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內蒙古醫科大學醫學生在社交平臺曬出幾張與“大體老師”頭骨的合影,并配文“醫學生無所畏懼”,引發廣大網友的批評。有網友批評審美觀錯位,醫學生不懂尊重生命。
何謂“大體老師”?這是對捐獻遺體用于醫學教育和科研的逝者的尊稱。“寧可在我身上錯割千刀,請不要在病人身上割錯一刀”,是遺體捐獻者留給醫學生最溫暖的囑托。曾有人這樣講述大體老師的貢獻:對醫學生而言,他們是一群特殊的老師,沒有動作,卻帶著學生探索人體奧秘;沒有表情,卻教會學生們愛和仁心;沒有言語,卻授予學生心存感恩,時刻行善——他們用身軀詮釋生命的另一種意義。
生命不曾遠去,大愛永留人間。了解了“大體老師”的貢獻,就能知道作為一名醫學院的學生,在網上曬出手持“大體老師”的頭骨合影照片,對“大體老師”有多不尊重了?為了表現自己不懼尸骸,就把“大體老師”的頭骨拿在手里拍照,還要曬到網上供他人觀看?仁愛之心全無,屠夫形象躍然,怎能不引發社會強烈不滿?而且更會讓遺體捐贈者心寒!事件發生后,有不少網友留言自己將修改遺體捐贈協議,雖然不知道這些人是否真的就是遺體捐贈者,但惡劣影響已經造成。
任何專業都有自己的禁區,都必須要受到規定和倫理束縛,否則就會成為脫韁的野馬,不僅無法造福人類,反而會引發災禍。對于每一個醫學生而言,尊重“大體老師”應該是一門必要且必須的課前教育。記得一位醫學博主在講述自己的經歷時也說,上學的時候,解剖室老師要求,到解剖室先默哀,再鞠躬,然后開始解剖,做實驗,結束時再次鞠躬離開,期間禁止拍照,喧嘩,嬉笑打鬧。可見,醫學生心中無所畏懼固然沒有錯,但有所敬畏應該是醫學生的必備素養。
平心而論,對于人生閱歷相對較少的大學生而言,犯下一些錯誤在所難免。所以,對于這些犯錯的大學生,我們沒有必要上綱上線,應當以思想教育為主。在批評不當行為的同時,要給當事學生改錯的機會,給學校完善管理的時間。
俗話說,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會。相信這次事件,應該會讓這些醫學生一輩子都難忘,也足以教會他們作為一名醫生,不僅要掌握專業技能,更要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
醫學本是救死扶傷的仁者之學,如果把學生培養成不敬畏生命的屠夫,就是醫學教育的徹底失敗。我希望各地醫學院校能夠引以為戒,進一步強化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大學生補上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這堂必修課。
(此文為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均源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