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15年開始跑馬拉松,幾乎每年都跑。
去不同的城市,看不同的風景,吃各色美食,在各個城市街頭漫步,對于我,馬拉松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旅游休閑方式。
不過,參加好運山東·濰坊歌爾2024年馬拉松還是有些驚喜,因為這是第一次在家鄉的土地上奔跑。
在世界風箏都濰坊,公交車上都有風箏
看到這里,有人會奇怪,你沒在你家跑過步么,有啥稀奇?
這是馬拉松和普通跑步的不同之處。
馬拉松,是一座城市名片。它不單是一項體育活動,也是展示一座城市文化、旅游以及各種軟硬件實力的舞臺。舉辦馬拉松那天,整座城市節奏都會降下來,劃定核心道路,安排人員支持,配置物質資源,沿途以豐富的商圈、知名企業園區,優美自然風光以及歷史文化場所,歡迎四方賓客。
想一想,在這一天,我在家鄉跑步,警車開道,安保維持,志愿者提供飲食醫療服務,擱平時有這待遇嗎?這和一個人在馬路邊頂著汽車尾氣、看著紅綠燈眼色、隨時小心路邊不拴的狗狗,一樣嗎?
而且,老娘做好飯,在家等我。
比賽時間10月20日,周日。結果,周五,下了一天雨,周六,刮了一天風,又濕又冷,讓人懷疑這比賽還能不能正常舉行。
一早起來,天氣晴朗,風也不大,路上積水消退,老天爺,你奇好嘞。
比賽的起點設在人民廣場。
印象中,大約2000年左右,濰坊市政府搬遷至此,稱為新市府,向東分別是電視臺、公安局,然后新市府對面修建人民廣場,人民廣場向西陸續修建圖書館、科技館和大劇院,這里也日漸成為濰坊城市文化中心。
踩著點兒到的,擔心天氣冷消耗體溫,為節約時間沒存包,只把發的一次性雨衣披在身上保溫。
先聯系小學同學鴨子,他拖家帶口歡樂跑,打電話沒接,估計吵鬧聽不清。全馬和歡樂跑不在一起檢錄,看時間快到了,我發了條消息,進場。不一會兒,鴨子給我打來視頻,我也沒接到,互相留了句,老伙計,加油。
出發前
往身邊一看,多是自省內各地的跑團,耳邊響起的山東各地方言,這其中當然本地口音最多,一時之間,有身處南下河菜市場(濰坊當地海鮮市場,又吵又熱鬧)的感覺。
7:30,發令槍響,眾人紛紛出發。
路線圖 來源:濰坊馬拉松公眾號
首先,沿勝利東街一直向西,經過奎文區人民政府,這里也是老市府所在,接著行至濰坊百貨大樓處轉向北。
濰坊百貨大樓是濰坊老牌百貨商場。當年周末時,如果我爸和我說“走,逛大樓去”,那多半是去濰坊百貨大樓,逢年過節少不了來轉一圈。現在成立了濰坊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店面比從前排場,希望百大越辦越好,一直存續下去,多少濰坊人的共同記憶。
向北跑一段后,來到亞星橋附近,遙遙看見世紀泰華,這是濰坊本地餐飲百貨娛樂城。至此向西,踏上東風街,路過濰洲劇場、新華書店、科技大廈,這些都是從前濰坊的地標建筑。這里向西,老濰坊人一眼就懂,這是要去十笏園。
十笏園,濰坊為數不多的園林建筑。聽老人說,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園子占地不大,也就十塊笏板。其中亭臺樓閣有江南園林風格,又有鄭板橋等人的書畫展示,一方小園,自得其趣,因而小有名氣。曾在此買過鄭板橋的拓片,一片是“難得糊涂”,一片是“吃虧是福”。
至此,已經跑過東風街和勝利街。
濰坊的道路設置,南北稱路,東西為街。東風街和勝利街是濰坊兩條主干道,貫穿濰城、奎文兩區,跨越白浪河兩岸,好似北京地鐵一號線,其他線路多是與其接駁以完成城市交通。小時候,如果是去上學,走東風街,如果去看爺爺奶奶,走勝利街,這兩條道路上留下若干記憶。
到十笏園后折返,原路返回,至新華路轉向南。
一說到新華路,不由得要加上三個字,佳樂家,即新華路佳樂家。這是家超市,隸屬濰坊百貨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地方也有分店,新華路這家規模大,交通便利,于是我媽常年來此買菜。
去佳樂家買雨鞋沒有,服務員送給倆鞋套
向南行至13公里處再次向東,踏上了寶通街,看到濰坊植物園,2007年修建,還沒來過,一定帶老娘來逛逛。
15公里處全半馬分流,半馬由此向北,全馬繼續朝東。行至此處,身邊突然安靜下來,頭頂上是混凝土澆筑的巨大高架,身邊只有一兩跑者,圍觀的路人也難得一個。
這一段是寶通快速路,東西向,采取高架形式,南北連結十多條道路。記得有年回家,我哥開車接我,回來時特意繞路在寶通路上走了一段,燈火通明,道路雪亮,甚是賞心悅目。
這一段路線比較長,有七八公里,中間經過濰坊一中校區,濰坊最好的中學。還看到一家醫院,當年我父親住院,需要買人血白蛋白,四處打聽,唯這一家可優惠,曾過來買藥續命,但終究沒留住,他是2015年走的。
繼續往前跑。
在23.5公里處折返,先向西,再向北,這一段經過歌爾園區、濰柴動力。
這兩家是濰坊本地企業。濰柴動力是濰坊老牌企業,從前造拖拉機,現在生產重型發動機、變速器等,常年冠名鳳凰大視野,港股(HK02338)、A股(SZ000338)上市。歌爾是這些年新興科技企業,生產精密電子原器件,A股(SZ002241)上市,我曾經跑步路過這里,晚上十點,廠區燈火閃亮,食堂人影晃動,加足馬力生產。
歌爾是本次濰坊馬拉松的冠名贊助商,企業冠名馬拉松,有利于搞好與本地關系,宣傳自身品牌。跑過的時候,特意多看了兩眼,很有現代感。
歌爾園區外留影
藍天,微云,無風,柏油馬路,路人,志愿者,鄉人,鄉語,遞過來的,全是壽光蔬菜,陪伴我長大的一草一木,每段道路,每盞路燈和他們的光影。
在故鄉跑馬拉松,每一步,都是回家。
北海路口,可見銀座商場
最后,是北海路。
濰坊,漢時屬北海郡等,這條北海路我小時候并未聽說,是2000年之后改為此名,也是回應了當年的轄屬。北海路上有一間飯店,名字就叫北海郡,我曾在此為老娘打包爆炒腰花,味道尚可,必須提一下,廣告費嘛,免費請我老娘吃爆炒腰花即可。
終點就要到了,一路的思緒也有了一個終止,總共用時4小時57分。
獎牌上是龍頭蜈蚣風箏,這很濰坊
拿到獎牌,趕緊拍照,走人。
一看手機,有老娘5個未接來電,趕緊撥過去,問是啥事兒。
老娘說:“市電視臺都演了,人家10點多就跑完了,第一名是個黑人,兩個多鐘頭跑完了,獎金都發了,這都12點半了,你怎么還不回來?你在外面干什么呢?”
聰明的,我該怎么解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