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Lululemon過時了?“中產三件套”也要準備更新換代了。
去年開始,Lululemon就和薩洛蒙、始祖鳥,成為了“中產三件套”。想要炫耀自己有點小錢的中產們經常用這三寶來區分自己和普通人。
作為中產女最愛的Lululemon,在這兩年也迎來了強勁的對手。
不過這個現象在國內還沒有顯露出來,但北美的辣妹們的Lululemon已經被丟在角落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小眾瑜伽服品牌alo yoga。
而這種現象其實已經不是什么稀奇事了。這幾年隨著各種小眾戶外品牌的崛起,“中產三件套”早就遠遠不止Lululemon、始祖鳥和薩洛蒙了。
把中產女迷得神魂顛倒的Lululemon,因為新貴,慘被海外中產拋棄了?
Lululemon被圍剿
北美中產女找到了替代品
一直以來,Lululemon都被稱作是瑜伽界中的愛馬仕。不過,從今年上半年的成績來看,Lululemon似乎走起了下坡路。
兩個月前,Lululemon發布了今年二季度的財報。報告顯示,Lululemon營收為24億美元,同比增長7%。相比起前幾年的動不動的幾十的增長率,Lululemon今年的增速明顯放緩。
圖源:界面新聞
這種現象在北美尤為明顯,報告里顯示,Lululemon北美的業務營收同比增長只有1%。這意味著,Lululemon已經割不動北美辣妹了。
而早在2022年的時候,Lululemon在北美老家的業績就一年不如一年。
當初會選擇它,是因為足夠低調,但接近千元左右的價格又能彰顯出自己是一位中產。但上市后,熟知Lululemon的人越來越多,中產越來越在那不能獲得稀缺感。
簡單來說,Lululemon從本來的“專屬中產”變得越來越大眾化。甚至有網友表示,當看到路上的大媽也在穿Lululemon的時候,就不想再穿了。
然而,面向大眾但它的價格也還是沒有大眾化,一條瑜伽褲的價格還是在千元左右。
更重要的是,“中產三件套”在今年夏天帶火了不少戶外品牌們,消費降級的中產們越來越傾向于那些性價比極高的“平替們”。
在小紅書上,Lululemon的“平替們”多的十根手指數不過來。那些更加平價、質量也和Lululemon不相上下的品牌正在迅速搶占消費者眼球。
而在國外,alo yoga和vuori也正在與Lululemon搶消費者。
今年,洛杉磯的辣妹們早已next level,從一身Lululemon變成了Alo yoga。這個小眾瑜伽服品牌最近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趕超Lululemon。
alo穿搭
有北美的消費者表示,比起Lululemon,alo的網球裙和運動內衣會更加適合出門。
Lululemon穿搭
讓Lululemon破防的是,同樣的的路,alo只用了3年就從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4億元)的銷售額做到了1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0億元),而Lululemon用了5年才成為了“中產標配”。
但更讓Lululemon懷疑人生的是,當大家認為沒有必要去買一條價格為90美元(折合人民幣約640元)的瑜伽褲的時候,大家卻都跑去買128美元(折合人民幣970元)左右一條的瑜伽褲。
這兩年來,海外中產女們的社交平臺全都被Alo刷屏,國內早已有一批人在等著ALO進軍中國。
不能否認的是,曾經搶著買Lululemon的女性們,如今正在爭先恐后當alo女孩。
成為中產新貴
卻被吐槽“德不配位”
Lululemon一開始的消費者定位是“super girl”,也就是那些年薪達到10萬美金的女性,年齡在24~35歲,不過這類人群是Lululemon創始人Chip Wilson在1998年時瞄準的。
到了今天,Chip瞄準的這類女性群體都已經到了做媽媽的年紀了。而alo瞄準的則是Z世代的IT girl。
隨著時代發展,it girl也正在成為如今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對于她們來說,Lululemon已經是上一輩人才穿的衣服品牌了。
兩個品牌最大的分別就是,Lululemon就像是個專業的瑜伽運動服品牌,而alo更加側重于日常潮服。
就連alo創始人自己也曾說過,希望alo能夠更加具有街頭氣息。Alo這種特色在它其中一個社交平臺上就能看的出來:里面大多是一些時尚辣妹穿著alo的照片。
在國外的媒體眼里,alo就是一個“炫耀版的Lululemon”。
這也就意味著,一般穿著alo的女性,除了健身,更多的是為了炫耀自己的身材、品味以及身份。曾經,Lululemon會受到熱捧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之前在海外社交平臺上,有位博主穿著alo的運動內衣在健身房拍照打卡,底下有網友評論,“她根本不是在運動。”因為alo的有些運動內衣,看起來確實不太適合外穿運動。
讓alo真正火出圈的還是其明星效應。
之前就有不少外國的模特、愛豆就被拍到身穿alo的衣服走在大街上,比如賈斯丁比伯的妻子海莉、名模Gigi Hadid以及Kendall,并且與Kendall達成了合作。
而在亞洲,alo找了大火的BLACKPINK成員金智秀做代言人。不少粉絲看到都吵著要買,就因為是自家愛豆所代言的。
不得不說,alo是真的很懂現在的女孩子們,無論是亞洲還是歐美的代言人,選的都是當下大熱的愛豆。
吐槽一個品牌的人越多,越能代表這個品牌是真的火了。雖然alo火的一塌糊涂,但還是有不少人在罵它“德不配位”。
有消費者表示,alo的瑜伽褲穿沒幾次就已經起球了。也有海外表示alo有條褲子采用的是人造皮革,完全不透氣,不建議運動的時候穿。
并且alo的褲長設計對小個子女生極不友好,由于是按照歐美人的身材設計,當有亞洲消費者買它們家瑜伽褲的時候,總會長出一大截。
并且alo嘴上說著要多元化審美,結果賬號里都是身材火辣的小碼模特。還記得當年國外的內衣品牌維密被人吐槽有身材歧視,后來馬上加入了大碼模特。
不知道同樣被吐槽的alo,后面會不會也讓大碼模特加入。但無論如何,在消費者眼里,alo只是靠瑜伽服發家的潮流服裝品牌罷了。
或者說,alo是踩在巨人肩膀上的一個品牌。由于Lululemon的爆火讓瑜伽品類崛起甚至成為潮流,而alo也從瑜伽服飾切入,再融入街頭特色來打破二者的差異化。
外界對于alo最多的評價是“下一個Lululemon”,但從綜上的種種看來,alo更像是要打造瑜伽品牌界中的“miumiu”。
畢竟alo的客戶群體和miumiu的客戶群體一樣,都是一些只看款式,并且不太注重性價比的有錢人家的女兒們。
“中產三寶”1.0失寵
“代餐們”紛紛入場
如今,“中產三件套”的其中兩寶已經失寵,不少中產已經在尋找新的“代餐”了。曾幾何時,薩洛蒙的的門口排滿了長隊,就只為買到一雙又丑又貴的登山鞋。
“三寶”中也只剩下始祖鳥仍然堅挺著。畢竟Lululemon和薩洛蒙普通人咬咬牙就能全款買下,而始祖鳥的沖鋒衣動輒四五千,是真買不起。
時尚的風向說變就變,中產的審美也是如此。就像Lululemon一樣,有人前腳剛斥巨資買了一件Lululemon,后腳alo就火了。
曾經被中產捧在手心里的薩洛蒙也成了一個老梗。取而代之的是一個來自瑞士的昂跑跑鞋。
不懂這雙鞋的人,還以為是哪個老年足力健。但當看到昂跑的價格,一切都清晰明了,又是沖中產去的。
不得不說啊,有時候真的會懷疑中產的審美,不明白他們都是從哪里看到這些又丑又貴的鞋子。
好不容易硬是把薩洛蒙看順眼了,結果來了個更丑的昂跑。有網友表示,昂跑就像小時候路邊攤賣的波鞋。不過路邊的波鞋好歹還會發光,昂跑除了貴就是丑。
并且,昂跑的質量還十分對不起它的價格。好多網友表示,穿不到半年,就爛了。估計昂跑也是知道自己鞋子的毛病,早有準備爛鞋換新的服務。
另一個戶外運動鞋新貴honka,也是丑出了人類審美的舒適區。和這兩個新貴比起來,薩洛蒙確實好看。
更有意思的是,穿昂跑、honka的人,基本上很少會穿去跑步,當中產們下定決心用跑步減掉自己的大腹便便的時候,穿的更多的都是耐克或者是阿迪達斯。
在中產的日常場景中,昂跑、honka更多的是和他們一起出現在咖啡廳,或是其他與跑鞋格格不入的社交場景。有時候真的懷疑,這是中產刻意營造出來的一種松弛感。
當Lululemon掀起一股瑜伽服日常穿的時候,大家都爭先恐后的模仿,企圖能創造出下一個Lululemon。
而alo在這瑜伽服基礎上,將alo的適用場景與客戶群體與Lululemon做出差異化。而這也是alo能夠火遍海外社交平臺的原因。
而另一個更重要多的原因是,雖然alo一直在往時尚方面靠攏,但關于瑜伽專業的是一項不落,比如它旗下就已經深度綁定了一百多位瑜伽老師,在社交平臺上也有關于瑜伽的小tips。
正是因為這點,即使往后瑜伽服不再是一種潮流穿搭,但它還是會有一群熱愛瑜伽的忠實粉絲,繼續他們的瑜伽服生意。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