥雞蛋。
至于菜的味道如何,只能說每個人口味不同,自然也就褒貶不一。
但就像每個做飯人士都會經歷的一樣,有時候,黃磊也會出現大翻車。
宋丹丹老師來那期,他和宋丹丹一起嘗了夾生的豆角,結果到了晚上,兩人紛紛食物中毒,上吐下瀉。
“豆角沒煮熟不能吃”這種最最基本的常識,黃磊做了那么多年飯竟然不知道,這讓人不禁懷疑他做飯的履歷,是不是如他說的那么久。
還有一次黃磊信誓旦旦地想要做烤雞,在做之前,他口若懸河,如何把雞架起來、如何進行烤制、如何入味,說得旁人都崇拜不已。
結果耗費了大半天,打開錫紙一看,雞烤得和碳一樣黑。
不過話說回來,哪怕是世界名廚,做飯也有失手的時候,黃磊偶爾幾次的翻車也不足為奇。
那這一次,黃磊怎么就因為廚藝翻車了呢。
塌的是什么?
近些年,黃磊逐漸在綜藝圈嶄露頭角,《極限挑戰》中的“神算子”,《爸爸去哪兒》中最會做飯的爸爸,《向往的生活》中的“黃小廚”,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綜藝中,每個人都需要一個“人設”,對于黃磊來說,最成功的就是《向往的生活》中的“黃小廚”。
不僅飯做得好,還時不時給嘉賓們講點人生道理,這讓當時的觀眾都覺得看《向往的生活》很治愈。
也許是在節目中被夸得忘乎所以,“黃小廚”人設深入人心,黃磊又出演了《深夜食堂》中的老板角色,出了自己的黃小廚菜譜,還開設了美食自媒體賬號……
每一個舉措,都讓自己“大廚”的身份在觀眾心里更加根深蒂固。
享受到曝光帶來的紅利后,黃磊還拉著全家一起擁抱流量。
妻子孫莉跳舞,因太過抽象而火出了圈;女兒多多,更是因“穿著打扮成熟”“說錯別字”等事件,接二連三登上熱搜。
所謂過猶不及,這種轟炸式的信息,讓黃磊一家的口碑直線下滑,曾經被夸贊的《向往的生活》,也被網友重新審視,黃磊的表現也被認為是“爹味”的極致代表。
最讓人詬病的就是他的廚藝,有時候飯菜不好吃,明明是他的問題卻從來都不會承認。
菜咸了,說多喝點水;菜淡了,說多蘸點醬;菜糊了,說火太大了;涼皮做厚了,說盤子不行。
之所以不承認,不過是想保住面子、地位和別人的尊重。
“爹味”的另一個代表,是說教。
《向往的生活》有一期,來了幾十個新生代,跟何炅打成一片,黃磊顯然跟他們都不熟,只能在廚房里忙前忙后。
直到同輩老狼來了之后,他才來了精神。
吃飯時,他讓老狼坐在C位,對新生代說:“這個行業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
表面上是讓孩子們尊重老狼,實際上是尊重自己。
要說這個是教導演藝圈的后輩,看上去還算合理,那教乒乓球運動員打球,就屬實看不懂了。
劉國梁來的時候,黃磊說:“打乒乓球比的不是球技,而是心態和信仰。”
一旁的劉國梁雖然點頭應和,但那上揚的嘴角,仿佛在說:“要不帶上你的信仰跟我打一局?”
總而言之,黃磊這一次的“塌房”,表面塌的是廚藝,實際塌的是人設。
人設都是有保質期的,在互聯網和娛樂圈這種風云變幻的地方,想靠著一種人設持續性地獲利,幾乎是不可能的。
比起靠綜藝立足,也許黃磊更適合回到他的演員事業,用硬實力去征服網友。
能夠拿出讓人信服的作品,持續獲得群眾的認可,自然而然就能跳出“人設崩塌”的魔咒。
演戲這么多年,黃磊是有這個實力的,只是在綜藝圈混跡那么久之后,他是否還有這個“心”,就不好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