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安銀行發布了其2024年三季報,這份財報揭示了銀行在營收、凈息差以及資產質量等多個關鍵財務指標上的挑戰。尤其是平安銀行在營收方面的表現令人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劉顯峰“失聯”,被帶走調查。
2024年前三季度,平安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115.82億元,同比下降12.6%。這是自2023年以來,平安銀行營收持續下滑的一個延續,顯示出銀行在收入增長上的乏力。其中,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44.5億元,同比下降11.7%,延續了前兩個季度的下降趨勢。
營收的大幅下滑,主要源于凈利息收入的減少。2024年前三季度,平安銀行的利息凈收入為725.36億元,同比下降了20.6%。
這一數字表明,銀行在貸款和存款業務上的盈利能力正在減弱。盡管平安銀行在貸款總額上有所增加,但貸款收益率的下降導致了利息收入的減少。同時,存款成本的上升也進一步壓縮了銀行的凈息差。
凈息差的持續收窄是平安銀行面臨的嚴峻挑戰
凈息差是衡量銀行生息資產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其變化直接反映了銀行在貸款和存款業務上的盈利能力。
2024年前三季度,平安銀行的凈息差為1.93%,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4個基點。這一數字不僅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也低于銀行自身的歷史水平。
凈息差的收窄主要源于資產端利率的下降和負債成本的上升。盡管平安銀行在負債成本管理上做出了一定努力,但資產端利率的下降對凈息差的影響更為顯著。
凈息差的收窄對平安銀行的盈利能力產生了直接負面影響。在營收下滑的同時,凈息差的收窄進一步壓縮了銀行的利潤空間。這導致銀行在凈利潤增長上面臨巨大壓力。
盡管平安銀行在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了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7.29億元,同比增長0.2%,但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非息收入的增長和撥備計提壓力的減輕。
如果扣除這些因素,平安銀行的凈利潤增長將更為乏力。
營收下滑和凈息差收窄的雙重壓力,對平安銀行的業務發展和市場競爭力產生了深遠影響。
首先,營收的下滑意味著銀行在貸款和存款業務上的市場份額正在被競爭對手蠶食。在當前銀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市場份額的下降將直接影響到銀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場地位。
其次,凈息差的收窄限制了銀行在貸款和存款業務上的盈利能力,使得銀行在拓展新業務和應對市場變化時缺乏足夠的財務支持。最后,這些財務指標的變化還可能對銀行的信用評級和融資成本產生不利影響,進一步增加銀行的經營風險。
除了營收和凈息差之外,平安銀行在資產質量方面也面臨一定壓力。盡管不良貸款率保持在1.06%,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為251.19%,顯示出良好的風險抵補能力。但不良貸款的管理仍需關注,特別是信用卡、消費貸、經營貸等高風險零售貸款的余額繼續下降,對營收的壓力較大。
這些高風險零售貸款的余額下降,一方面反映了銀行在風險管理上的謹慎態度,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銀行在零售業務上的轉型壓力。
零售業務的轉型壓力是平安銀行當前面臨的另一個重要挑戰。
自2016年末開啟零售轉型戰略以來,平安銀行一度被市場視為“零售黑馬”。然而,近年來零售業務的增長卻逐漸放緩甚至出現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平安銀行個人貸款余額較上年末下降9.6%,其中住房按揭貸款余額增長3.0%,而信用卡應收賬款余額、消費性貸款余額和經營性貸款余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
這表明平安銀行在零售業務上面臨較大的轉型壓力。
零售業務的轉型壓力主要源于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競爭環境的加劇。隨著消費者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多樣化,銀行需要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市場需求。
然而,平安銀行在零售業務上的創新步伐似乎并未跟上市場變化的速度。同時,隨著其他銀行紛紛加大零售業務的投入力度,平安銀行在零售市場上的競爭壓力也在不斷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劉顯峰“失聯”,被帶走調查。
據資料,劉顯峰于2021年加入平安銀行,出任零售業務總監兼消費金融執行總裁,后于2023年3月正式擔任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此前,劉顯峰在浦發銀行供職多年,歷任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零售業務總監、北京分行行長等職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