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最年長的軍官,授銜時比朱德大八歲,以六十歲高齡參加革命
要說新中國的開國將軍中誰的胡子最帥?相信大家一定會想到如董(必武)胡子,賀(龍)胡子,王(震)胡子,甚至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也留過胡子,但胡子留的最長最多相信大家一定就不知道了;要說新中國授銜時誰的年齡最大?大概一般人第一想到的是朱老總,1955年授元帥時69歲,也可能有人想到張云逸,1955年授大將時63歲,但1955年授銜時最年長的軍人已經77歲,比朱德還大8歲。
這位特殊的軍官便是蔣維平,蔣維平1955年被授予少校軍銜,1960年授予中校,在張家口長期擔任251醫院副院長。提起蔣維平,現在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延安、五六十年代的張家口,他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的出名并非位高權重,也非戰功顯赫,而是他老人家1938年參加革命的時候已是60歲高齡。
蔣維平原名蔣順發,別名姬賓禮。今北京房山縣石樓村人。蔣維平1878年出生,童年學過徒,當過徒工、長工。1897年,十九歲的蔣維平認為從軍可以救國,便投奔滿清政府李鴻章下從軍,當過勤務兵、班長、教官。1912年7月加入袁世凱的陸軍第三鎮,先后任連長、副團長,1920年8月轉段祺瑞部下從軍,先后任騎兵副團長、團長,后轉為邊防軍。1929年,東北軍易幟,蔣維平回到了房山石樓村學醫種地。在軍閥混戰的日子里,蔣維平戎馬生涯三十二載,并沒有找到救國的出路。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激于民族義憤,投身抗日斗爭,曾在宋哲元第二十九軍第三師擔任管馬處主任委員。不久該軍解散,蔣維平回家開西藥店維持生計。1938年2月,八路軍第120師359旅挺進平西,路經其家鄉,當時他已年屆六旬,為實現抗日夙愿,1938年5月,他攜義子蔣志剛,毅然關閉藥店,攜帶全部藥品,沖破日偽軍的重重封鎖,隨部隊奔赴延安,來到陜甘寧邊區,從事醫務工作。同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不顧年事已高和環境艱險,苦心鉆研中西醫學,爬山越嶺采集中草藥,深入民間收集藥方300余種,配制丸、散、膏、丹等40余種,治愈大批傷病員。
1941年春,部隊進駐陜西省米脂縣,由于當時病員集中,藥品奇缺。他帶領40余人四處搜集芒硝,制作硫酸鈉,并利用當地動、植物和礦物原料,配制出疥瘡一掃光、光明眼藥膏、瘧疾丸、外科治腐膏和復方氧化鈣等藥品,緩解了藥品困難。1943年,在陜甘寧邊區開展的大生產運動中,他擔任南泥灣九龍泉某團農場場長,不顧年邁,帶領全場100余人,開荒400多畝,當年達到糧食自給,并上繳公糧2.88萬公斤。同時,開辦木工廠、碾米坊,組織制藥、編織和燒炭,把農場建成為第359旅的第一模范農場。1944年被評為旅勞動英雄和陜甘寧邊區勞動英雄、模范工作者。
1946年7月,擔任八路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分院副院長。在清風店戰役和石家莊戰役中,率領醫護人員救治傷員1200余人,并親自管理由400多名傷員組成的連隊,使之成為模范連隊。1950年9月,出席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1964年7月12日這位共和國最年長的軍官逝世,蔣維平的靈柩安放在張家口市烈士陵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