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里,如今的電動汽車,無疑是增長極快、體量極大的那一個。中國電動汽車憑借設計好看、制造迅速、成本低廉等優勢,全球電動車市場一騎絕塵。眼看追趕上不中國的腳步,歐洲車企們則另辟蹊徑,即不在正面與我們競爭,而是在電動汽車的后市場,提前布局。如你所料,正是回收舊電池!
以下來自歐洲媒體報道《梅賽德斯奔馳的電池回收工廠正式投產》相關內容:
梅賽德斯-奔馳已正式啟動了其首個也是目前唯一的電動汽車電池回收工廠,該工廠坐落于德國庫彭海姆市(巴登-符騰堡州)。該工廠具備每年處理50000個電池模塊的能力,總重量可達2500噸。值得注意的是,其回收效率極高,達到了96%,即每個電池模塊經過回收流程后,有96%的材料質量能夠被二次利用。
去年三月,梅賽德斯-奔馳開始著手建設這座電池回收試點工廠,如今已正式投入運營。德國聯邦總理奧拉夫·朔爾茨于開工當日親赴現場,參與了啟動盛典。其身影的出現,彰顯了對該項目的高度重視與支持。盡管工廠的具體成本未公開透露,但據消息人士稱,其投資金額為一個不超過9900萬歐元的兩位數數字,且德國聯邦政府承擔了部分建設和運營費用。
這座電池回收工廠并非從零開始建設,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庫彭海姆現有的梅賽德斯-奔馳鍛造廠區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工廠在運營過程中使用的全部能源均來自可再生能源,確保了無二氧化碳排放的環保特性。其中,工廠屋頂安裝的太陽能板總功率達到350千瓦,為工廠提供了部分綠色能源。
庫彭海姆工廠不僅回收舊電動汽車的電池,還涵蓋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牽引電池。若僅從電動汽車電池的角度考慮,假設每個電池包含10個模塊,則該工廠每年處理的電池數量相當于5000輛電動汽車。盡管這一數量相較于梅賽德斯-奔馳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銷售的46900輛電動汽車而言顯得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其他電動汽車制造商甚至尚未建立類似的回收工廠。而電動汽車的反對者常將電池回收的困難作為其主要批評點之一。
在電池回收過程中,從電池的活性成分、電解液和電極中提取有用材料是最為復雜且耗能的環節。梅賽德斯-奔馳采用了低溫(最高80°C)濕法冶金工藝,與其他類似工廠常用的高溫火法冶金工藝形成鮮明對比。經過這一工藝處理,工廠最終產出的是經過凈化、可用于二次利用的原材料,包括鋰、鎳、鈷、錳、鐵、銅、鋁等金屬,以及塑料和可用于復合材料中的粉末狀碳。
然而,關于工廠的經濟運行參數,新聞稿中并未透露具體信息,因此目前尚不清楚該工廠是否能夠在未來實現盈利,或者是否會面臨虧損的困境。此外,梅賽德斯-奔馳也尚未透露何時何地會建造和啟動其他類似的電池回收工廠,這對于公司到2039年實現完全碳中和的目標而言至關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目標和意圖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或推遲。鑒于全球對電動汽車需求的放緩,梅賽德斯-奔馳今年早些時候對其電動汽車計劃表示了悲觀態度,并宣布將延長關鍵“燃油”車型的生命周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