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聚省川
《青山依舊在》
2024年10月26日14:00,由遂寧市川劇團演出的四川藝術基金2024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新編歷史川劇《青山依舊在》將亮相“戲聚省川”的舞臺,在四川省川劇院劇場上演……
近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先后作出了系列部署,出臺了系列方針。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以良好家風培育帶動文明鄉風、淳樸民風。為此,圍繞明代遂寧著名才女黃峨與新都狀元楊慎傳承的“四重”“四足”家訓和忠正清慎家風,通過創作排演黃峨與楊慎的家廉故事主題劇目,對進一步展示廉政文化建設成果,弘揚崇德尚廉社會氛圍,強化黨員干部的家風教育,都具有重要意義。
新編歷史川劇《青山依舊在》就是以楊升庵和黃娥協助平息鳳朝文叛亂的故事為依托,表現了楊慎和黃娥的“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后身”的擔當和家風傳承,“茅屋不漏足矣,粗茶淡飯足矣,妻子賢惠足矣,兒孫孝順足矣”人生態度。同時還有對楊黃二人歷久彌堅的愛情頌揚,“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曠達人生的欣賞。真所謂:一部中華史,百代家國情。這是一出正劇。不戲說,不庸俗,用正能量的敘事表達,滋潤觀眾心靈,養心。
為適應市場并貼近時代,該劇采用傳統川劇與民族歌舞相結合的藝術形式,以歸途驚變、石牢訴情、巍山勸兵、孤城馳援、遠水救火、同仇平叛等連環相扣的故事情節,再現近500年前的一段家廉文化佳話、一篇家國大義傳奇。我們用川劇的藝術形式來演出。四川獨特的地域文化孕育了川劇藝術,川劇藝術是講好四川故事的最佳載體?!氨局拗Σ煌诟薄耙撇讲粨Q形”的原則,遵循川劇假定性和寫意的美學原則,以變形傳神的創作方法和意想性、虛擬性、程式性的表意形式,創造詩意化的藝術形象的戲劇藝術,追求藝術形式的個性化獨特性,保留傳統戲曲元素,體現現代藝術的美致,傳承創新是我們的指導思想,要賦用川劇的韻味,契合現代觀眾的審美習慣,表現本劇的文化內涵,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質。一句話:守正創新,現代表達。雖然故事發生在云南,主要地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但也會延伸到昆明、安居。云南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風貌、少數民族音樂、少數民族民俗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可能。我們這出戲要搞“三民主義”:要向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風俗伸手。做到豐富多彩,好看養眼。唱腔以川劇高腔為主,化用胡琴和彈戲的板式。氣氛和色彩音樂借鑒云南民間音樂,豐富多彩,有些變化。希望有戲的主題音樂旋律,也有楊黃二人愛情的特殊旋律。
演出信息
演出時間
2024年10月26日 14:00
演出劇目
新編歷史川劇《青山依舊在》
演出地點
四川省川劇院
(指揮街108號)
掃碼購票
周末戲聚
《青山依舊在》
演出票價
180元/120元/80元/40元
演出單位
遂寧市川劇團
劇情簡介
明朝嘉靖六年,因朝廷推行旨在維護國家統一的“改土歸流”政策,引起云南滇中地區以鳳朝文為首的保守土官不滿,故意造謠,發動叛亂。因犯上獲罪而流放云南的原翰林院編修楊慎與夫人黃峨,攜家仆家丁百余人從四川省親返滇,途中與叛軍相遇,協助當地守軍和開明土官保衛木密、打破謠言,震撼上演了一場正義與邪惡、膽略與豪橫、智慧與陰謀的生死較量,幾經曲折最終平定叛亂,促進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劇照、劇情由遂寧市川劇團提供
編輯:張芮釩 曹涵凌 劉成浩
責任編輯:樊明君 張晶晶
編審:陳智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