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10月14號開播以來,我就迷上了電視劇《上甘嶺》,開播的第一周,不僅僅被它震撼的戰爭場面征服,更被它對上甘嶺戰役事無巨細的呈現,對我志愿軍戰士有血有肉的演繹,以及對我軍鋼鐵意志和精神面貌得到真真正正的展示而心情澎湃!
這一周時間,《上甘嶺》可以說各項數據爆表。從14日到18日,不僅穩穩霸占著收視率冠軍,而且收視率一路走高!
收視率連續5天上漲,收視破3.5,簡直是無敵的存在!
在網上翻《上甘嶺》的評論,有個網友是這么寫的:
他表示,自己平時并不怎么追軍事題材的影視作品,但這次每天晚上都要蹲守看《上甘嶺》。這個追劇的節奏,跟我一模一樣。
之前通過教科書和其他作品看《上甘嶺》,大都不解全貌,有很多細節不知道,就知道有邱少云和黃繼光,有艱苦卓絕的戰斗和十分慘烈的犧牲。
直到看到這部電視劇,我才發現,真正能讓人了解一段歷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影視呈現。
這一周追下來,天天蹲守,天天都有驚喜,簡直絕了!
看看網友對該劇的印象:好看,真實,推薦,喜歡……
看的過程中大家的情緒大都是:致敬,流淚,沉痛……
我有看完劇翻大家評論的習慣,最近的電視劇中,《上甘嶺》的好評,是最多的,正面情緒占比很高。
有觀眾說,《上甘嶺》有電影質感,這點的確,看《上甘嶺》,就像看一部連起來的戰爭大片,每一集都能肉眼可見的經費在燃燒。
也有觀眾說,看《上甘嶺》又燃又炸,這個也跟我的觀感如出一轍。
前面9集內容中,不少都跟歷史真實一模一樣,尤其在1952年10月18日-20日志愿軍為奪回597.9高地陣地,發起大反擊從準備到完成的過程。
因為在秦基偉軍長的日記中,記錄的戰況跟電視劇中呈現的一模一樣。
一方面,是反擊之前的準備,從反擊部隊緊鑼密鼓地進入陣地和坑道,到段先鋒和胡滿倉帶著預備隊上山增援的過程。
增援行動中,敵人炮火的狂轟濫炸,我志愿軍的戰略戰術,自己通過戰斗總結過來的智慧,真的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另一方面,是對戰斗場景的直接呈現。在秦基偉軍長的日記中,記載了戰斗的經過和激烈程度。
日記中是這么描述的:
從一個排到一個營的兵力反撲,經過十多個鐘頭的激烈爭奪戰因部隊傷亡過大部分陣地轉人坑道作戰。
戰斗的緊張激烈和殘酷性是朝鮮戰場上一年多所沒有的情況,敵人死亡7000余,我四十五師傷亡也在3500人左右。
劇中的呈現,與這些描述如出一轍,十分生動形象,就像在看一部慘烈的紀錄片,讓人感觸很深。
之前那句“不書英雄榜,便涂烈士碑”,在前面9集的戰斗里,有了具象化的呈現,看著戰士們浴血拼搏的樣子,真的能把人看哭。
不過,我最激動的,還是看到很多戰略戰術的場景,以及從未在戰爭片中看到過的,對戰術的詳細呈現。
比如從第3集開始,《上甘嶺》就開始呈現志愿軍戰士們的“坑道戰”技術,坑道是怎么挖成,怎么設計的。
哪些地方都有哪些作用,怎樣在地表陣地被占領的情況下持續作戰,基本上都講的明明白白。
比如“步炮協同”,炮兵和步兵是如何配合的,炮兵應該怎樣射擊以防止炸傷自己的友軍,友軍又應該如何配合火炮洗地占領陣地。
再比如第七集喀秋莎火箭炮的齊射。
跟這個網友一樣,我的內心戲也是:被炸了這么久,終于等到了喀秋莎。
有人質疑,這段進攻中,喀秋莎火箭炮射擊速度和密度的合理性,其實如果了解真實的歷史,就會發現,電視劇真的一點都沒夸張。
在秦軍長的日記中,就曾說“兩個營齊發”,而“齊發”的意思,就是喀秋莎的洗地。
另外,喀秋莎火箭炮,本身就價格低廉易于生產。
作為一種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喀秋莎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時間僅需7到10秒。
所以喀秋莎火箭炮射擊火力兇猛,殺傷范圍大,能夠覆蓋很大一片區域,是洗地神器,也是大面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制敵軍火力配系和摧毀敵軍防御工事的有效武器。
秦軍長說的,2個營60門齊射,大概有960發火箭彈同時打過去,7-10秒內,密集程度的表現,在電視劇第七集中這種程度,剛剛好。
這一切的一切,深入淺出,清晰明了,看得入迷
另外,劇中有許多讓人敬佩的歷史原型,值得考究。
比如通訊兵小豆子是有原型人物的,衛生兵向紅也是有原型人物的,當然,最讓我難過的,是我們熟知的英雄邱少云和黃繼光的犧牲。
邱少云是釋小龍飾演的,在進攻過程中,因為執行潛伏任務,身上被敵軍炮火引燃,他一聲不吭,看得人心痛。
這部分的呈現,真實而又詩意,尤其整個身體燃燒劇痛的過程,身上的煙仿佛從熒幕上飄了出來,看得人禁不住流淚。
還有黃繼光,黃繼光是歐豪飾演的。
有網友說,歷史課本上的英雄,在這一刻具象化了。
說真的,看這一段的時候,我也哭了。
歐豪將黃繼光演的特別好,在敵人暗堡噴出火舌的那一剎那,他的眼神就有了變化,然后毅然決然沖了上去,我們從他眼神里,看不到一絲絲猶豫。
“這輩子,就等這一刻的光榮”,然后一個軍禮,黃繼光在出發前,就知道自己的結果,但他義無反顧,他知道,有千千萬萬和自己一樣的戰士,都在用生命守護來之不易的和平,他愿意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也愿意作為大部隊進攻的開路先鋒。
這場戲的拍攝也很好哭,剛入伍時的黃繼光和前赴后繼的戰士重在一起,他倒下露出了笑容,戰士們還在勇猛沖鋒,這就是對前赴后繼最生動的描述和呈現了吧。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正如段先鋒在望遠鏡中淚流滿面時,說的那些話一樣,“這就是我們的戰士,他們的信念如鐵,勇氣如鋼,為了勝利,不惜以血肉之軀去抵擋槍林彈雨,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戰士,我們才能與美帝不斷戰斗,不斷勝利。”
真的,《上甘嶺》這一周,封神了。志愿軍們都是鮮活的生命,都是最可愛的人。
而且我也相信,后面的劇情會越來越精彩,也會越來越好。
希望這劇多多的播,周末也加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