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不易。如果您喜歡本人的作品,歡迎點擊關注按鈕,您的支持是我創(chuàng)作最大的動力。
諸葛亮是中國人所熟知的著名歷史人物,一提到三國很少有人不會想到他。事實上在東漢末年,諸葛亮的家族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世家——瑯琊諸葛氏。這一家族在魏、蜀、吳三方都出了很厲害的人才。《世說新語》中有云“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龍自然指的就是“臥龍”諸葛亮,虎則指的東吳大臣諸葛瑾,而這個狗就不怎么為人們所熟知了,他就是今天的主角——諸葛誕。
大魏忠犬的奮斗史
“狗”并不是對諸葛誕的辱罵,準確地說應該叫“功獒”,意為有功之臣,是對其才能與貢獻的一種肯定。諸葛誕與諸葛亮和諸葛瑾并不是親兄弟,甚至可以說除了血脈同宗外與二人毫無交集,或許這就是他是諸葛家族在曹魏方混得最好的一個的原因。
諸葛誕的仕途一直不是很穩(wěn)定,過于追求功名利祿的他并不受魏明帝曹叡的待見。直到曹叡死后,曹爽得了勢,他才被得以重用。
高平陵兵變后,大權落入了司馬懿手中。諸葛瑾十分靈活地跳到了司馬懿那邊,還積極地為司馬懿平叛,竭力展現自己對司馬家族的忠心。
司馬懿死后,諸葛誕就跟定了司馬師。司馬師可謂是他仕途上的一大貴人了。在司馬師麾下,諸葛誕失敗了有領導頂鍋,成功了自己得到封賞,從此可謂是扶搖直上。在平定毌丘儉和文欽的叛亂后,諸葛誕被封為征東大將軍,主管對吳戰(zhàn)事。諸葛誕并不知道,此時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頂峰。
而頂峰過后的,就是斷崖式的跌落了。
困犬之斗
公元257年,正在壽春城駐守的諸葛誕接到了朝廷的詔令,將他擢升為司空,要他入朝接受封賞。
諸葛誕在接到詔令后沒有一點喜悅的感覺,而是嚇得一晚上沒睡著覺。到了第二天,諸葛誕違抗了朝廷要他進京的命令,他叛變了。
從平叛功臣到叛亂分子,這一轉變諸葛誕只用了兩年的時間,而且和毌丘儉一樣,他也選擇了大魏的死敵東吳做了自己發(fā)動叛亂的后臺。他有這么大轉變的原因主要也是因為朝中的局勢過于瞬息萬變,他的貴人司馬師在毌丘儉叛亂后沒多久就殺害了他的兩個好友,原因是因為他們參與了一場推翻司馬家族統(tǒng)治的政變。而在司馬師死后,諸葛誕意識到自己在司馬家族那邊最大的盟友沒了,就自己與朝中眾多“忠誠派”大臣的那些千絲萬縷的聯系,司馬昭作為司馬家族的繼任者遲早要清算到自己頭上。在他看來,讓他入朝就相當于判了他的死刑,在別無他法的情況下,他最終還是造了反。
當然,他是不會承認自己是大魏的叛徒,造反的理由就是老掉牙的“清君側”,目標就是欲置自己于死地的司馬家族。
沒過多久,壽春城就遭到了前來平叛的朝廷軍的重重圍困,來救援的吳軍很快就被打了個落花流水,一溜煙地逃回了建業(yè)。
上一次叛亂的主謀之一文欽這一次成了諸葛誕的同伙,結果也和他一塊被堵在了壽春。
“諸葛將軍,這已經是我第五次突圍了,”一臉疲憊的文欽帶著一幫衣甲不整的士兵登上城樓,找到了諸葛誕,“朝廷軍把外頭堵了個水泄不通,幾條重要的出路更是布下了重重防線,連一只兔子都過不去!”
“沒事,不用再帶人去送死了,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勞的。”諸葛誕一邊說著,一邊嘴角浮現出一絲令文欽感到迷惑的微笑,“但司馬昭是敗定了!”
“莫不是諸葛將軍已經有什么良策了?”文欽問道。
“哈哈哈哈,還需要什么良策嗎?”諸葛誕得意地大笑道,“壽春這邊每年這個時候都是雨季,過不了多久淮河就會漲水,到時候司馬昭就會像當年襄樊之戰(zhàn)時那樣被水淹七軍,我不費一兵一卒就能解了這個圍!放心吧,文將軍,我這次準備得可比你上次要充分得多,各種情況的對策我都早就考慮好了。”
“將軍英明!”文欽佩服地說,他很慶幸能與諸葛家族的人站在同一陣線。
事實證明,將天氣因素作為自己戰(zhàn)術中的關鍵要素并不是一位優(yōu)秀軍事家的做法。似乎天命真的就站在了司馬家這邊,今年的雨季壽春竟然一滴雨都沒下。眼看著天上烏云密布,卻一直在打旱天雷。諸葛誕越來越慌,焦慮逐漸表現在了臉上。
隨著壽春城中的糧食一天天的消耗,城中軍民開始越來越難以忍受這么艱苦的生活,戰(zhàn)斗意志逐漸地低迷下去。
這天,文欽又找到了諸葛誕。現在在他的眼里,諸葛這個姓氏已經不能給他半點安全感,諸葛誕也只不過是個披著名家皮的庸人罷了。
“諸葛將軍,現在我們的狀況很艱難。”文欽開口道,語氣中聽不出一絲希望,“大家都在餓肚子,有的人甚至想投降。我建議我們不如先把城里不服水土的北方人先放出去,既能節(jié)省糧食,又能提高我們的總體戰(zhàn)斗力。”
沉默良久后,諸葛誕開口了:“你過來,走近點。”
文欽遲疑了一下,還是走了過去。他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在他距諸葛誕不到五米時,諸葛誕突然向他沖來,拔出佩劍刺向了他的胸腔。
“只要有我在,就沒人能投降!”諸葛誕一邊看著倒地的文欽,一邊惡狠狠地說,“這就是你提到‘投降’兩個字的下場!”
文欽死后,城中除了直屬于諸葛誕麾下的那些死士外,幾乎沒人再愿意為這樣一個獨斷專行的領導賣命了。文欽的兩個兒子拼著命翻過城墻向司馬昭投降,有了這兩個“榜樣”,壽春守軍的意志就被徹底土崩瓦解了。
最終,朝廷軍成功地攻破壽春,眾叛親離的“功獒”諸葛誕如喪家之犬般倉皇出逃,但最終還是被敵軍追上并斬殺了。
諷刺的是,諸葛誕一直渴盼著的大雨在他城破身死后終于落了下來,期望中勝利的信號最終成了自己的安魂曲。
結語
諸葛誕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字,像個荒誕的悲喜劇。一生為了功名利祿在宦海中起起伏伏,最后還是躲不過兵敗身死的命運。毫無疑問,相對于龍與虎,狗確實是最低的評價,但或許也是對諸葛誕最恰當的評價了。盡管他的才華也不容小覷,但風雨飄搖的大魏晚期已經不具備他成長所需要的穩(wěn)定環(huán)境,因此也徹底埋葬了他功成名就的機會了。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創(chuàng)作。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