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杭嘉
“金融”與“法”是李克淵數十年職業生涯中最為核心的兩個語匯。最早他是人民銀行普陀區辦事處的一名業務員,五年后轉到金融紀檢崗位,然后一干就是三十年。退休前,他是上海銀監局的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現在也依舊擔當著上海金融法制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的工作。毫無疑問,他是上海金融法制研究會近三十多年發展的親歷者與見證人,對于金法會的一切,他都如數家珍。
金法會的設立機緣
金融法制研究會是上海金融界、司法界聯合創辦的一個復合型學術團體,主要由金融、司法機構和相關高校、科研機構組成,主要任務是在理論上探索研究金融系統的法治建設。對于金法會的成立目的,時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的毛應樑的見解可謂高屋建瓴:“它既不是為了辦案,也不是為了抓人,而是有兩個目的:第一,落實中央戰略,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第二,為加強制度建設、保證金融安全,預防案件發生服務。”毛應樑始終是金法會成立的堅定支持者,在他看來,加強金融法制建設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應有之義,而金法會的成立是為了抓教育、抓制度、抓預防,一旦案件發生,就要亡羊補牢,針對問題進行制度設計。“金法會志在制度建設,重在防范,絕非辦案”,從“立意”的角度,老行長的話切中肯綮。不過,以歷史的眼光看,觸發金融法制研究的“機緣”卻確實與“金融犯罪”密切相關。
時間倒回到1988年。對于上海金融法制建設的歷史來說,這個年份毫無疑問是特殊的。中央為了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從這一年開始,上海被允許實行財政包干,對投資經商行為逐漸松綁,個體、私營經濟活躍;同時,市場供應開始逐步豐富,票證取消,高價消費品如黃金飾品等也開始出現——上海金融案件的第一個高發期,也隨之而來。“我記得1988年從11月20日到年末的40天時間里,上海連續出現了七八個大案。”李克淵說。
事實上,為了打擊金融領域犯罪,1985年中央就在全國范圍內成立了金融紀檢系統,各級金融紀檢組以各級地方紀委的名義派駐,并同時接受上級金融紀檢組和人民銀行黨組領導。當時的李克淵是上海金融紀檢組的副組長,主管案件工作。“在1988年以前,上海金融系統的案件其實非常少。我想主要是經濟環境的原因。通過‘不當伸手’得來的前必須要去用,要么消費,要么投資,但是當時高度統一的經濟體制,決定了在這兩個方面都難以形成很大的需求,導致經濟犯罪的動機比較弱。直到1988年底,連續出現大案。而這些案件大部分都是我們自己查出來的。”
當時的刑事訴訟法規定,經濟犯罪的偵破工作由檢察院負責(后來修訂為公安部門負責),為了查處案件,金融紀委開始了與檢察院的合作。“當時的法律制度并不十分健全,很多罪名刑法里并沒有列入,而諸如投機倒把之類的罪名也不能再用,處理這些大型案件就超出了我的管轄范圍,所以我們想到了與市檢察院合作。”從1988年到1993年,雙方協同配合,主要研究的就是怎樣查處案件。這些案件很多都是“新型金融案件”, 包括怎樣對案件定性,如何量刑,這些在原有的法條中間都沒有依據可依。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由市檢察院、金融紀檢監察部門和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以及人民保險公司組成的聯席會議應運而生。“這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個制度成果,”李克淵指出,“聯席會議制度有一條核心成功經驗就是圓桌會議。參加會議的各方都是平等的,平等這也是市場經濟的概念,同時這也是20年來金法會能夠運作好,班子能夠團結好的關鍵原因。”
金融與司法的完美融合
當時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案件,就是1992年10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紅馬甲空麻袋背米”案。那時候,證券交易是通過電話委托進行的,當時還是T+0制度,紅馬甲輸入交易指令并沒有人監管,于是有的紅馬甲就辦了一個空的保證金賬戶,早上買入股票,下午賣出獲利,但記賬的時候,兩筆一起記賬,賺了就變成了自己的盈利。然而一旦虧了便無法交代,案件由此暴露。然而在案件的偵辦過程中卻遇到了問題,檢察院認為這是利用市場差價獲利,無法定罪。李克淵從金融人的職業角度展開分析,指出這其實屬于挪用公款,是利用職權挪用“在途資金”,沒有任何委托,違反先發生先記賬的規則。“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我和檢察院講必須打擊,建議適用于刑法的用于經商目的的挪用公款罪。經過討論,最后認定了這個罪名。”
1993年開始,上海市檢察院單獨設立貪污賄賂犯罪預防處,上海的金融系統也在全國較早地落實了“抓預防”的概念,在此背景下,金融和檢察的合作進入了第二階段。“當時在辦案中,我們發現了一個情況,出現了職務犯罪高學歷化的傾向,這讓我們感覺非常可惜。于是我們從實際工作出發,提出要預防犯罪,要加強教育,告訴他們要珍惜,不要走歪路。”
為此他們專門只做了一部電視教育片《驕子·囚徒》,因為當時證券行業一線從業人員非常年輕,很少有超過30歲的,且大部分都擁有較高的學歷,但就是這樣一批天之驕子,卻有人因為一念之差變成囚徒。節目最后在上海電視臺播出,效果非常好。“公會系統告訴我,有些老人不是金融系統的,但子女在金融系統,看到這個節目后,都會趕緊讓自己的孩子去看。”而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這部片子一直作為銀行職工,特別是新入行的“新鮮人”必看的教育片。
1995年3月31日,上海金融法制研究會正式成立。金法會成立之后,主要進行了兩方面的研究,金融法律和金融犯罪,成果斐然。在李克淵看來,它的誕生是上海金融界和司法界合作一步步深化的結果,換句話說,有點點因勢利導、水到渠成的意思。“如果沒有前兩個階段做鋪墊,金法會是絕不可能出現的。”
上海金法會成功之后,其他省市也想學習經驗,復制成立類似的學術團體,“我坦率地跟他們說學起來很難,因為他們沒有前期合作的基礎。合作需要磨合,執行需要號召力。上海金融與檢察的合作完全是平等基礎上的合作。就比如培訓,既有我們金融系統給全市檢察官講課,也有各個銀行請檢察官來講辦案和預防教育。所有都是相互的,平等的。這些,沒有整個金融系統跟檢察系統之間長時間的良好合作做鋪墊,是很難達成的”。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官方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