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大傳》作者劉傳銘:申根快遞之四
據美國華爾街新聞社消息 日前,正在歐洲進行中歐文化交流的美國時代華人杰出風云人物獎最佳主持人及文化使者、紐約直播間特邀首席主持人、著名國際主持人王國權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連線采訪了正在布拉格進行申根之旅的《蘇東坡大傳》作者,著名學者、作家劉傳銘先生。劉先生把其在歐洲之旅的所見所聞所感化作美文,分享給中美讀者。以下為劉傳銘先生《申根快遞》系列美文。
作者簡介
《蘇東坡大傳》作者劉傳銘:申根快遞之四
劉傳銘 著名學者、作家原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史教授、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高端智庫專家委員,上海交通大學神話研究院特聘專家,深圳大學特聘教授、饒宗頤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專家,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專家委員,法國法中聯誼會學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南社文史館館長。《蘇東坡大傳》、《又見繁華:蘇州傳》等作者。
《申根快遞之四》
劉傳銘
六十多年前上初中地理課時就知道意大利和亞平寧山脈。此后若干年不經意間常將這兩個概念疊印在一起,不過也僅僅是概念上的模糊認知。直到多次游歷意大利才漸漸清晰,意大利和亞平寧確實是政治上的國家概念和自然上的地理概念疊加構成的一個整體。亞平寧山脈自北向南縱貫意大利,中間還有一些自西向東斷斷續續的橫向山體,所以在意大利旅行,一直離不開亞平寧,離不開穿山翻山。阿諾河、臺伯河切開山脈,形成瓦爾達若河谷、臺伯河谷地等亞平寧文明的搖籃。佛羅倫薩和比薩就是鑲嵌在達諾河谷的兩顆寶石。
《蘇東坡大傳》作者劉傳銘:申根快遞之四
阿諾河上的老橋
佛羅倫薩被稱為意大利藝術之都,詩人徐志摩曾將這個城市譯為“翡冷翠”,一個柔美詩性冷艷富貴的名字更利于傳播和城市影響力擴張。數百年來,凡談及意大利和它的文化藝術,人們言必稱佛羅倫薩。然而關于它的出乎人們意料的歷史敘述復雜性讓人頭暈腦脹,包括現在百度等互聯網上佛羅倫薩介紹也是謬誤百出,常常將羅馬和威尼斯的人和物和事安在佛羅倫薩頭上。按照當代西方哲學理論:“世界是語言系統描述確定的” 。人們對佛羅倫薩認識上的種種不靠譜就再一次證明對它的誤讀是由語言系統出毛病引發的。
拐進佛羅倫薩新圣母瑪利亞火車站向圣母百花大教堂方向走去的第一個小路口,便可看到一塊樸素的小紀念碑。有時候這個紀念碑碑文在某些軟件上會被翻譯成“墮落者紀念碑”,令人費解?其實它是一座十九世紀城市烈士紀念碑。謬錯顯而易見,然而對佛羅倫薩更多的誤讀漏讀何止于此。
《蘇東坡大傳》作者劉傳銘:申根快遞之四
小路口的小紀念碑
關于佛羅倫薩,現在世界各地游人來打卡的熱點一定少不了“三個一”:一個家族——美第奇領主廣場;一個教堂——圣母百花;一個美術館——烏菲茲。這當然不錯。領主廣場上人頭攢動、大教堂前朝圣者的排隊長龍和烏菲茲美術館從清晨到黃昏的參觀者熙熙攘攘便是證明當今人們對佛羅倫薩的共識。這里只想提醒一句,這只是佛羅倫薩精華的一部分絕非全部。
《蘇東坡大傳》作者劉傳銘:申根快遞之四
夜色中的領主廣場
陷入意大利一本正經歷史敘述不是“快遞”本意,也非短文所能完成的任務。但我們至少要知道十五世紀美第奇家族奪取政權、建立僭主政治后一百余年對這座城性格塑造、骨骼建構、品格雕琢所做的努力。傳統學者一直認為“文藝復興”是“重新發現世界和重新發現人”,歐洲黑暗中世紀因此而終結。所以思想史學者多會把目光聚焦在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等這些個人主義者身上。而對政治學的寶貴遺產“公民人文主義”沒能足夠重視。其中曲直和教訓一時難以細說。
文藝復興對后世一直產生重大影響所幸還有佛羅倫薩豐富文化遺存在宣敘著偉大傳統,還有群星璀璨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多納泰羅、波提切利、提香等創作的建筑、雕刻、繪畫、戲劇、音樂等藝術。一切正如美第奇家族的創始人喬凡尼所說“家族只能綿延百年,但家族創造、收藏、保護的藝術卻可以傳諸久遠”。最讓人感動的是美第奇家族傳統曾經賡續逾百年,一個家族一以貫之的努力使我們不得不承認“沒有美第奇家族就沒有佛羅倫薩,沒有文藝復興。”
《蘇東坡大傳》作者劉傳銘:申根快遞之四
波提切利《春》
十天前在網上預訂的門票令我在抵達佛羅倫薩還來不及休息,便放下行李匆匆趕往烏菲茲美術館。烏菲茲展示的藝術收藏之精美之豐富是無法列舉無法敘說的。如果讓我推薦一件烏菲茲藏品給朋友們,則非波提切利的蛋彩畫《春》不可。原因不僅是它創作時間比達芬奇《最后的晚餐》、米開朗基羅《西斯廷天頂畫》和拉斐爾《雅典學院》略早,而是它那非宗教氣質和柏拉圖主義的詩情畫意,才是文藝復興人性甦醒的靈魂。直白地說,我之推薦大家去烏菲茲美術館一定要看看波提切利的《春》是因為我喜歡。不過朋友們也千萬不要將我的觀點解讀成錯過了《春》便錯過了烏菲茲,因為烏菲茲值得一去再去,幾乎每一件藏品都不應錯過。
《蘇東坡大傳》作者劉傳銘:申根快遞之四
烏菲茲美術館收藏的倫勃朗自畫像
從烏菲茲展廳臨著阿諾河南走廊盡頭的窗戶看出去,自眼前著名的老橋將目光向遠方延伸,在斜陽晴空下會有七八座跨河橋粱次第伸向遠方,河兩岸一組組托斯卡納風格建筑的暖色屋頂,襯映著湛藍碧透的天空和舒緩浮動的錦被般云霞,這時候的佛羅倫薩才真正揭開了自己的面紗,宛如上帝一不小心打翻調色盤,將天堂與人間調和在一起。
《蘇東坡大傳》作者劉傳銘:申根快遞之四
游人愛老橋的時尚品牌店,我獨愛橋上這尊雕像。 青銅雕塑《帕爾修斯與美杜莎首級》作者本韋努托·切利尼
THE END海濕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供參考。
作者 | 劉傳銘
審核 | 楊佳黎
編輯 | Samantha
《蘇東坡大傳》作者劉傳銘:申根快遞之四
邁生道源
邁生道源
21小時前
令人腦洞大開的西方偽史鬼話奇譚(4)
評論
奇趣研究奇叔
奇趣研究奇叔
原創2023年4月25日 15時00分
日本的啃老族有多奇葩?他們寧愿餓死,也堅決不出家門
05:34
925
840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