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線城市來說,每個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發展定位。例如:廣州側重綜合性門戶功能、科教文化中心定位;深圳側重經濟、創新;上海側重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南京和成都則分別被賦予“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的定位。對于合肥來講,科技創新是主基調...
NO. 1|壹
從“環城”走向“環湖”
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從“環城”走向“環湖”是合肥城市的發展軌跡,也是大湖名城的體現。
環城時代:創造“風扇型”合肥模式
1949 年至 1959 年,合肥在黨的領導下,從落后城鎮成長為工業生產城市。建設了市中心及東郊、北郊工廠區和西南郊高校院所與工業區,形成社會主義工業城市雛形。
1958年,為適應城市發展,合肥市建設局領導邀請德國教授規劃,形成 “風扇型” 城市結構規劃圖,得到廣泛贊同和好評。
1979 年,合肥市編制上報城市總體規劃,堅持風扇型規劃結構,獲兩院院士吳良鏞贊譽,被稱為 “合肥模式”。
合肥環城公園實拍
“141”發展戰略:從環城時代走向“濱湖時代”
進入新世紀后,合肥城市加快發展,城市品質、規模和經濟實力都有了相當的基礎。2005年,合肥市建成區面積224.7平方公里、市區人口224萬人,現代化大城市的框架逐漸形成。2000至2005年間,合肥的GDP占全省的比重從10.7%上升到15.9%,但城市首位度不高、城市空間有限、城市品質不佳等問題,成為制約合肥發揮安徽省域中心城市作用的瓶頸。
重振日漸衰微的中心城市地位,成為新世紀合肥城市發展亟待破解的課題。
2002 年形成 “141” 城市發展戰略,即改造提升主城區,建設四個副中心和一個濱湖新區。如今,濱湖新區藍圖已現,四大組團已成為合肥市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空間,工業產值破萬億,以“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為代表的一大批戰略性新型產業(簡稱戰新產業)有力地支撐了城市的茁壯發展。
“141”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1331”發展戰略:從“濱湖時代”走向環湖時代
2011年7月1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合肥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從此合肥市攬八百里巢湖入懷,從“濱湖時代”進入“環湖時代”。
合肥市1.14萬平方公里的熱土,在“1331”城市空間戰略布局的指引下,煥發出無限生機與活力,邁上“大湖名城、創新高地”新征程。
“1331”城市空間發展戰略
2035國土空間規劃:優化科技創新布局,聚力建設合肥濱湖科學城
堅持全域創新理念,遠期形成“一城兩廊”格局。
“一城”:濱湖科學城
“兩廊”:G60科技創新走廊、滬寧合產業創新走廊
在更大范圍內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提升科技創新體系效能,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
合肥科技創新空間布局
NO. 2|貳
什么是濱湖科學城
說到濱湖科學城,大家第一印象可能就是指濱湖新區。實則不然...
從區位布局上看,合肥濱湖科學城涵蓋肥東、肥西兩縣以及包河、蜀山、廬陽三個區的部分區域,囊括了四個國家級開發區(合肥高新區、合肥經開區、合肥出口加工區、合肥蜀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三個省級開發區(肥東經開區、肥西經開區、包河經開區),規劃面積達 491 平方公里,相當于在大地上繪出一個直徑 25 公里的圓形區域。濱湖科學城地處長三角與長江中游的交匯之處,是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的重點開發區域,也是長三角輻射帶動長江中上游和中原地區發展的關鍵節點。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空間結構圖
在功能布局方面,合肥濱湖科學城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載體,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在高新區規劃建設國家實驗室核心區和成果轉化區;圍繞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打造大科學裝置集中區;依托中國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建設教育科研區。
濱湖科學城區域格局圖
從空間布局來看,合肥濱湖科學城重點圍繞 “兩核兩帶多組團” 進行規劃。“兩核” 包括 “綜合服務核” 與 “創新引領核”。“綜合服務核” 以省級政務中心為主體,匯聚科創、金融、商務、會展、文旅等多種資源要素。“創新引領核” 著力建設國家實驗室核心區、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教育科研區和規劃發展區。“兩帶” 分為 “科創產業帶” 和 “江淮運河 —— 巢湖生態保護帶”。“科創產業帶” 沿方興大道雙向拓展,將空港、廬陽、蜀山、高新、經開、肥西、濱湖、包河、肥東等重要科創資源與產業節點串聯起來。“江淮運河 —— 巢湖生態保護帶” 以江淮運河及巢湖沿岸為主體,以南淝河、十五里河等水系為依托,全面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生態景觀品質。“多組團” 包含空港國際合作組團、西南高端智造組團、東部新興產業組團、新站未來科技組團、半島生態科技組團等五個組團。
濱湖科學城空間布局圖
NO. 3|叁
結語
2024年10月17日,高層領袖在合肥濱湖科學城考察時提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高新技術是討不來、要不來的,必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作為安徽省重要創新主平臺,合肥市對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濱湖科學城寄予厚望。合肥市“十四五規劃”特別提到了“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加快合肥濱湖科學城建設”。未來合肥的壯闊發展畫卷已然徐徐展開,令人心潮澎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