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10月9日報道,“國家林草鄉土專家”的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烏蘭哈少嘎查周邊建成2400多畝生態經濟林,曾經飛沙走石的砂石灘變成了草綠樹茂的果園,完成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生態轉變——“荒沙荒灘”變成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
這是內蒙古持續推動生態治理的縮影,也是我國對生態環境治理重視的體現,伴隨著經濟發展已初具規模,環境治理與保護迫在眉睫。這份需求同時也促進環境科學與工程脫離了“天坑”行列,重新成為炙手可熱的專業選擇。
在眾多高校中,有一所師范高校以突出的辦學成就進入了大家的視線,引發了高度關注,這所高校就是北京師范大學。
提起北師大,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老師”,進一步的了解也停留在北師大的文科實力強勁。事實上,該校在理工科方面也頗有建樹,其環境科學與工程在2024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全國高校排名全國第七,在北京市名次僅次于清北。
眾所周知,北京市作為我國的文化中心,擁有全國最多的雙一流高校數量,綜合實力強勁的高校不勝枚舉,理科強校也比比皆是。在眾多有口皆碑的大學中,北師大能夠突出重圍,其學科建設實力可見不凡。
依托于該學科,該校建立了環境工程專業,于2003年首次招生,是環境學院首個本科招生專業,也是北師大首個工科專業,一經建立便得到了高度的關注。在20余年的發展過程中,北師大不僅在2008年將環境科學與工程建設成為北京市重點學科,環境工程專業更是于2021年順利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能夠得到官方的背書,該專業的師資力量、育人水平以及科研條件等自然毋庸置疑,作為師范專業當之無愧的top高校,北師大的理工科專業的人才培養同樣具有其獨特的風格特色。
環境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將學生培養成為“技術性、研究型和教師教育型”的國際化創新人才,因此在學生的日常課程設置中,對于學生的交流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工程能力都進行了重點培養。
學生們不僅能夠做到利用現代工具進行制圖、輔助設計以及數據處理等工作,還必需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備國際視野的同時,能閱讀專業外文文獻,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這使得該專業的學生無論是科研還是實踐都有足夠的處理能力,在就業和升學方面都具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北師大環境學院近年來應屆本科畢業生年均38%左右赴歐美知名院校深造,40%左右進入本校或其他國內重點院校攻讀碩士研究生,特別優秀者直接進入本-碩-博連讀的培養程序;78%的深造率也能夠證明其專業建設與育人成果的突出,其余本科畢業生也主要就業于各級環境保護機構與公司,就業質量同樣不容小覷。
北京師范大學的環境工程專業是其環境學院寬口徑招生的產物,學院學生在經過了兩年的專業基礎課學習后,根據個人興趣選擇進行分流學習。經過極具特色的培養,該專業的學生在深造與就業方面都有著突出的成就,成為該校理工科專業的突出代表。因此,對北京師范大學感興趣的同學也不妨重點關注一下該校的理工科專業,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