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德陽頻道 周玉琴)10月15日一大早,孝德鎮年俗村“年俗·年舍”民宿管家方蘭蓉剛開門迎客,就連續接到幾個訂餐電話。這家以年俗文化為主題的民宿,是綿竹市孝德鎮的一家網紅民宿。“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住宿、餐飲每天都是客滿,日均營收近萬元。”方蘭蓉高興地說。
“年俗·年舍”民宿生意紅火,高興的不止是方蘭蓉,還有年俗村2555個村民。這家民宿由年俗村村級集體資產的閑置房舍改建而成,自2021年投入運營以來,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0至100萬元的突破。2023年達到150萬元。“今年將力爭突破200萬元。”年俗村黨委副書記雷振蘭信心滿滿。
孝德鎮年俗村集體經濟打造的“年俗·年舍”民宿。(圖由綿竹市委組織部提供)
年俗村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正是綿竹“破十創百”行動的生動寫照。今年以來,綿竹市上下堅持抓黨建促村集體經濟發展,緊盯“消除十萬元以下弱村、新增三個百萬村”目標,發起了“破十創百”行動。實現這一目標,綿竹怎么做?
“一村一策”,整合多方資源扶持弱村
記者從綿竹市委組織部了解到,2023年綿竹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總額為64104.84萬元,有6個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0萬元。“但仍存在資源匱乏、資產不多的發展薄弱村,發展不均衡問題十分突出。”綿竹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全市100個行政村中集體經濟收入在10萬元以下的村有40個,并且這40個村的村集體經濟收入總量占比不足全市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的十分之一。
如何幫助40個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實現“破十”目標?綿竹從搭建匯聚各方資源、資金、人才的平臺入手,為村集體經濟發展賦能,特別加大對沒有資源、沒有資金、沒有經營管理人才的“三無村”的支持力度。
今年上半年,綿竹市抽調市級相關部門和機構業務骨干,組建了一支“顧問團”,全覆蓋走訪收入5萬元以下的集體經濟薄弱村。“顧問團”深入分析薄弱村產業優勢和資源稟賦,“一村一策”制定消薄提升方案,謀劃發展路徑。
此外,綿竹還按照資源稟賦、交通區位、產業發展相近的原則,結成一批強村幫帶對子,安排14個集體經濟收入在50萬元以上的強村與14個集體經濟薄弱村進行結對,在組織建設、產業發展、人才培育等方面全方位合作。
資金、項目的扶持也必不可少。綿竹市統籌發改、農業、水利、文旅、鄉村振興等部門,建立年度資金項目庫,在資金、項目的投入上,向收入在10萬元以下集體經濟弱村傾斜,優先安排收入在5萬元以下的集體經濟薄弱村。
綿竹市麓棠鎮長白村是40個村集體經濟薄弱村之一,2023年村集體經濟不到5萬元。今年,長白村爭取集體經濟扶持項目150萬元。依托中國玫瑰谷和周邊豐富的旅游資源,長白村定位發展文旅產業。這150萬元資金扶持,長白村將用于建設占地約1000平方米的餐飲休閑娛樂綜合用房,并配套戶外露營、親子戲水等基礎設施,積極融入綿竹沿山旅游帶。
“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已完成了土地流轉。”麓棠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黃超說,該項目落地長白村后吸引招商引資2000余萬元,投資將聚焦高品質民宿建設,夯實麓棠鎮文旅產業腰部力量。
抱團發展,跨區域合作互利共贏
9月27日,綿竹市麓棠鎮石團村村委會熱鬧非凡,當天這里舉行村民分紅大會。當麓棠鎮黨委書記蔡磊和村黨總支書記張世富把分紅款發到村民手上時,村民個個都笑開了花。
麓棠鎮石團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分紅大會。(圖由綿竹市麓棠鎮提供)
據了解,石團村去年集體經濟收入只有2萬元。今年,石團村和新樂村抱團探索煙葉-水稻-蔬菜復合種植模式,培育村莊特色產業,集體經濟收入創紀錄破了20萬。“石團村耕地資源豐富,新樂村交通更加便利,兩村抱團發展特色種植產業,不僅有效提升了土地附加值,也為村集體經濟增收找到突破口。”黃超說,煙葉-水稻-蔬菜復合種植模式的成功探索,也讓石團村和新樂村未來的發展方向更明晰——建設煙葉-水稻-蔬菜復合種植產業園區。
近日,在玉泉鎮龍新村的菌菇種植基地,工人們忙著搬運裝好的菌包,整齊地碼放到菌菇大棚里。該基地是玉泉鎮“三村融合”抱團發展產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所取得的成果。說起該基地的建設,玉泉鎮黨委副書記徐思維笑稱,“離不開‘書記沙龍’上的頭腦風暴。”
玉泉鎮“三村抱團”建設的菌菇種植基地。(圖由綿竹市玉泉鎮提供)
?“書記沙龍”是玉泉鎮黨委推行的一種議事機制,沙龍不定期組織各村支部書記共聚一堂,圍繞村莊發展、項目謀劃等事宜進行交流協商。2022年,依托“書記沙龍”,玉泉鎮確定了以龍興村、永寧村、涌泉村為試點,三村抱團發展菌菇產業。如今,已建成原材料、育種、生產、廢棄物回收的全產業鏈條,實現了綿竹食用菌種植業出口備案基地零的突破。今年上半年,菌菇種植基地生產菌包共計30萬袋,銷售收入135萬元。
徐思維說,食用菌生長溫度不能超過30℃,為了補齊玉泉鎮菌菇基地夏季產能短板,通過“書記沙龍”牽線搭橋,玉泉鎮有與廣濟鎮吉祥村達成跨鎮合作種植意向,利用廣濟鎮山區氣候資源,探索食用菌林下種植模式。
“去年試驗種植了十多畝,非常成功。”廣濟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曾蕾說,這堅定了吉祥村發展菌菇種植產業的信心。今年吉祥村向市級爭取到了150萬元的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用于高山林下菌類種植示范基地建設。上個月底,基地全面建成投用。“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將達到300萬元,實現純利潤收入50萬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