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報業績“大爆發”!牧原盈利近100億,溫氏50.81億,海大14.99億,溫氏將“派發十億”現金紅利……
近期,多家上市豬企陸續公布第三季度業績情況,牧原、溫氏等頭部豬企業績“大爆發”,為行業注入“強心劑”。
日前,牧原剛剛披露的第三季度業績預報顯示,牧原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90億元至100億元,同比增長860.63%至967.36%,這意味著在此期間,牧原日賺超1億元。
給行業一點點震撼的“日賺億元”尚未讓人回過神,其他頭部豬企又帶來了“派發十億”現金紅利的振奮消息。
10月22日晚間,溫氏和大北農同時發布第三季度報。溫氏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6.44億元,歸母凈利潤50.81億元;大北農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01.42億元,歸母凈利潤1.33億元。同時,公告披露前三季度擬派發現金紅利,溫氏擬每10股派1.5元,合計派發現金紅利9.95億元;大北農擬每10股派0.58元,合計派發現金紅利2.50億元。
第三季度迎來業績“大爆發”
牧原盈利近百億,溫氏50億
今年6月中旬以來,生豬價格保持在高位運行,8月份均價高達10.24元/斤,豬企盈利情況普遍向好,頭均利潤達648元。9月全國生豬均價9.57元/斤,依然維持高位運轉,肉豬外銷利潤十分可觀。
疊加養豬業今年大力拓閥降本之道取得明顯成效,育肥完全成本普遍、迅速、持續下降。據新豬派調研,12家上市豬企中,養豬完全成本低于7.5元/斤已有10家,低于7元/斤有4家。
整個第三季度,豬企普遍盈利情況向好,迎來業績“大爆發”,實現扭虧為盈。
牧原第三季度業績預報顯示,牧原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90億元至100億元,同比增長860.63%至967.36%。前三季度實現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預計達100億元至110億元,同比增長642.79%至697.07%。
溫氏股份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6.44億元,同比增長21.89%;歸母凈利潤50.81億元,同比增長3097.03%。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53.84億元,同比增長16.53%;歸母凈利潤64.08億元,同比增長241.47%。
海大集團第三季度營業收入325.65元,同比下降4.75%;歸母凈利潤14.99元,同比增長30.17%。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48.61億元,同比下降2.38%,實現凈利潤36.24億元,同比增長60.95%。
大北農第三季度營業收入70.47億元,同比下降14.73%;歸母凈利潤2.89億元,同比增長315.38%。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01.42億元,同比下降15.83%;歸母凈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114.69%。
第三季度出欄環比持平
豬企有序穩健投產
盡管第三季度行情表現讓豬企獲利頗豐,但大部分豬企出欄節奏依然穩健,行業對補欄和擴產態度謹慎,基本按照既有節奏安排生產。
除了立華股份、正邦科技、東瑞股份和中糧家佳康,第三季度出欄量環比增長超過15%;牧原和金新農環比小幅增長將近10%;其他豬企生豬出欄環比基本持平。
從全年生豬出欄規劃來看,新希望已經達成計劃出欄量82.80%,牧原、天邦已經完成計劃出欄量75%以上,其他豬企大多完成率在60%-75%之間。這意味著想要完成年度出欄計劃,第四季度的整體生豬出欄有可能會集中“放量”。
三成上市豬企率先降至7元成本
成本優化任重道遠
這一波盈利快速擴大,除了行情利好,根本原因還在于豬企育肥完全成本普遍、迅速、持續下降。據新豬派調研,12家上市豬企中,養豬完全成本低于7.5元/斤已有10家,低于7元/斤有4家。
一方面,得益于今年飼料大宗原料農產品價格大幅下降。另一方面,豬企養殖端成績向好,PSY、日增重等指標持續改善。同時,豬企在經營模式上做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如主動放棄落后產能、從疫情高風險地區戰略性撤退等。
從中長期來看, 7.5元/斤成本是生豬養殖紅線,事關企業存亡。7元/斤成本是生命線,決定了豬企能否長期穩定盈利。 豬企成本優化,依然任重道遠。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版面編輯】孟 軒
【內容采寫】孟 軒、姚崞鵬
【數據制圖】孟 軒
【內容審核】李 丹
加入新豬派養豬數據交流群
獲取更多數據與資訊
新豬派精選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