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汽車專家,揭示了中國汽車公司征服歐洲市場的可能,深入探討了中國汽車在歐洲市場的購買情況、相較于本地車型的優勢,以及歐盟當局對此的憂慮。
以下為原文:
中國汽車制造商在短短幾年內幾乎完全占領了俄羅斯市場,并且并未打算止步。中國公司的進一步計劃——擴張至歐洲市場已不是秘密。今天,我們將嘗試探究在歐盟的中國汽車數量何時能達到在俄羅斯的水平,為何當地當局計劃對此進行干預,以及最終可能的結果。
01.眷顧實惠和創新!
據二手車產品資深負責人達維登科分析,中國與歐洲品牌在歐盟國家的競爭已不可避免。然而,這種情況的出現速率會大大低于在俄羅斯的情況。原因在于歐洲品牌在當地市場的地位更為穩固,且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不過,從2024年開始,一些歐洲國家的消費者已開始傾向于購買中國汽車,而非本國汽車制造商的產品。專家以比利時為例,該國實則已位列中國汽車進口量的第三位。其在相關領域所呈現的態勢,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僅僅是今年1月至4月期間,就有超過4萬輛汽車,從中國出口到該國,雖然沒有預想的那么多,但要知道該國距離中國很遠,這是一個好的開始!相比之下,俄羅斯的中國車進口量超過了11萬輛,而墨西哥約為6.5萬輛。
此種選擇的主因在于中國汽車價格親民,而間接緣由則為其創新的技術與獨具匠心的設計。阻礙中國汽車在歐盟國家擴張的因素是各國的反對措施,如提高關稅或環境稅,”達維登科解釋道。
獨立交通行業專家阿列克謝·圖佐夫持相似觀點。根據他經過統計并最終得出的結果表明,僅是在去年一年中,中國的汽車制造商就向歐洲市場售出了近90萬輛新車。
“這表明歐盟國家的居民已經認識到中國汽車的優勢!”該專家強調。
02.特斯拉面臨挑戰!
正如我們看到的,中國電動汽車在歐盟國家的受歡迎程度已如此之高,以至于其全球銷量幾乎與特斯拉電動車的銷量持平。今年4-6月份,中國電車在全球的銷量,與電車巨頭——特斯拉相比比僅少1.8萬輛。
與此同時,圖佐夫提醒道,中國電動車的強勁需求導致歐洲各國政府已開始對中國的“綠色”汽車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很可能會導致對這些車型的進口關稅上升。
03. 保護性關稅對歐洲汽車工業沒有幫助!
專家指出,相較于俄羅斯,中國的汽車品牌起初憑借電動車型率先挺進歐洲市場。專家強調,這甚至得益于歐洲當局推動當地司機轉向“綠色”汽車的政策。結果,于電動汽車領域,當地消費者愈發傾向選擇“中國品牌”,主因在于價格因素。其性價比凸顯,遂獲消費者青睞。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汽車制造商不會受到任何保護性關稅的拯救。因為中國汽車在低價的同時提供了更多的配置。”專家指出。
達維登科認為,對“歐洲品牌”而言,復雜性在于中國制造商不僅通過進口沖擊歐盟市場,還在這些國家建立本地生產。因此,他們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實施保護性措施的難度。
他以中國汽車集團之中的上汽集團為例,此公司于數年前便收購了羅孚的生產設施。現在,這些工廠中正源源不斷地制造著供應歐洲市場的MG汽車。
“目前,還有幾家中國汽車制造商正在考慮在歐盟開設生產基地,我認為這僅僅是個開始。”專家補充道。
04.保守主義仍將存在很長時間!
不過,根據揚·海采爾的觀點,在不久的將來,像在俄羅斯那樣的“中國品牌”人氣增長的情況在歐洲不會發生。拯救當地汽車制造商的因素可能會在未來兩三年內起到作用。
“當然,這里需要考慮到歐洲駕駛者的保守主義,這將使歐洲汽車的生命延續一段時間。因為人們無法在短短幾分鐘內適應,即使在某個時刻,中國制造的汽車在技術上超過了本土品牌的車型。這需要時間。此外,歐洲品牌的內燃機汽車在外觀上仍然比中國的同類車型更具吸引力。當然,中國品牌不能驕傲和停滯不前,需要再一步地努力!”這位專家指出。
05.競爭的主場在巴黎!
中國車企對全球擴張的決心和實力,在本屆巴黎車展上得到了充分展示,沒有人會懷疑。此次車展有九個來自中國的品牌參展,展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新車型,幾乎所有車型均為電動化。
例如,曾試圖提高在歐洲知名度的中國比亞迪繼續其宣傳活動,在巴黎展示了電動跨界SUV 海獅07,該車型在車展上被私下稱為“特斯拉Model Y的對手”。
在俄羅斯知名的廣汽集團,在巴黎展示了一款具備超快充電功能的SUV——埃安V,以及一款1225馬力的超跑昊鉑SSR,所有這些車輛都以其獨立品牌埃安進行銷售。
除了上述熱門車型外,還有一些比較有特色的掀背車型也在巴黎首次亮相。例如,東風展示了風行S7,該車型在量產車中擁有最低的空氣阻力系數之一(0.191)。同時,中國初創企業小鵬選擇在巴黎車展上全球首發電動掀背車P7+,該車在一次充電下可行駛至多710公里。
然而,巴黎車展上最引人注目的亮相來自中國問界,該公司在展會上展示了其SUV系列的M5、M7和M9。在到達巴黎之前,這些汽車都是自動駕駛到達的。它們在12個國家的土地上行駛,總行程超過15000公里,耗時38天。
就中國車型的價格而言,在歐洲它們的價格會超出中國市場。例如,中國豪華品牌紅旗在巴黎公布了多款車型的價格。比如,紅旗EH7在歐洲的最低售價為4.99萬歐元(約38.65萬人民幣)。而在中國,這款豪華車的起售價為22.98萬人民幣(約2.96萬歐元)。此外,紅旗EHS7的歐洲售價將至少為5.39萬歐元,目前這款汽車在中國尚未開始銷售。
06.歐洲在擔憂什么?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在參觀展覽時表示,歐洲汽車工業正面臨“艱難時期”。他也認同專行業學者們他結論,那就是,這一切的原因在于中國。馬克龍表示,歐洲汽車工業面臨著來自中國汽車廠商的直接競爭,此外,他還抱怨歐洲汽車市場正在肉眼可見地縮小,當然這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越是在這樣的時刻,我們越是需要自我保護,為自己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馬克龍強調。
寶馬公司的負責人,奧利弗·齊普塞也出現在了車展現場,面對記者提問,他也表達了近似的觀點。他表示,歐洲汽車工業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實際上依賴于中國。這是因為歐盟國家正在轉向電動車,而電動車所需的鋰離子電池則主要由中國供應。在這種背景下,齊普塞呼吁政府放棄禁止內燃機汽車的提案,該禁令預計將在2035年生效。
與此同時,斯特蘭蒂斯首席執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在講話中評論了歐盟提高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的倡議。他表示,這一提案聽起來好像很“美好”,但仔細想一想,完全沒有意義,它只會對歐洲汽車工業造成傷害。塔瓦雷斯相信,面對這些限制,中國汽車制造商只會在歐洲開設工廠。最終,由于產能過剩,一些當地車廠將被迫關閉,甚至是一些車企也將面臨倒閉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夏天,歐盟將來自中國的電動車進口關稅提高到了近40%,具體取決于制造商。他們想以這些限制性措施,來幫助抵御來自外界的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