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作為第九屆中國特殊食品大會的重點會議之一——嬰幼兒食品產業升級大會在成都成功召開。
本次會議圍繞嬰幼兒配方乳粉、嬰幼兒輔食、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展開交流與探討,旨在通過關注生命早期健康,發展嬰配產業新質生產力。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嬰幼兒配方食品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蔭士安主持了本次會議。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嬰幼兒配方食品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蔭士安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原稽查專員畢玉安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原稽查專員畢玉安出席會議并開場致辭,他指出,嬰幼兒食品產業健康發展不僅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與安寧,更是提升下一代國民健康、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石。當前,嬰幼兒食品產業發展面臨著巨大挑戰,未來仍需要朝著三方面努力:一是堅持科技引領,充分利用現代先進技術,不斷提升產品品質。二是積極掌握市場動向,研發出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增強消費者的信任感。三是切實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在生產的各個過程中嚴格把控,保證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性。同時,企業還應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措施,為嬰幼兒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發政
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發政在致辭中提到,嬰幼兒食品行業在各級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產品質量穩步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提及未來如何促進嬰幼兒食品高質量發展,他認為:第一,注重營養全面性、均衡性,全行業應加大嬰幼兒營養基礎研究,加大功能原料的挖掘與產業化工作,以滿足嬰幼兒全面的營養需求;第二,關注產品的安全性和質量,應用先進生產工藝和技術的同時,嚴格把控生產的各個環節,助推嬰幼兒食品品質升級;第三,重視產品創新性和智能化,可以通過添加智能感應和識別技術,生產出更多高品質、高附加值、具有創新性的嬰幼兒食品,不斷提升行業整體水平和競爭力。
“生命早期1000天”系列書籍發布儀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提出,生命早期1000天對一生的健康具有決定性影響。為了倡導大家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的營養,會議現場還重磅發布了《生命早期1000天》系列書籍。該書不僅匯集了嬰幼兒食品行業的最新研究成果,還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刻洞察和前瞻性思考。該書的出版,將為行業從業人員、研究機構及企業研發創新提供遵循,助力嬰幼兒食品行業發展。
主題分享:嬰幼兒配方乳粉板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嬰配食品注冊處處長李曉瑜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嬰配食品注冊處處長李曉瑜對“嬰幼兒配方乳粉注冊管理進展”的整體情況進行了介紹,并詳細解讀了已發布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等事項備案工作》、原輔料管理政策以及液態嬰配相關政策進展等。她指出,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關系到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億萬家庭幸福和國家民族未來。提升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水平勢在必行,需要生產企業、監管部門、行業協會、技術機構等共同的努力,切實保障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營造安全放心、公平競爭的消費環境,助推我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審評中心嬰配審評部主任龍繼紅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審評中心嬰配審評部主任龍繼紅圍繞“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原輔料審評要求”展開分享,詳細介紹了原輔料審評、HMO審評以及相關原料核查等。她提到,嬰幼兒配方乳粉是關乎億萬家庭幸福和國家民族未來的特殊食品,為保證其質量安全,企業研發創新應結合行業發展和注冊管理實踐,不斷提升嬰幼兒配方乳粉品質。未來,生產企業、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以及從業人員等都應進一步做好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工作,才能持續提升我國嬰配乳粉質量安全保障水平。
菲仕蘭食品配料生命早期營養銷售總監姚琦瑋
菲仕蘭食品配料生命早期營養銷售總監姚琦瑋圍繞“多元化低聚糖組合,滋養嬰幼兒健康成長”展開分享,并詳細闡述了Vivinal? GOS在嬰幼兒營養和特殊醫學用途食品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應用探索。他提到,自2000年推出以來,全球已有超過2億嬰兒通過含有Vivinal? GOS的嬰兒配方奶粉獲得營養,并安全使用25年。展望未來,菲仕蘭將憑借其獨特的低聚糖成分解決方案(Vivinal? GOS、下一代 GOS(3’-SL、6’-SL)、下一代 HMO(2’-FL和LNT)),從多角度、多方面更好地助力嬰幼兒健康成長。
阿拉食品原料集團中國營養科學負責人尹婧博士
阿拉食品原料集團中國營養科學負責人尹婧博士圍繞“乳脂肪球膜的健康魔力——科學證據全揭秘”展開分享,并針對乳脂肪球膜的活性營養成分、科學研究進展以及產品應用、發展前景進行了詳細介紹。她指出,MFGM(乳脂肪球膜)對免疫力、胃腸道、大腦發育、新陳代謝等具有積極的作用,是一款可以為全生命周期、各年齡段人群帶來多種健康益處的關鍵創新原料。從被發現到應用,阿拉食品原料集團對乳脂肪球膜進行了近30年的研究和探索,未來仍將不斷深入探索MFGM 的神奇“膜”力,為全年齡段人群帶來更多的解決方案。
諾和新元人類健康HMO中國區科學事務負責人甘俊藹博士
諾和新元人類健康HMO中國區科學事務負責人甘俊藹博士圍繞母乳低聚糖及其健康益處、諾和新元HMO生產技術與科學研究展開了詳細的介紹。她提到,母乳低聚糖是母乳中含量第三的固體成分,在支持嬰幼兒的腸道菌群建立和免疫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HMO領域,諾和新元不僅擁有領先的生產技術,還不斷致力于科學研究和探索。憑借多年的專業沉淀、科研結晶,諾和新元創新開發了五種HMO混合物——5 HMOs,以“組合”形式帶來“更接近母乳”的營養解決新方案。未來,諾和新元也將加大對母乳營養的深入研究,探索HMO的更多“健康面”,幫助品牌生產高品質產品,注入創新勢能。
阿拉福茲乳制品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市場與產品創新總監楊潔
阿拉福茲乳制品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市場與產品創新總監楊潔分享了Arla 寶貝與我?有機奶粉的新質生產力發展之路。她提到,Arla是歐洲最大的奶農合作社,“有機”是旗下產品的核心標簽,已連續6年是全球最大的有機乳品生產商。Arla 寶貝與我?有機系列是Arla在中國市場最核心的產品線,在自家牧場的有機奶源基礎之上,加成A2蛋白配方并采用黃金比例GOS/FOS的親和配方,為中國寶寶的成長提供天然助力。未來,Arla仍將以引以為傲的產品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將天然、環保、安全、健康的產品帶給中國消費者。
嘉必優生物技術(武漢)股份有限公司應用研發總監肖敏
嘉必優生物技術(武漢)股份有限公司應用研發總監肖敏分享了母乳低聚糖、母乳低聚糖復配的魔力以及嘉必優母乳低聚糖產品。他提到,相比單一HMO,特定HMO復配的協同效應比單個營養素更有潛力,能夠為差異化競爭提供思路,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嘉必優緊跟市場發展趨勢,在開發2'-FL的同時,還同步推進LNnT、3'-FL、3'-SL 及 6'-SL 等多種HMO的研發工作,旨在進一步豐富HMO的產品線和配方組合,助力嬰配企業在產品設計中實現更高水平的創新,增強客戶的競爭力。
達能開放科研中心生命科學副總監趙顯峰博士
達能開放科研中心生命科學副總監趙顯峰博士分享了達能“鳳凰研究”的最新成果,他提到,達能開放科研中心始終秉承“在中國,為中國”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在健康營養領域推動循證科研,守護中國嬰幼兒的健康成長。達能“鳳凰研究”項目首次精確測定了中國媽媽母乳中24種HMO在不同哺乳階段的準確含量及其變化趨勢,為保障中國寶寶的腸道健康和免疫系統早期發育提供了關鍵數據基礎。未來,達能將會把這些前沿的科研成果積極轉化為更貼合中國寶寶成長需求的生命早期營養解決方案,惠及更多中國消費者。
主題分享:嬰幼兒輔食板塊
嬰幼兒輔食板塊主題分享由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嬰幼兒輔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蔡瑋紅主持。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嬰幼兒輔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蔡瑋紅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涂順明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涂順明的分享主題為“從嬰幼兒食品發展及標準看加工技術的提升”,主要圍繞從產品市場看發展、從標準要求看發展、從消費需求看發展、從產品發展看加工技術的提升等方面展開。他提到,消費者對嬰幼兒食品關注點排在首位的是營養和安全,開發營養全面、食用安全的產品,尤其是嬰幼兒輔食中補充目前嬰幼兒易缺乏的維生素、礦物質等是當前消費市場的重要需求。同時,由于嬰幼兒消費人群的特殊性,嬰幼兒食品產品不僅要確保營養充足性,還要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盧勉飛
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盧勉飛圍繞“嬰幼兒配方食品微生物檢出率影響因素”展開分享,并針對微生物的培養時間、溫度、接種方法、培養基配方設計及優化給出了實際的經驗分享。她表示,相比于一般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的生產要求更為嚴格,尤其是對致病微生物的檢測,直接關系到嬰幼兒健康和社會穩定,因此要嚴格檢測和防控微生物污染。未來,應該從檢測的流程、方法、培養基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微生物的檢測方案,提高檢出率和檢驗質量,全力保證嬰幼兒配方食品質量安全。
湖南英氏營養食品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教授任國譜
湖南英氏營養食品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教授任國譜針對嬰幼兒輔食分階喂養體系的科學性論證展開分享,他指出,嬰幼兒的營養狀況面臨著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剩的雙重挑戰,科學的、分階的輔食添加對嬰幼兒的營養狀況及生長發育具有重要影響。經臨床研究實證,綜合考慮寶寶1-5階段的生理、營養、感知力等維度的特征需求進行輔食分階喂養,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未來,英氏也將持續專注中國嬰幼兒輔食領域,深入輔食分階喂養的科研研究與科學論證,為更多中國家庭提供輔食精準分階喂養的科學解決方案。
主題分享: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板塊
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板塊主題分享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審評中心原注冊核查部主任白鴻主持。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審評中心原注冊核查部主任白鴻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營養一室副研究員屈鵬峰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營養一室副研究員屈鵬峰圍繞“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標準建設助力行業升級”主題展開分享,詳細介紹了我國特醫嬰兒食品行業所面臨的挑戰、我國特醫食品標準的現狀與修訂進展。他提到,隨著國家優生、免費篩查政策的大力實施,篩查技術的更新,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人數相對增加,對特醫嬰兒食品需求越加細分、小眾、緊迫。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特殊營養需求,應該完善法規標準建設和產業結構,加強研發適合中國寶寶的“其他品類”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展望未來,希望通過標準的不斷建設助力行業升級,讓每一位具有遺傳代謝疾病的寶寶,都有適宜、可負擔起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食用。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唐文瀚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唐文瀚分享了特殊食品水解乳蛋白過敏原精準檢測,并詳細介紹了其團隊在牛乳成分過敏原檢測方面開展的工作。針對未來在特殊食品中開展食物過敏原的檢測工作,他也提出了一些展望:第一,建立嬰幼兒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特定過敏原成分數據庫,以提升過敏原監測。第二,建立快速篩查和精準定量檢測方法,以便高效、快捷、精準、高效地進行食物過敏原檢測。第三,建立特殊食品過敏原檢測標準,有助于規范檢測技術流程,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可信度。第四,建立特殊食品過敏原表位篩查與定量研究,以便于查詢和分析相關數據,推動新型低致敏性食品的開發。
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研究員/食品總檢驗師、博導王駿
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研究員/食品總檢驗師、博導王駿分享了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粘度測定方法的相關進展,詳細介紹了特醫食品粘度的檢測方法以及國內外粘度測定的標準。他指出,粘度反映粘性大小,測定粘度并控制其在適宜范圍內對于特醫食品來說至關重要,不僅能優化生產的工藝流程、保證產品質量穩定,還可以幫助產品實現功能。目前,特醫食品粘度測定和分析研究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應加強基礎研究和標準的制定,才能更好地保障特醫食品品質及消費者體驗。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技術創新中心(特殊食品)工程師曹文博博士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技術創新中心(特殊食品)工程師曹文博博士分享了特醫食品中相對分子質量分布檢測的方法研究,并針對水解乳蛋白原料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布檢測給出了實際的經驗分享。她指出,特殊食品是滿足特殊人群營養需求和健康生活的保障,是大健康產業中的重要一環,開發特殊食品是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途徑。針對特醫食品中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布進行檢測,能夠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和臨床效果,確保產品科學、安全、有效、真正滿足特定人群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為特醫食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