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5點,央行發布公告:
為更好發揮證券基金機構穩市作用,人民銀行開展了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次操作。本次操作金額500億元,采用費率招標方式,20家機構參與投標,最高投標費率50bp,最低投標費率10bp,中標費率為20bp。
這意味著市場關注極高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次操作正式落地了。
所謂互換便利操作(SFISF)意思是金融機構可以拿流動性比較差的股票ETF、滬深300成份股等向央行換入國債、央票等高流動性資產。
金融拿到國債、央票等優質資產后,可以將國債、央票等作為質押品向商業銀行貸款,從而獲得資金買入股票。這顯著增加了金融機構在股市上的彈藥量。
一是當股市回落的時候,股票估值下降,性價比上升,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等有充足的彈藥逢低買入,獲得低吸的機會,對市場來說可以止跌回升。二是股市大跌的時候,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等產品贖回壓力增加,金融機構可以通過互換便利操作獲得流動性,化解贖回風險。
可見,互換便利操作對市場是大利好。
央行此次開展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次操作,有幾大看點:
1、操作費率很低,只有20bp。也就是說金融機構通過互換便利操作換到優質資產的成本很低,有助于激發這些金融機構操作的熱情。
2、首次操作金額是500億元,看似不大,但畢竟是首次。央行此前提到SFISF首期操作額度5000億(后續可視情況追加)。也就是說接下來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現在我們完全可以預期,SFISF接下來很可能就像逆回購操作一樣,央行會視股市的流動性來決定SFISF操作的規模和頻率,目的是穩定和提振市場。
SFISF的落地再次說明了國家穩定資本市場的決心。近期我們發現一個特征,每當股市遇到下跌壓力的時候都有利好政策在托底。從9月底宣布將推出SFISF到目前不到一個月,SFISF已經正式落地了,說明目前國家對資本市場的支持是堅定的、真金白銀的。
本周一,LPR正式公布,1年期LPR和5年期LPR雙雙下降25個基點,是近年來最大降幅。
10月20日,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宣布設立兩日后,市場迎來首批落地案例。
中國石化、招商港口、中國外運等在內的2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披露與金融機構簽訂授信協議或獲得貸款承諾函,相關貸款資金將用于股票回購或增持。
可見,近期政策力度之大,速度之快,非常罕見。
綜合目前政策面以及市場面來看,我們認為A股本輪行情尚未結束,未來A股有望繼續上行。
由于目前上方累計了太多套牢盤,短期內難以積累到那么大成交量去突破,預計A股需要震蕩一段時間積累力量,方能向上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