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入十一月,大家期待的珠海航展就會拉開帷幕。現在在珠海,已經進入到密集的前期布展階段,已經可以看到不少好東西。其實,珠海航展雖然名為“航展”,現在可是名副其實的覆蓋海陸空天的“防務展”。
一說“珠海航展”,大家肯定都期待會爆什么料,有什么新家伙、新機型露面。我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在前期采訪中就表示,“(我們)空軍近年來發展的新型戰機會公開露面。”而且,后面還跟著兩個說法更吊胃口,“把大家一直想看的、現階段可以給大家看的裝備”都拿出來給大家看。
這可就勾起大家極大的好奇心。畢竟我們現在有了殲-20、有了運-20,還有直-20,對比一看,整個“20”家族,就差一個“轟-20”了。尤其是最近美國人的B-2跨越上萬公里對也門胡塞武裝空投鉆地彈,這么一舉,就讓人感受到現代戰場上,大型隱身戰略轟炸機不僅存在意義重大,還可以有實戰空間。因此,“轟-20”自然是受到了多方關注。
國外也對“轟-20”猜測很多,甚至很多人把它跟美軍正在試飛的B-21隱轟做對比。這些猜測、對比,到底多少能成真,大家都期待能夠在珠海航展上得到驗證。
只不過,在今年珠海航展上“轟-20”大概率是不會來,尤其是不太可能出現實機。有可能會擺出一個大飛翼技術驗證機或者是模型,但是實機是不可能的。
國之重器露面必然要慎重,我們可以參考最近才試射的東風-31AG洲際導彈,這都服役多少年才會對外露臉的裝備。畢竟“轟-20”作為我們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中的一員。只要一拉出來,就代表著威懾力,代表著當代航空技術最先進的集合,行家一看就懂。而且,我們展示的是空軍的“現役裝備”,更不大可能是一直沒有披露過的“轟-20”。
那大家是不是就會認為,此次珠海航展上,我們的“含金量”會降低?那是不會,我們一直在說,我們對外每一次展覽,都是我們對戰場的思考和現代戰場發展的“回答”。
首先是我們有專門的無人裝備展示環節,無人機和無人船有專門的演示。其次是我們不光要看飛機,更要看彈。歷次珠海航展上,新的彈藥展示的精彩程度,不遜于新飛機。
而且,還有一些隱藏看點更值得關注,例如:我們的陸戰和海戰裝備,對于現在最大的威脅-無人機,到底是怎么對付的?是“軟硬兼施”-軟壓制、硬殺傷?還是有更兇猛的“一擊必中”的新裝備?
另外,我們自己的無人機理念是否能夠得到升級?畢竟現在俄烏戰場上,大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相對表現空間少,更多的還是中小型無人機,甚至是降低到個頭更小的FPV機,也就是單兵作戰方面。這些都是已經看得到的類型。那我們會不會研發出新的型號,更多更新的融合類裝備型號,甚至是否我軍會不會也裝備類似的裝備?
這些都是除了大飛機以外的“隱藏看點”。更別說,我們還可能會首次看蘇-57,這種俄羅斯的五代機降落在珠海,甚至可能會有一定的飛行表演。那俄羅斯人的五代機和我們的殲-20在理念上、設計上、研發思路上,究竟有什么具體的差異。這還是需要在現場對比后,才能有最為直觀的概念。
所以,即將開幕的珠海航展,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我們去觀察和思考,更需要讓我們對這些新裝備的可能應用場景,或者是潛在的對外銷售市場,都可能有不同的角度和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