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張祥威 編輯|馬青竹
插混崛起之快,超出多數人預期,包括合資車企。
“市場像水晶球一樣,確實難預測。我們之前沒有預估到,插混市場會如此迅猛地發展。”今年成都車展上,某頭部合資車企高管感慨。
比亞迪插混勢頭尤為強勁,漢家族從2020年上市至今,四年賣出80萬臺,插混占比近半。
以C級車定位,漢從四款經典B級車手中搶到大量訂單,包括邁騰(參數丨圖片)、帕薩特、凱美瑞、雅閣等。
今年9月,2025款漢上市,一改此前的三連桿,升級C級車主流配置的五連桿。同時,第五代DM、云輦C技術下放,前臉設計優化,且搭載激光雷達。
高階智駕,也一直是漢的短板,此次一并補上。
產品力加強后,繼續攻向邁騰、凱美瑞們。
到這里,漢的牌還沒打完。
明年,比亞迪將要推出的新車漢L,定位更高,劍指新勢力,甚至想對BBA的34C造成一定沖擊。
20萬元級別轎車市場,傳統合資品牌耕耘已久。近年,傳統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密集進攻,以漢的勢頭最猛。
自2022下半年新款漢上市,漢家族DM與EV版合計月銷量穩定在1萬臺以上,銷量旺季,單月超2萬臺,緊跟在熱銷車型帕薩特身后。
能斬獲大份額,一定做對了什么。
漢的產品定義、節奏究竟有何不同?時間拉長,智能化時代,漢又能否頂得住新勢力的沖擊?合資定然不會放棄中國市場,能否殺個回馬槍?
從打特斯拉,到攻向合資B級車
漢起步時,主攻純電。
最早的2020款漢,三款純電車型,售價最高27.95萬,一款DM車型,作為入門版,售價21.98萬元。
比亞迪王朝網人士稱,“當時DM一個月賣2500臺,EV賣1萬臺,二者銷量比約1:4。”
那年國慶節,特斯拉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版價格下降,補貼后售價24.99萬元,但,四驅高性能版41.98萬元。
“特斯拉培育了一批嘗試電車的年輕人,我們當時標27萬四驅版,很多人覺得太便宜了。因此獲得了一批嘗鮮用戶。”上述比亞迪人士表示。
到2022年,新款漢上市,第四代DM技術上車,在DM、EV上的發力更為均衡。
五款DM車型,DM四驅旗艦價格最高31.98萬元。四款EV車型,拋開那款千山翠純電限量版,DM車型的均價穩壓純電一頭。彼時,兩種動力形式銷量比來到1:1。
與德日B級車競爭中,漢每月能賣出2萬臺,形成鼎立之勢。
也是自2022年起,合資車紛紛降價。以凱美瑞為例,2022年,2022款凱美瑞起售價17.98萬元。到今年,起售價已經低至13.98萬元。
今年9月,新款帕薩特上市,將380TSI全系標配,起售價更來到15.99萬元。
漢在保持EV價格穩定的基礎上,每逢年度改款,也將DM車型售價下探。
“漢DM的車,從早期的21萬,降到漢冠軍版的18.98萬,再到今年的漢榮耀版,又降到16.98萬元。對于DM車型,公司可以少賺點,因為要去搶合資B級車的市場。它們一年降10%,不跟的話,下沉市場就打不進去。”上述比亞迪人士稱。
合資B級車發展放緩,根源在于產品力跟不上時代。
B級車底子,決定了空間不如C級車,再加上燃油發動機的動力、油耗等方面,被插混壓制,以及部分合資品牌的碰撞成績助攻,才讓漢等自主品牌車型,有了機會。
如今,漢的均價為 18 萬,對手主要為帕薩特、凱美瑞等德日經典 B 級車。
邁騰、帕薩特、雅閣、凱美瑞,深耕中國市場二十余年, 好的時候, 單個車型年銷量在20萬臺以上 。
四款車中,除邁騰均價最穩,在20萬元左右。剩下三款,售價均有所松動。
比亞迪的口號,從“油電同價”,一路喊到“電比油低”。而合資B級車,在打出“油比電強”后,愈加沉默。
“我們只是跟它們定同樣的價格,對方就受不了,繼續降價。搞得我們轉過年來只能跟著降,反而背刺老用戶,跟下去。”比亞迪人士稱。
如今,2025款漢入場,用比亞迪人士的話說,就是與接下來要上市的2025款唐一起,“宿命是把邁騰、途觀L的用戶轉換過來。”
至于凱美瑞、雅閣,由于價格降得太低,甚至到了秦L的價格帶,對漢的影響開始減弱。上述比亞迪人士認為,“16-20萬是傳統認知上的主流價格。沒有主流的價位,就不在主流,慢慢就被邊緣化了。”
補純電、智能化短板,再戰新勢力
踩對插混節奏的漢,純電、智能化節奏反而慢了一拍。
比亞迪王朝團隊發現,用戶雖然喜歡純電的前臉設計,但更喜歡買DM的車。對于智駕,B級車,燃油、插混這一類別,用戶尚未產生真正的智駕需求。
以結果論,漢的節奏對了。
自特斯拉 Model 3 之后,出現過小鵬 P7 、智己 L7 、銀河 E8 等車型。這些車,雖然采用了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甚至在智能化方面的產品力大幅超越漢,但銷量始終不敵特斯拉。
反觀比亞迪,底盤不如競品,直到2025款漢才搭載了激光雷達,但銷量更高。
比亞迪人士分析,“嘗鮮用戶和主流用戶很不一樣,后者追求的是,安安穩穩,舒適、安全、有品質。新勢力的底盤規格比我們高,配有雙叉臂、五連桿,但就是打不動漢。吉利銀河E8完全對標漢,部分產品力在當時甚至超過我們,也賣不上量,也許是品牌太新。”
不過,20萬級純電轎車市場,這些年培育出不少強手。
吉利投入重兵的極氪007,無論口碑、銷量,均已在市場上取得不錯的反響。
新發布的小鵬P7+,解決了后排空間問題后,也展現出強勁勢頭,開啟預售不到兩小時,小訂達到3萬臺。其它,還有小米SU7等,已經呈現出問鼎中級轎車市場寶座之勢。
再看2025款漢的純電版,雖然補上了智駕短板,頂配配備激光雷達,搭載比亞迪天神之眼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但23.58萬元的售價,放在主流純電產品陣營,競爭力其實有限。
因此,漢準備了后手。
上述比亞迪人士透露,明年,漢L會采用更大的車身,以及全新的設計語言。計劃在北方市場,將山東、河南、河北的德系車份額搶過來一部分。
這些地方,是帕薩特、邁騰們經營更久的市場。
以帕薩特為例,對有著考公之風的山東人民而言,意義非凡,代表著老板、體制內的座駕。
比亞迪的計劃是,用漢DM搶BBA的市場,漢EV搶新勢力的市場。最終,通過漢L,比亞迪要重新將漢家族的均價提升到20萬元以上。
甚至于,會影響BBA的34C入門款市場。
目前,奧迪A4的售價已經下探到25萬元以內,寶馬3系、奔馳C均價在28萬元,產品力上探的漢L,有機會與BBA的入門款稍微過一下招。
不過,合資車不會坐以待斃。帕薩特與卓馭合作大高階智駕方案已經上車。即便智能化節奏滯后的奔馳C,也已經搭載基于高通8295、L2+方案。
一直強調技術的比亞迪,希望在漢L上解決補能問題,帶來市場的大變革。
一方面,以更強的高壓架構,形成自車快速補能能力。另一方面,市場一直在詬病比亞迪很久不建充電樁,這方面也會有所動作。
對于漢L,還有四驅、新一代磷酸鐵鋰電池等技術,均是后招。
“漢L,一定要上比2025款漢更強的技術。如果只是把殼子拉大一些,換個前懸,兩款車很難共存。燃油車市場,還有一點,我們想要。新勢力的量很大,我們也想搶。”
結語
四年前,比亞迪漢初上市時,王傳福請來余承東,站臺漢的座艙,華為HiCar、5G模組上車。幾年后,余承東也攜問界等,加入圍剿BBA市場的隊伍。
漢的產品定義和節奏,值得造車新勢力學習。當然,新勢力的科技感,也是漢目前薄弱的環節。
多變的轉型期,有實力,運氣好,碾壓產品力差,迭代慢的。經典B級車的神話,國內市場已經不再相信,眼下,誰都可能成為新王。
—THE END—
出行百人會 | AutocarMax
追蹤汽?出行產業鏈進化,關注新產品、新科技、商業邏輯與商業人物,影響圈層中有影響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