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后只有這個國家拒不接受日本投降, 直接處決了17萬日俘!
澳大利亞聯邦,簡稱澳大利亞。其領土面積7686850平方公里,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澳大利亞(Australia)一詞,原意為“南方的大陸”,由拉丁文 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歐洲人在17世紀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首都為堪培拉。作為南半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和全球第12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農產品出口國,其也是多種礦產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國家,因此被稱作“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同時,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也被稱為“騎在羊背的國家”。澳大利亞人口高度都市化,近一半國民居住在悉尼和墨爾本兩大城市,全國多個城市曾被評為世界上最適宜居住的地方之一。其也是一個體育強國,常年舉辦全球多項體育盛事。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是亞太經合組織的創始成員,也是聯合國、20國集團、英聯邦、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及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成員。
澳大利亞作為二戰中的戰勝國,但并不僅僅是因為澳大利亞在戰爭中站對了隊而成為戰勝國,他不管是對日作戰還是實際行動,他在戰斗層面和戰役層面都是當之無愧的戰勝國。
當時的澳大利亞還是一個移民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它僅僅只是英國的一個殖民地,在法律上還受英國的控制。當日本進攻東南亞,越南等地時,受到了英國的反抗。由于日本的攻勢太狠,推進速度太快,英軍很快就敗了下來,13萬英軍就地投降日本,在這13萬英國軍隊之中,有15000人屬于澳大利亞人。當日本俘虜了這些人之后,并沒有給予優厚的待遇。15000澳大利亞人,大部分都死于日本人之手。而這一筆賬,澳大利亞卻記在心里。
在戰爭初期階段,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勢如破竹,形勢相對樂觀,一度打到了澳大利亞周圍的東所羅門群島,甚至派飛機轟炸了澳大利亞的重要城市達爾文,由于美國的加入扭轉了戰局,在所羅門群島附近,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海戰。(1942年8月24日至25日,美日雙方海軍在瓜島東南海域展開了瓜島戰役以來的第二次大規模海戰,美軍稱之為"東所羅門群島海戰",日本稱之為“第二次所羅門海戰”。這也是太平洋戰爭中美日海軍之間的繼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后的第三次航母對決。)
在美國炮火的支援下,澳大利亞俘虜了20多萬的日本戰俘,對待這些戰俘,澳大利亞毫不留情。20萬日本戰俘被殺了175000人,只是為了當時報東南亞的一箭之仇。澳大利亞軍人在打掃戰場時,對于那些缺胳膊少腿將要死掉的日本軍人毫不姑息,會狠狠的在他們的腦袋上再補上一槍。他們還拒絕接受日軍的投降,即使已經放下武器,他也會拿著機關槍對著日軍一頓狂掃。
戰爭結束后,澳大利亞對懲治戰犯在戰勝國中也是最毫不留情的,根據戰后統計,澳大利亞處決了140名乙丙級戰犯,在同盟國中最多。只要日本的乙丙級戰犯落到澳大利亞幾乎就死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