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深圳理工大學成立大會在光明主校區舉行。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等嘉賓共同為深圳理工大學揭牌。來自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有關部門領導,境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代表,全國重點高中校長,產業界代表及深圳理工全體教職工和首屆本科生共計800多人參加大會,共同見證這所堅持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的新型研究型大學的啟航。會議由深圳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朱迪儉主持。
深圳理工大學
深圳理工大學是深圳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具有法人資格的全日制普通公辦高等學校。2024年5月30日,經教育部正式批復設立,定位為新型研究型大學,著重開展基礎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深理工堅持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借鑒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學辦學模式,依托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機構優質豐富的科教產教資源,以“產教融合、科教融匯辦大學,學科交叉建專業,三院一體育人才”為辦學特色,“三位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協同發展,面向全球集聚高水平師資,因材施教培養優秀科學家、卓越工程師和創新企業家。
深圳理工大學在這個秋天迎來了第一批入學的本科生。校方在官方通報里用“優質”來評價其第一屆生源,“在廣東省錄取物理類考生最高分664分,最低分624分,最低分超本科線182分。”
一所“新”大學
深圳理工大學是一所新型研究大學。“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新’不是建立時間‘新’,而是發展模式‘新’、發展內涵‘新’。作為一所理工大學,深圳理工大學在學院建設上既沒有理學院,也沒有工學院。而是結合學科交叉日益緊密發展前沿趨勢,聚焦“新工科”“新醫科”,構建面向國家戰略發展需求、服務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首批建設了生命健康學院、合成生物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能源工程學院、藥學院、算力微電子學院七大學科交叉專業學院。
在探索建設新型研究型大學的路徑上,深圳理工大學堅持選一個方向、建一個學院、成一流學科、強一片產業的理念,學科建設重在優勢特色、不求全但求強,著力開展面向前沿領域的建制化科學研究,不斷蓄積國際影響力。
“作為一所依托新型研究機構建設的大學,深圳理工天然自帶中國科學院開展建制化科學研究的優良傳統,從開始籌備建設就蘊含巨大的科研與產業的內生驅動力。”校長樊建平介紹道,“目前,學校已經組建了細胞與基因技術研究院及未來農業研究院,并已逐步啟動科技戰略發展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機器人研究院的籌備工作。”
周五“不上課”——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養成
深理工還設立“分軌培養”的教學體系,支持學生個性化發展。即大一以書院為建制開展通識教育,在3個不同類型的實驗室輪轉;大二確定專業;大三實施“學術軌、工程軌、創業軌”分軌培養;大四開展科研實踐、產業實習、創新創業等。學校實行每周4天上課、1天進實驗室的教學模式。擁有學術教育、素質教育2張“成績單”。
在產教融合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深圳先進院”)也給未來的深理工奠定了基礎。目前,深圳先進院已經成立了超過1900家公司,其中自持股的企業有350多家,它們當中不乏由深圳先進院的科研成果孵化而來。
“我們的理念是對首屆的學生‘包就業,就好業,高新科技就業,高質量就業’。”深圳理工大學招生工作處副處長錢振斐此前在校園開放日中表示,深理工與深圳先進院的眾多孵化企業和合作企業都將大力支持深理工的發展,它們非常歡迎深理工的學子參與企業建設。
總結
深圳理工大學的成立,標志著深圳市在高等教育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展望未來,深圳理工大學將繼續依托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一流科研機構的豐富資源,不斷推進學科交叉與產教融合,形成獨特的辦學特色。深圳理工大學的啟航,是新時代高等教育的一次重要探索,我們期待它在未來的發展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為社會進步和人類福祉作出更大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