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太陽,這顆賦予地球生命的恒星,似乎無比耀眼和重要。太陽的直徑約為139.2萬千米,重量約為1.989×103?千克,表面溫度約5500攝氏度。然而,當我們將目光投向更廣闊的宇宙深處,就會發(fā)現(xiàn)太陽在眾多恒星之中,其實也只是平凡普通的一員。
在宇宙中的恒星世界里,有著許多令人驚嘆的“恒星之最”。我們來聊一聊宇宙10大恒星之最。
已知最亮的恒星——R136a1
R136a1
雖然太陽給我們帶來了光明,但是太陽的亮度在恒星家族中并不突出。目前宇宙中已知最亮的恒星是R136a1,。它位于大麥哲倫星系的蜘蛛星云中,距離地球大約16.5萬光年。R136a1的光度是太陽的616萬倍。你能想象得出這是有多亮嗎?做個假設(shè),如果我們把R136a1放在太陽系太陽的位置上,那么我們想要讓地球上的白天亮度還是原來的樣子,那么我們就得和它保持大約2482天文單位,也就是大約3710億公里的距離。這段距離是冥王星到太陽平均距離的63倍。由此可見R136a1的光度有多么的恐怖啊!
已知質(zhì)量最大的恒星——BAT99-98
BAT99-98
宇宙中已知最亮的恒星R136a1的質(zhì)量也很大。它的質(zhì)量大約是太陽的215倍,但在目前已知的恒星中只能屈居第二。而目前已知質(zhì)量最大的恒星的記錄被BAT99-98奪走。這顆恒星也是位于大麥哲倫星系的蜘蛛星云中。它的質(zhì)量約為太陽的226倍。作為宇宙中已知質(zhì)量最大的恒星,它的光度和表面溫度也是非常驚人的,光度為太陽的500萬倍,表面溫度為45000攝氏度。這是一顆沃爾夫-拉葉星。它表面的恒星風達到了每秒鐘1600公里。猛烈的恒星風讓它損失了大量的質(zhì)量。科學家估計從它誕生至今,它損失掉的質(zhì)量就相當于24個太陽,平均一年損失4個地球的質(zhì)量。你能想象得出這顆質(zhì)量巨大的恒星是有多么的恐怖嗎?
已知體積最大的恒星——史蒂文森2-18
史蒂文森 2-18
雖然BAT99-98是已知質(zhì)量最大的恒星,但是這顆恒星的直徑只有2610萬公里,是太陽直徑的37.5倍。它的體積在恒星家族中可不是最大的。而1990年發(fā)現(xiàn)的史蒂文森 2-18 才是目前人類已知體積最為龐大的恒星。史蒂文森2-18距離地球大約20000光年。它的直徑是太陽的2158倍,高達30億公里,體積比太陽大出100億倍。如果把史蒂文森 2-18 放在太陽的位置,甚至能吞入土星這樣處于太陽系外圍的行星。相比之下,太陽在它面前顯得極為渺小。這樣巨大的體積讓我們難以想象它在宇宙中的存在是多么震撼。史蒂文森 2-18 是一顆紅超巨星,其巨大的體積主要是由于處于恒星演化的晚期階段,不斷膨脹所致。
已知溫度最高的恒星——WR 102
WR 102
雖然史蒂文森2-18的體積巨大,但是它的表面溫度并不高,只有大約3000℃,還沒有太陽的表面溫度高呢。而距離地球大約9400光年的WR 102其表面溫度達到了驚人的21萬攝氏度,成為宇宙中已知的表面溫度最高的恒星。WR102的表面溫度大約是太陽表面溫度的 37倍,是已知質(zhì)量最大的恒星BAT99-98表面溫度的4.7倍。然而有趣的是,這顆恒星的質(zhì)量是太陽的16.7倍,體積只有太陽的14%。這么一比較,它的平均密度是太陽的119倍,達到了167克/厘米3。原來,WR102也是一顆沃爾夫-拉葉星。它所產(chǎn)生的恒星風非常的強烈,風速達到了5000公里/秒,比前面提到的BAT99-98的恒星風還要猛烈。猛烈的恒星風吹走了它的氫外殼,留下了密度相對較高的內(nèi)核部分。科學家認為,這顆恒星一直徑處在了超新星爆炸的邊緣了。
已知質(zhì)量最小的恒星——2MASS J0523-1403
2MASS J0523-1403
盡管宇宙中的這些“大個子”恒星非常引人注目,但是這些恒星畢竟只是少數(shù)。而那些比太陽小的“小不點兒”恒星在才是主流。2014年被2微米全天巡視項目發(fā)現(xiàn)的恒星2MASS J0523-1403被認為是目前已知的質(zhì)量最小的恒星。這顆恒星距離地球大約40光年,是一顆紅矮星。這顆恒星究竟有多小呢?它的質(zhì)量只有太陽的7.4%,相當于77顆木星質(zhì)量之和。不僅如此,這顆恒星的體積也是非常小的。它直徑只有125000公里,甚至比木星還要小一些。在恒星家族中,J0523真的是小巧玲瓏啊!別看J0523這么小,可是它有著恒星家族中最長的壽命。它可以在宇宙中燃燒上萬億年的時間。
已知跑得最快的恒星——US 708
US 708
恒星都是在運動的。例如,太陽在以每秒鐘220公里的速度在銀河系中運動著。這個速度看似驚人,實則并不快。1982年,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一顆高速運動的恒星,命名為US 708。它在銀河系中的運動速度高達每秒鐘1200公里,是已知跑得最快的恒星。你能想象得出這顆恒星跑得有多快嗎?這相當于1秒鐘內(nèi)就可以從北京到上海,1小時就能繞太陽的赤道1周。
這顆恒星為什么會跑得這么快呢?US 708是一顆白矮星。科學家認為可能是這樣的:當它還是紅巨星時候,它的伴星就變成了白矮星,并且通過偷取它的物質(zhì)發(fā)生了Ⅰa型超新星爆炸。爆炸將它的伴星炸得粉碎,而把它給“炸飛”了。猛烈的熱核爆炸讓US 708具有了極高的運行速度。以它這樣的速度,非常銀河系可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已知自轉(zhuǎn)最快的恒星——VFTS 102
VFTS 102
US708跑得非常快,可是有些恒星卻轉(zhuǎn)的非常快。科學家在大麥哲倫星系的蜘蛛星云中發(fā)現(xiàn)了一顆恒星被認為是目前已知自轉(zhuǎn)速度最快的恒星。它叫VFTS 102 。這顆恒星的赤道自轉(zhuǎn)速度高達每秒600公里,也就是每小時216萬公里,被譽為宇宙中的“旋轉(zhuǎn)木馬”。如果你無法想象它的轉(zhuǎn)速有多高的話,可以和太陽比較一下。太陽在赤道上的自轉(zhuǎn)速度只有每秒鐘大約2公里。VFTS 102的自轉(zhuǎn)速度是太陽的200倍!這是轉(zhuǎn)的有多瘋啊!
這顆恒星的非常的熾熱,光度大約是太陽的十萬倍,質(zhì)量約為太陽的17.8倍。高速的自轉(zhuǎn)產(chǎn)生的離心力把這顆恒星甩成了一顆扁球形,甩出的物質(zhì)并在恒星的周圍形成了一個盤狀結(jié)構(gòu)。
已知最圓的恒星開普勒11145123
開普勒11145123
恒星 VFTS 102高速的自轉(zhuǎn)把自己給甩成了個圓球體,這在恒星家族中也是夠奇葩的。宇宙中那些中規(guī)中矩自轉(zhuǎn)的恒星都是非常圓的。例如太陽就非常的圓。科學家估計太陽的扁率只有900萬分之一。這意味著太陽的赤道半徑比兩極半徑鼓起了不到10公里。 然而,宇宙中已知最圓的恒星不是太陽而一顆叫做開普勒11145123的恒星。這顆恒星距離地球大約5000光年。科學家經(jīng)過精密的測量發(fā)現(xiàn)。它的平均半徑為150萬公里,是太陽的2倍多,體積差不多是太陽的10倍。這顆恒星比太陽大這么多,而它的赤道半徑只比兩極半徑大了3公里。由此可見,這顆恒星是有多么的圓。
已知自形最大的恒星——巴納德星
巴納德星
恒星之所以叫做恒星,是因為在古時候人們覺得它們在天上的位置是不會發(fā)生變化的。其實天上的恒星也是會移動的。只是恒星恒星的位置變化非常的小,肉眼是無法察覺的。科學家用自行來表示恒星在天球上的移動速度,單位是角秒/年。目前已知相對于太陽自行最大的恒星是巴納德星。巴納德星是一顆距離地球大約6光年的紅矮星。它的自信每年高達10.3角秒。這是什么概念呢?這意味著它每一百年就會移動大約0.29°,相當于滿月視直徑的一半還多一些。也正因為如此,巴納德星得了一個“巴納德逃亡之星”的綽號。
更加有意思的是,巴納德星的視向速度為-106.8公里/秒。這意味著它正在以每小時前進一個地月平均距離速度向著我們靠近。科學家估計大約在9700年后,巴納德星就會成為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了。
已知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比鄰星
比鄰星
然而目前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是比鄰星,距離地球約 4.22 光年。比鄰星是一顆非常小的紅矮星,其質(zhì)量大約為太陽的八分之一,直徑約為太陽的七分之一,表面溫度約2800℃,亮度也只有太陽的0.0056%。比鄰星非常的昏暗。因此即使它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恒星仍舊是肉眼不可見的。
太陽與比鄰星相比,雖然在質(zhì)量、亮度等方面可能更具優(yōu)勢,但比鄰星的近距離讓它成為了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的重要目標之一。
宇宙中的這些“恒星之最”讓我們不禁對宇宙的神奇和壯麗感到嘆為觀止!除了文章中提到的宇宙10大恒星之最,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恒星之最知識呢?一起分享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