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情歌》是上海音樂學院近年來重點原創劇目之一,自問世以來,常演常新、佳績不斷。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10周年,10月22日,受國家大劇院邀請,該劇作為2024年第十七屆“春華秋實”藝術院校舞臺藝術精品展演劇目,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精彩上演音樂會版,謳歌先輩們在新中國成立后鑄就的“兩路”精神。這也是時隔6年之后,上音再度參與“春華秋實”展演。本次展演,上音派出了強大的師生陣容,由學校領導裴小倩、徐衛、馮磊帶隊,藝術處牽頭,匯集作指系、聲歌系、管弦系、現打系、數媒學院、鋼琴系、音樂學系、藝管系等各學科專業力量和學術實踐,在國家大劇院這個專業化、國際性的藝術實踐平臺,展示新時代上海文藝創作成就。
在高水準舞臺“大練兵”
《康定情歌》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民歌,源自四川康定民歌小調“溜溜調”,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璀璨的瑰寶之一。基于這首民歌而創作的歌劇《康定情歌》,由上海音樂學院和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聯合出品,2022年在上音歌劇院首演。此后的每次公演,都受到高度關注和好評,如今,它已成為上音各大系部“聯合作戰”、踐行學校“教創演研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成功樣本之一。
歌劇《康定情歌》故事講述了大學畢業生尚鏞懷揣理想信念來到雪域高原,在高山哨卡與神秘藏族老人次旺、藏族姑娘嘎瑪和轉業軍人洪忠義之間感天動地、震撼人心的故事,反映了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于1954年建成總長4360公里的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結束了西藏沒有公路的歷史。作品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以及推動西藏實現社會制度歷史性跨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壯麗歷史畫卷,謳歌了“兩路”精神、民族團結,描摹了那個時代的英雄群像。
在歌劇業內有一句“行話”,歌劇“不僅僅是用來看的,還是用來聽的”,演唱和演奏堪稱歌劇這個主體的兩翼。《康定情歌》整部歌劇在音樂戲劇方面重視交響樂隊的音樂水準,人聲與樂隊之間形成了充分的互動,讓音樂充滿了敘事可能性,并且通過其特有的和聲語言和精細的織體編排,讓音樂承載了戲劇,戲劇又凸顯了音樂。也正因為對人才的綜合性要求極高,該劇一直是上音“大練兵”的試金石作品之一。
此次赴京演出,上音派出了教學名師和高水平學生組成的“豪華陣容”。幾位主演中,男中低音歌唱家、聲樂歌劇系博導周正教授親自上陣飾演次旺老人,男女主角尚鏞、嘎瑪分別由男中音、博士生胡斯豪與女高音、博士生劉丹娜飾演,此外,謝昕宇、張葉英、趙子棟、李新成、蒙佳琦等優秀博士生、碩士生在劇中扮演了主要角色。交響樂隊陣容同樣強大:管弦系系主任劉照陸教授親自上陣擔任大管演奏,他和樂隊首席張潤崯、大提琴耿文彬、低音提琴巢暉和羅旭、單簧管陳坤、雙簧管劉銘、長笛馬勇、圓號顧聰、打擊樂宋雨晨、小號李德欽、長號朱瑋等優秀教師一起,為包括中提琴沈子鈺在內的學生們保駕護航。
節目單
More
作為國內最知名的音樂高等學府之一,上音辦學近百年來,始終堅持“重視基礎、嚴格教學、精于實踐、善于總結”的優良傳統,其中“實踐課程”是重要一環。“春華秋實”是全國藝術院校教育教學成果的大檢驗,重要性不言而喻,院長廖昌永說,“用傳幫帶的方式,在重要舞臺進行藝術實踐、藝術研究,有利于青年音樂人才將理論轉化成實踐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讓“上音出品”成演藝精品
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歌劇《康定情歌》以貫徹“雙創”為創作理念,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精神昂揚、藝術精湛,成為近年來上海涌現的演藝精品之一,是上海推動文藝創作“源頭”建設的生動寫照。
主創介紹,這部歌劇在思想內容上,謳歌了“兩路”精神、民族團結,展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每每演出,都讓觀眾們倍感振奮;同時,在藝術風格上,它以歌劇這個國際化藝術形式為載體,但民族音樂貫穿始終,其中中國民歌地方風味濃郁、處理細膩精致,“不僅加入了很多頗具特色的民族樂器,同時將包括《康定情歌》在內的民族歌曲拆分成序曲、間奏曲、尾聲等,文化的交融在這部歌劇中高度統一”。
歌劇《康定情歌》創作之初,劇作家、作曲家都前往四川實地采風,在后期創作過程中融入了作者們對民間藝人、對非遺傳承人的生活點滴的了解。首演之后,作品又根據反饋,不斷調整,力求每一次“升級”都更為精準、動人。也因此,首演之后,這部作品已經先后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度大型舞臺劇和作品創作項目、文旅部2022-2023年度“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上海市“建黨百年”“全面小康”主題首批重點文藝創作項目、文旅部第五屆中國歌劇節并獲頒“優秀劇目”獎。
“我們秉承‘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注重思想性和欣賞性的結合,讓這部歌劇不僅僅業內‘叫好’,在市場上也相當‘叫座’,”廖昌永表示,歌劇《康定情歌》誕生以來,已經完成了多輪國內巡演,“上音目前也將精品創作放在了重要位置,我們也期待,更多的‘上音出品’,能得到更多觀眾的喜愛。”
動聽的旋律、精致的配器,鮮明地彰顯了中國氣派,當該劇尾聲《康定情歌》熟悉的旋律經由合唱,激蕩出磅礴的氣勢和熾熱的深情,臺下爆發出經久不息地熱烈掌聲。
來源:藝術處、宣傳部、作指系、聲歌系、管弦系、現打系、音樂學系、數媒學院、鋼琴系、藝管系
照片:教育信息技術中心
設計:leisurelyzs
編輯:肖陽、陳璐瑤
小音家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