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觀寺院時,細心觀察便會注意到,幾乎所有的佛菩薩雕像都是光著腳的。這種造像習慣實際上是對古印度佛教傳統的體現。據記載,佛陀在兩千多年前示現人間時,以及當時的大菩薩們,都是光著腳的。那么,為何佛菩薩的形象中普遍采用“光腳”這一特征呢?
在《佛說處處經》中,佛陀親自闡釋了佛不著履的三重因緣——
佛不著履,有三因緣:一者、使行者少欲,二者、現足下輪,三者、令人見之歡喜。
一、使行者少欲
行者,這里指的是出家修行的人。鞋子本為身外之物,對于古印度的氣候而言,并非不可或缺。佛陀在當時的印度示現,以赤足的形象來勸導人們減少物欲,同時也提醒修行者應具備無論多么艱難都能堅持前行、無論多么痛苦都能忍耐的決心。
二、顯現足下的千輻輪相
千輻輪相是“如來三十二相”之一,象征著佛陀腳底的轂網輪紋圓滿無缺,猶如千輻之輪。佛陀足下的千輻輪相,與其他其他相好莊嚴一樣,不僅彰顯了佛陀內在功德的圓滿,也是為了傳法教化,利益無量眾生。它使眾生因這些相好而生起菩提心,從而信、解、行、證。
三、令見者歡喜
因為佛足具有如此的妙相,所有見到佛足的人都會生起歡喜心,向往佛陀。
上述三重因緣,構成了對佛不著履的解釋。當然,如果我們見過穿著鞋子的佛菩薩造像,也不必感到疑惑,因為佛陀在世間的示現本就是順應眾生的需要,沒有固定不變的規則。無論是穿鞋還是光著腳,都不應過于執著。
正如《金剛經》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我們學習佛法,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外在表象,理解這些示現背后的深意,從而方便地契入真理,從不凈、雜染、痛苦中徹底解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