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長河永不停息的向前奔流,很多的歷史傳奇成為經典,成為永恒,這些事情無從抹滅,將時刻激勵著我們提醒著我們,對于歷史我們更多的是回憶和緬懷。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時間,那就是為了勞苦大眾能夠翻身做主人,徹底解放,拿起刀槍趕走侵略者的一段歷史。
在中共紅軍時期,我黨曾經遭遇到差點亡黨的危機,熟悉這段史事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共時期,曾經有個德國軍事顧問李德來到中國進行指揮作戰。他這個人水平是真心的不行,由于他的瞎指揮,導致了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選擇長征。那么這個李德到底是什么人,為何他能在中國生死存亡的大事上指手畫腳。很多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中共為此花費了六七十年才搞清楚李德的真實身份。
他的原名叫做奧托.布勞恩,1900年出生在德國的慕尼黑,兩次被捕入獄,后來逃獄前往蘇聯,1929年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在他剛畢業的時候,就被分配到蘇軍總參謀部,緊接著就被派遣來華,暫且不說他的理論知識如何,單憑實際經驗來說,可謂是白紙一張。
其實他來華的真正目的是為了給佐爾格送錢,目的是為了營救在上海被捕的牛欄夫婦。但是李德在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后,并沒有返回蘇聯,只是因為他遇到了一個人,他的老熟人博古。當時的博古剛剛出任中央臨時負責人。但是他不懂軍事,于是強烈邀請李德留下來,并且在會議上大肆吹捧李德是“共產國際派駐我黨中央的軍事顧問”
我們其實得到的共產國家的回復是,李德只是一個沒有指揮實權的顧問,一切還要受支配于中共中央委員會。在最開始的時候,李德也的確是這樣做的,但是因為博古也沒什么指揮上的才能,一切還要依靠李德,所以對博古的謙讓總是一再反對,再之后,李德慢慢的適應了這一角色,開始真正的做起太上皇。
但是指揮權在手,他不會因地制宜,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制定作戰方案,只是生搬硬套在蘇聯學到的知識。給我黨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不過好在在遵義會議上罷免了他的指揮權,之后按照毛澤東軍事路線執行,這才使得我黨幸免于難,并且日益發展壯大。
在經歷了長達7年的中國生活后,李德回到了蘇聯,雖然他給中共紅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但是共產國際監督委員會的處理卻是:有錯誤,免予處分。理由是:李德只是軍事顧問,無權對中國共產黨的事物做出決定,他的意見中共可以采納,可以不予理睬。
之后的李德被分配到了蘇聯的外文出版社工作,相對軍事而言,作家的角色更加適合他,在1953年的時候,回到德國,出任東德作協第一書記事業上算是又一高峰期,在1974年的時候,李德去世,享年73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