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南瞻
在我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這些年里,遇見了許多身處人生“脫軌”階段的年輕人。他們有的因病休學,有的因無法適應社會而選擇離開職場,更有甚者,走向了“曠野”,探索著與眾不同的人生路徑。
我始終相信,每一段“脫軌”的經歷背后,都蘊藏著無盡的可能性和成長的契機。今天,我想與你們分享一個溫暖的故事,一個關于“脫軌”如何通向新生的故事。
幾年前,我接待了一位名叫小林的來訪者。他是一個內向、敏感的孩子,成績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但在高三那年,突如其來的抑郁癥打亂了他的人生節奏。小林的父母很焦慮,原本順利的學業軌道突然中斷,他們不知道未來該如何走下去。在他們眼中,軌道似乎是人生唯一的選擇,而任何“脫軌”都是不可接受的。然而,命運有時并不按常理出牌,而我們所能做的,便是學習如何應對這種變化。
小林在與抑郁癥的抗爭中,選擇了休學。最初,他非常痛苦,覺得自己辜負了父母的期望,也失去了曾經引以為傲的身份標簽——“優等生”。那些失眠的夜晚,他常常想著,如果沒有生病,或許他早已步入名校,開始了另一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但現實是,他被迫離開了軌道,進入了他從未設想過的“曠野”。
在曠野中,小林的生活似乎失去了方向。他不再強行有規律地上課,也不再為考試成績而焦慮,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迷茫和對未來的恐懼。有時他會問我:“老師,離開了軌道,我還能找到自己的價值嗎?”而我每次的回答都很簡單:“曠野不是荒蕪之地,而是你重新認識自己、發現生活另一面的機會?!?/p>
漸漸地,小林開始嘗試接受這段特殊的時光。他的生活步調放慢了下來,開始閱讀一些從前因學習緊張而無法深入接觸的書籍,也重新拾起了畫筆,涂抹出他內心的色彩。他發現,曠野并非一片虛無,而是一片有待探索的天地。在那里,他學會了靜下心來,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逐漸意識到,生活不僅僅有一種軌道,曠野同樣可以承載夢想。
有一次,小林與我分享了他的一段親身經歷。那天,他獨自去了一處偏僻的山谷,周圍沒有人,只有風聲和鳥鳴。他站在山頂,望著遠方的天地交接處,突然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寧靜與自由?!拔乙庾R到,或許人生本就不是一條直線,而是由無數的曲折和轉彎組成的,”他對我說,“這些曲折可能帶我走向未知的曠野,但我并不再害怕,因為我知道,這里同樣可以是我的家。”
聽到這里,我感到一絲欣慰。小林在與自己和解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了內心的力量。他開始明白,脫軌并不意味著失敗,而是意味著有機會去發現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對于他來說,曠野中的每一步探索,都是走向新生的關鍵。
而小林的父母燁在改變,通過一段時間的心理輔導,從最初的迷茫和焦慮,到逐漸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 他們陪伴著小林,接受了他的“脫軌”狀態,并開始理解曠野的意義。
他們不再執著于讓小林回到原來的軌道,而是鼓勵他在曠野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也在這一過程中變得更加親密,他們學會了聆聽和理解,學會了尊重小林的選擇,并共同探討未來的可能性。
后來小林決定不再重返校園,而是選擇了一條更適合自己的道路——他開始以繪畫為職業,逐漸在藝術領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個決定在他父母眼中,最初是難以理解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發現,小林的笑容變多了,生活也逐漸有了色彩。看到孩子重新找回生活的熱情和自信,他們終于明白,軌道固然重要,但曠野同樣可以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天地。
小林的故事只是無數“脫軌”故事中的一個縮影。在我接觸的許多情緒障礙青少年中,有不少人像小林一樣,因為疾病或其他原因,走入了人生的曠野。這些年輕人往往對未來充滿恐懼和迷茫,他們的家庭也常常陷入無助與困惑之中。然而,我始終堅信,無論是軌道還是曠野,每個人都有能力在自己的選擇中找到生命的意義。
在這里,我想對所有經歷著“脫軌”困境的年輕人和他們的家庭說幾句話。首先,請相信,脫軌并不等同于失敗。人生的軌道是多樣的,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絕對正確的。你可能暫時離開了原本的計劃,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就失去了前進的方向。相反,這或許是你重新認識自我、探索新可能的機會。
其次,接受變化,學會在曠野中找到新的平衡。生活不會一成不變,我們都需要不斷適應和調整。在曠野中,你可能會感到迷茫和不安,但請記住,這也是你成長和成熟的重要階段。嘗試放下對軌道的執念,去發現曠野中的美好,你會發現,那些曲折的道路同樣可以通向光明。
最后,家庭的支持至關重要。作為家長,您或許會對孩子的“脫軌”感到焦慮和不安,但請相信,孩子需要您的理解和支持。與孩子共同探討未來的可能性,尊重他們的選擇,并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去探索和成長。只有這樣,家庭才能真正成為孩子在曠野中前行的堅實后盾。
在我與這些年輕人的接觸中,常常會想起一句話:“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松牡缆坊蛟S并非一帆風順,但每一次的轉彎,都有可能帶來新的希望。無論你現在身處何地,無論是軌道還是曠野,請相信,你的選擇和努力,都會引領你走向屬于你自己的新生。
或許在未來某一天,你會站在曠野的山頂,感受到一份難得的寧靜與自由。而到那時,你會明白,人生的意義從不在于是否走在軌道上,而在于你是否勇敢擁抱了生命中每一次變化,并在曠野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
封面圖源:Pixabay
渡過青春節主題征稿
人生的軌道與曠野
“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這句話爆紅網絡,讓大家都紛紛思考軌道之外的另一種可能性。
本期渡過青春節主題征稿以“人生的軌道與曠野“為主題,對于抑郁焦慮等情緒障礙的伙伴們來說,生病就是一次“脫軌”,無論你現在是身處曠野還是軌道,我們很愿意邀請你來分享自己的人生選擇與思考。
目前征稿仍在進行中,了解投稿要求、投稿途徑,符合基本要求即有獎勵,成功入選可獲得高額獎金。
我們會將入選作品依次刊登于渡過公號、渡過青春號、渡過父母學堂等平臺,敬請關注。
點擊閱讀已經刊登的作品:
關注渡過,傾聽患者心聲,了解精神健康知識,尋找更多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