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5G Wifi、懷檔、熱泵空調、BlueCruise 1.5智駕)
2025款福特電馬(參數丨圖片)從外觀內飾到配置都進行了調整,根據用戶的反饋,提供了更多的車漆顏色,外觀設計更為運動,增加了熱泵空調,同時更新了BlueCruise 1.5輔助駕駛系統,其基礎車架和底盤則保留了老款的結構,2025款福特電馬值得選擇嗎?下馬我們來詳細分析。
底盤懸掛
車架方面,福特電馬采用激光焊接的高強度車身,在A柱和B柱等位置使用了1700Mpa的熱成型鋼,作為一款基于純電架構的車型,電馬的開發時間要追溯到2017年,由福特內部的愛迪生團隊開發,經過數年的驗證與改進,為了應對全球的安全標準,福特在白車身的關鍵部位進行加強,通過數據模擬改進。
電池采用高強度的鋁側梁與橫向加強梁,以及高強度鋁合金底板,保護電芯的安全。在電池組殼體擠壓測試中,擠壓標準達到100kN時,也就是10.2噸的壓力,變形量控制在1%以內。
福特電馬在北美、歐洲和國內的碰撞測試機構都拿到不俗的成績,在歐洲測試了福特電馬Titanium LHD,拿到E-NCAP五星評級,在北美測試了電馬Select EV四門四驅車型,拿到IIHS高安全選擇獎,在測試標準接近的中保研C-IASI也拿到全優的碰撞成績,驗證了福特團隊的設計。
電馬基于GE1平臺打造,在數字化時代,無論是量產車還是賽車的開發,都要依賴于模擬技術,福特電馬也采用模擬器調校,福特全球性能車團隊應用北卡羅萊納州賽車模擬器,對電馬的底盤和扭矩控制進行多輪調校,前后車身的重量配比保持在50:50。
結構方面,前懸掛為傳統的麥弗遜結構,但采用了較粗的橫向穩定桿,控制臂采用鋁合金打造,降低簧下質量,控制車輛的側傾,后部則是五連桿懸掛,可以從多個角度控制輪胎的運動,高速行駛更穩定,調校方面主要考慮轉向響應和路感反饋,同時讓懸架回彈更可控。GT版配備了MagneRide主動電磁感應懸掛系統,運動模式下側傾進一步減少。
對于電動車來說,為了減少能耗,通常采用摩擦力更小的低滾動阻力輪胎,也就是EV專用胎,但問題是缺乏抓地力,福特電馬GT車型配備倍耐力P Zero輪胎,加上Brembo全鋁四活塞卡鉗,讓電動車也有燃油車一般的抓地力,操控更精準。
2025款福特電馬的實用性
第一駕駛
福特電馬搭載福特自研的1T40三合一電驅系統,采用油冷及扁線Hair PIN技術,入門款的電機功率為269馬力,6.3秒破百,雙電機版本則達到488馬力,綜合扭矩860Nm,3.57秒即可破百,接近福特GT超跑的加速水平。電馬有細語、入勝、不羈三種駕駛模式,帶來不同的駕駛感受,加上野馬V8車型的模擬聲浪,讓電馬的操控感受與其他家用電動車拉開差距。
第二乘坐
2025款電馬采用運動套件,包括前面板和格柵護罩、19英寸高光黑色噴漆輪轂和黑色噴漆輪眉,電馬Rally車型則有新款的碳化灰色輪轂,車漆多了洋紅色金屬漆、速度藍金屬漆和沙漠黃亞光漆。內飾多了紅色裝飾縫線和運動踏板,老款的中央換擋旋鈕被取消,采用新的懷檔,釋放了中控臺的空間,同時4G Wifi升級為5G Wifi,多了熱泵空調,冬季續航更長。而高通8155芯片、SYNC?+2.0智行互聯系統、無線CarPlay功能等得到保留。
第三智駕
福特的輔助駕駛在全球范圍內經過驗證,老款配備BlueCruise藍智駕1.2系統,而2025款車型標配全新的1.5系統,功能包括車道內智能規避輔助,自動識別并遠離大車,減少風險,老款采用轉向燈變道輔助,比如想要變道時只需打個轉向燈,車輛識別周圍環境,確認安全后自動變道,而1.5版本采用自動變道,無需任何操控,車輛自動平穩無縫地變換車道。
如果前方車輛的速度低于設定速度,或者超車道上跟車太近,BlueCruise 1.5將啟動變道。從內部測試來看,正常駕駛時,BlueCruise 1.5可以自動執行大多數的變道動作,緩解長途駕駛時的疲勞感。
選車偵探觀點:2025款野馬更新了外觀設計,新增個性化漆面,同時增加了熱泵空調,BlueCruise藍智駕1.2系統升級到1.5,自動變道讓輔助駕駛更好用,短板則是動力系統和電池沒有改動,一眾800V架構新車的出現讓電馬在充電速度上稍顯落后。大家覺得2025款電馬怎么樣?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