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備受全民關注的第32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頒獎典禮暨第15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閉幕式晚會在湖南衛視、芒果TV雙平臺直播中落下帷幕。游本昌、張紹林榮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電視)」,范偉獲得最佳男主角獎,趙麗穎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王景春、高葉分別獲得最佳男、女配角獎,何炅獲得最佳電視節目主持人獎,楊磊憑借《三體》獲得最佳電視劇導演獎,秦雯憑借《繁花》獲得最佳電視劇編劇獎。此外,《聲生不息·寶島季》榮獲最佳電視綜藝(文藝)節目獎,《巴金》《黃河安瀾》榮獲最佳電視紀錄片獎,《熊出沒之小小世界》榮獲最佳電視動畫片獎,《三體》榮獲最佳電視劇獎,《問蒼茫》《繁花》《風吹半夏》《狂飆》《漫長的季》《夢華錄》《去有風的地方》《縣委大院》等8部作品獲評優秀電視劇獎。整個夜晚,金鷹獎和金鷹節都是社交媒體里的「頂流」。
數據顯示,閉幕式晚會在CVB、歡網、酷云 三網收視穩居省級衛視第一,截至10月21日12點,全網傳播總量新增89.4億次,全網熱搜1731個 其中全網熱議94個,討論破1000萬話題101個,萬贊短視頻116個,湖南衛視與芒果TV的新媒體矩陣、風芒APP的后臺慢直播+晚會慢直播,累計觀看量破7000萬,刷新紀錄。
其實,以金鷹節為代表的行業盛會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不僅是因為金鷹獎的獎項牽動著無數觀眾的心,更因為金鷹節本身就是一次行業發展的階段性總結。尤其是本屆金鷹節,更是站在了兩個特殊歷史節點的交叉點之上:一方面,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十周年」;另一方面,今年也是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出后的新一屆金鷹節。
因此,佇立于新的歷史節點,1號認為,金鷹節不僅是人民與文藝之間的連接紐帶,也是觀察媒體融合大潮下文藝發展的一個絕佳窗口。
人民與文藝的連接紐帶
什么是金鷹節最獨特的屬性?
在1號對本屆金鷹節閉幕式晚會制片人劉昕和總導演丁杰的采訪中,他們認為區別于其他影視節或影視獎項,金鷹節的獨特性植根于它自創立以來就十分鮮明的人民性。作為中國三大電視獎中最有群眾基礎、最多群眾參與的獎項,金鷹獎從創立之初,就擔負著促進電視節與廣大觀眾充分交流的使命。
在丁杰看來,人民性不僅僅是金鷹節所樹立的理念,它更是一種落實到實踐中的原則。縱觀本屆金鷹節,人民性被轉化成了一種「被看見」的行動。金鷹節,也成為了人民與文藝之間的連接紐帶。
仔細觀察,金鷹節建構了三種不同的連接形態。
第一種連接,是「梯形連接」。
「梯形連接」的上部,連接的是文藝發展的先鋒探索者。它匯集了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同志、業界知名專家學者以及一線主創、電視臺及視聽平臺、影視制作機構代表。此次金鷹節期間繼續以「密切關注電視行業前沿趨勢、關心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創作動向、關切廣大觀眾審美趣味和精神需求」為宗旨,舉辦了《新時代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以主題演講+圓桌對話形式,在回顧新時代十年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取得繁榮成就的同時,聚焦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以新技術、新業態、新表達賦能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創新發展。
它還匯集了投身于中國文藝演藝事業的演員群體。丁杰介紹,前期預熱活動中,節目團隊會收集觀眾們對某個角色或某個演員發自肺腑的鼓掌,這些匯集而成的掌聲構成了閉幕式中播放的VCR《掌聲獻給你》。由此形成的人民與演員之間的情感連接,讓許多感受到自我價值被認可的演員們熱淚盈眶。此外,今年閉幕式上,主持人何炅在開場的點名環節不僅依舊是整場晚會的保留節目,節目團隊還在所有獎項公布之后設計了一個「call back」環節:由何炅再度對在場所有的文藝工作者以點名的形式進行致敬。
而「梯形連接」的基座,連接的是廣袤的人民群眾。此次金鷹節閉幕式晚會秉持「讓金鷹走進千家萬戶」的理念,在全球的范圍內征集了將近1000組的家庭,以實時連線的方式進入閉幕式現場。而在晚會之外,金鷹節還發起了以「追尋文脈、對話青年」為主題的文藝工作者進校園活動,約200人走進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橘子洲頭等地,對話青年學子,擁抱青春力量,思考展望行業未來。
第二種連接,是「線性連接」。
發展和傳承,是文藝的永恒母題。因此,本屆金鷹獎在頒獎嘉賓上采用了「老帶新」的全新設計,像康輝、于和偉、林永健、馬少驊或是資深主持人,或是資深演員,與他們攜手的關曉彤、李沁、譚松韻、張若昀等年輕演員則是當下電視劇市場里具備不俗實力的新生力量。這樣的亮相,本身就是中國文藝精神傳承不息的具象化呈現。
并且,丁杰還談到一個小設計:兩位開獎嘉賓以脫口秀的形式,緊扣「金鷹煥新,奔赴美好」的晚會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告訴觀眾中國電視對于普羅大眾的生活所產生的輻射影響。不論是《問蒼茫》里對百余年來中國革命的曲折道路進行詩意回望,還是被《去有風的地方》強勢安利,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十年來中國文藝對于觀眾的影響,早已從屏幕內溢出到屏幕外。
第三種連接,是「網狀連接」。
精品內容就像一張延伸到全國乃至全球的網絡,將無數的觀眾連接在一起。而這張織就的「網」也成為了中國文化向全球輸出和傳遞的新路徑。
此次金鷹節開幕式現場邀請了《三體》、《歌手2024》主創團隊與國際友人現場互動,聆聽華夏聲音,共賞中國文化之美。并且,晚會現場邀請了兩位外國忠實觀眾,與中國電視文藝工作者直面傾談,以現場問答的形式,聆聽海外劇粉心聲,感受中國文化出海的廣泛影響。而在閉幕式晚會中,此次金鷹獎提升了「最佳電視劇」和「優秀電視劇」兩大獎項的含金量,并邀請來自全球各地、千家萬戶的觀眾一起共同見證獎項的誕生。并且,《三體》海外劇粉代表更是輸出了對該劇的喜愛之情,讓無數觀眾從中感受到了文化自信。
因此,每一個獎項的頒發,演員的每一次動人的表白,都是獨屬于金鷹獎這個獨特舞臺、獨一無二的「金鷹故事」。而無數被書寫的「金鷹故事」,正是人民、時代與文藝之間不斷碰撞的美好結果。
「人民文藝」:一種向上生長的「竹節模式」
在1號看來,在過去十年的歷程里,中國文藝的發展路徑經歷了從「爬山虎模式」到「竹節模式」的轉變。
「市場文藝」,是一種典型的「爬山虎模式」。
在「市場文藝」邏輯的驅使下,整個文藝市場盡管能夠不斷涌現出新的作品,但唯流量、唯數據的不良導向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文藝創作偏離了人民的主航道。因此,就像爬山虎一樣,市場文藝邏輯主導下形成的野蠻生長狀態「剪不斷、理還亂」,造就的往往是虛假、浮躁的繁榮。
「人民文藝」,則是一種「竹節模式」。
從物理角度來看,竹節的存在使得竹子在向上生長時能夠保持直立和穩定。竹子在生長過程中會受到各種自然因素的影響,如風力、重力等。而竹節就像竹子的「加強筋」,它們為竹子提供了支撐和結構強度,幫助竹子克服外界干擾,保持向上生長的方向。
「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的「人民文藝觀」,正是中國文藝領域「竹節模式」的那根不可或缺的「加強筋」。
兩年一屆的金鷹節,恰好可以視作中國文藝發展的一根根「竹節」。由此觀察,1號發現,主管部門的號召、市場主體的自發自覺以及以金鷹節為代表的影視獎項的積極倡導,它們共同形成了一股行業合力,不斷推動著中國文藝這根翠竹朝著向上的方向茁壯生長。
以今年入圍金鷹獎名單來看,在「人民文藝觀」的指引下,更多元的類型、更開拓的視野、更精品的內容成為了行業發展的主旋律。
從歷史正劇《天下長河》,講述工業智造的《麓山之歌》,再到帶動大理文旅出圈的《去有風的地方》……從獲得提名的36部電視劇作品來看,提質減量后的電視劇市場精品迭出,不論編劇、導演還是男女演員,都呈現出中堅力量與新生力量交相輝映的新局面。綜藝、紀錄片、動畫等門類同樣呈現出主流創新與多元探索相碰撞的新氣象。
而在中國文藝朝著「竹節模式」不斷向上生長的過程中,湖南廣電與芒果生態,同樣起到了一個推動行業發展與進步的「加強筋」式功能。
在此前剛剛舉辦的2024中國新媒體大會上,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董事長、臺長龔政文談到,湖南廣電進一步明確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深度融合」「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三大融合戰略。從此次金鷹節開閉幕式晚會以及芒果入圍金鷹獎的各個項目來看,湖南廣電與芒果生態朝著三大融合方向齊頭并進之勢已顯露鋒芒。
《天下長河》《去有風的地方》《問蒼茫》《裝腔啟示錄》《溫暖的,甜蜜的》《麓山之歌》涵蓋了歷史正劇、田園文旅、重大革命題材、都市情感、工業題材等多元類型,電視劇、綜藝、紀錄片多點開花,芒果出品已經成為了中國文藝精品化的一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而在此次金鷹節開幕式晚會中,我們亦能洞見未來文藝的發展趨勢。開場秀《走向光影的熱望》使用AI譜曲和編曲,數字影像技術的加持重現各大文藝作品的經典名場面;數字情景舞臺劇《問蒼茫》用舞臺劇live 的方式,再現劇中安源大罷工事件的經典片段。閉幕式晚會則用「金鷹彈幕千人團」的創新形式,讓全球觀眾實現了「共同在場」。數字影像、AI技術等科技手段讓觀眾實現了虛擬與現實的跨越,「文化+科技」所構想的文藝未來將會擁有更大的藝術想象空間。
制片人劉昕談到了金鷹節的一個變化:「金鷹節越來越成為一個影視行業互相交流的平臺。因此,對芒果而言,我們將始終敞開胸懷,既通過金鷹節去展現芒果當下的制作水平,同時也借此機會去學習其他平臺的先進經驗」。
其實,不止是晚會制作本身,金鷹節這個矩陣式的載體同樣也是芒果內容生態與整個文藝生態之間的一次互相學習、借鑒和賦能的平臺。或許正是這種對「人民文藝」的自覺與平等開放的胸懷,才是湖南廣電、芒果生態能夠始終成為中國文藝發展重要推動力的核心密碼。
1號結語
今年金鷹節開幕式晚會的主題,叫做「與人民共情 與時代共鳴」,而閉幕式晚會的主題則是「金鷹煥新,奔赴美好」。
前者為時代文藝的發展提供了價值觀與方法論,而后者既是對前者所取得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描繪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猶如一個巧妙的call back。
這就是所有文藝人為之奮斗的中國文藝未來圖景,也是湖南廣電、芒果生態的發展路線圖。
但只要時刻堅守「人民文藝觀」,這個美好的愿望就一定能結出碩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