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之前,我去了一趟山西。最大的感觸就是,只有你親自走過,才知道中國之大,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桐廬大奇山森林公園
有一次,我們一家在桐廬大奇山森林公園徒步,一進門,就是一大片竹海,我對家里人說,這場面好熟悉啊。
這時候,身邊一個上海游客附和道:是的,很像京都的嵐山竹海。
兩個陌生人,居然同時聯想到這一點,只能說明,包郵區人民對日本太熟悉了。原因也很簡單,江浙滬去日本非常方便。
首先,航線眾多。其他地方的人,可能不知道,上海去日本的航線,號稱村村通,直達16個日本城市,其中一些城市,小到連日本人都懶得去,卻被中國人占領。有一次國慶,我們一家人特意選了一個冷門的地方——九州由布院,結果在金鱗湖邊散步的時候,耳邊傳來的都是上海口音。
其次,價格便宜。在廉航的競爭下,飛日本的機票甚至低到99元。加上日元貶值,去日本的花費,可能比去國內其他地方更便宜。
再次,簽證容易。日本對華簽證是看地區的,有的地方難如登天,有的地方易如反掌,包郵區戶口,很容易拿到三年多次日簽,而且停留時間長達30天。
目前中國與歐美國家的航線紛紛取消,唯獨中日之間的航線異常火爆,2024年7月訪日游客數,刷新歷史記錄。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人數最多,同比增長147.8%,重返第一。與此同時,國慶節假日7天,全國國內出游7.65億人次,同比增長5.9%。
赴日游的增長速度,遠高于國內游的增長,這說明啥問題?
一方面,從競爭力角度看,日本的安全、便利遠超歐美,產品的成熟度超過東南亞,精致程度又超過我們,平心而論,日本是一個很強的對手。與此同時,日本的旅游推廣也做得好,日本對中國旅游市場的開發,已經武裝到牙齒的程度,值得我們各地旅游管理部門好好學習。
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一些旅游城市的管理和營銷還不到位,一流的產品,二流的管理,三流的推廣。
太原街道
我這次去山西,一路上遇到的游客,大部分以北方人為主,主要來自臨近省份,南方人不多,這既是一塊短板,也是巨大的發展潛力。
我這次去山西,目的并不是黑悟空,純粹臨時起意,抱著冒險獵奇的心態去,而不是懷著享受生活的目的去。
原因很簡單,長期以來,在很多南方人的眼里,山西的形象依然停留在煤礦、粉塵、黃土、霧霾,這一點,連山西本地人也承認,雖然這一帶是中華文明的龍興之地,但近代以來,確實黯淡了。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依我看,山西最大的賣點就是一種反差!也就是說,外地人對山西的期待,遠低于山西的現實,落差太大!
簡言之,山西,是一個被低估的省份。太原,是一個被嚴重低估的城市。
我這次去山西,主要目的是平遙和大同,原本不想去太原,這個城市存在感太低了,啥也不是,但好歹也是省會,來都來了,還是去一趟吧。所以,我去太原之前,完全沒有做任何攻略。
我把這次短暫的太原之旅,總結為三個方面:服務、景點、城建。
服務
抵達太原之后,我入住市中心柳巷鐘樓街附近的一家賓館,價格不到180元,環境和服務卻非常好。
我走了這么多國家,在太原的這家酒店,首次體驗到一種全新的洗衣服務。我只要把衣服給清潔工,就有人替我洗好,烘干,裝在袋子里,送到你的客房。這與傳統的酒店洗衣服務不同,并沒有熨燙、折疊等增值服務。只不過就是自助洗衣服務的延伸,省去了顧客自己去洗衣間排隊等待的時間,酒店反正有清潔工,順手把這事給做了,成本沒增加的情況下,提高了顧客的滿意度,又提高了洗衣房的利用率,算是一舉兩得。
另外,進出酒店都有人打招呼,全程微笑服務,客氣卻不給客人距離感,禮貌卻不卑微,感覺就像街坊鄰居一樣,這種氣氛非常好。
日本服務最大的特點就是等級森嚴,儒家文化已經深入日本人的骨髓,主打一個距離感,人與人之間總有一堵看不見的墻。雖然說禮多人不怪,但過于客套,也會成為一種負擔。與日本相比,我更喜歡山西的服務。
這里展開說一下,在我看來,中國這十幾年,最大的進步之一,可能就是服務業。過去,咱的服務業可不是這樣的,那時候真是一言難盡。尤其到了北方,說句難聽的,粗糙、邋遢、低效。但是現在,至少在私營部門,服務態度已經徹底改觀。
以日本為參照系,我們的進步非常快,甚至有超越日本的趨勢。可惜的是,這種變化來得太快,知道的人還不多。
景點
我以前出門自駕,都是刻意避開景點,無它,我覺得景點人多,俗氣。來到太原,我原本只想去城里逛逛,看看山西人的尋常生活。但我的第一個司機,強烈建議我去一趟「晉祠」,否則就是白來一趟太原。
既然如此,我就走一個吧。
晉祠,給我的第一印象,居然是石榴汁。在進大門之前,有一排大約100米長的路邊攤,管理非常好。一個碩大的石榴,才賣10元,榨成汁就是15元,滿滿一杯,口感清冽,入喉絲滑、唇齒留香。價格甚至比烏茲別克斯坦還便宜,最大的遺憾是,我沒有拍照留念,有點口說無憑的感覺。后來,我在山西其他地方,都沒有看到這樣的石榴汁,不知道是不是晉祠附近的特產。
晉祠
晉祠
晉祠
晉祠
晉祠
配套良好
我是一個喜歡看建筑的人,來山西之前,我知道梁思成、林微因,居然沒有聽說過「晉祠」,后來我問身邊的人,大多數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也是語焉不詳。對我來說,晉祠絕對是漏網之魚,而且還是一條大魚。一方面,說明我孤陋寡聞,另一方面,也說明山西文旅的推廣有待加強。
山西有很多古建,從歷史文化角度來說,都堪稱國寶,但從旅游角度來說,很多古建周圍配套不足,一方面,游客體驗差,畢竟,能看懂古建筑的人只是少數,多數人的旅游,還是注重享受生活。另一方面,配套差就造成接待空間小,拉動消費效果差,游客看了一個廟,來去匆匆,啥都沒有留下。
然而,晉祠不同,這里有草坪,湖泊,森林,看完古建筑,甚至還可以在晉祠露營。現在回顧晉祠的照片,我依然懷念那滿眼的翠綠。
晉祠博物館只是景區的一小部分,配套的晉祠公園,管理非常好,也非常干凈,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么大一個公園,居然是免費的,司機告訴我,很多太原人,都喜歡一家人來這里都周末。
沒有套路
如今的景點,讓人最惡心的就是套路,大票套小票,還給你弄一個區間車,非坐不可。
晉祠公園也有區間車,年老體弱者,可以坐,大部分人走路也不遠,因為沿途風景優美,在這里漫步也是一種享受。在景點入口有小規模的商業區,如我所說,石榴汁物美價廉,景點出口的商業區,規模也不大,相比其他景點,顯得非常厚道。
內容震撼
晉祠,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園林,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國內宋、元、明、清、民國本體建筑類型,時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屬彩塑壁畫碑碣均為國寶。
主要建筑「圣母殿」創建于北宋天圣年間,是宋代美學的巔峰之作!
晉祠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周柏」,它位于圣母殿北側,樹身向南傾斜,龍蟠虬屈,形似臥龍,俗稱「臥龍柏」,西周初年所植,樹齡3000多歲。
我親眼看到「西周」兩字時,兩眼一懵,感覺非常魔幻,3000年!這是什么概念?
在浙江,看古樹最好的地方,應該是杭州的云棲竹徑,那里有一群千年古樹,沿著山路一直走到五云山頂,在真際寺遺址前,有一顆古銀杏,它是杭州失去最古老的樹,古樹編號001,樹齡近1500年。
然而,杭州001古樹,卻在晉祠完全排不上號。在晉祠,樹齡500年以下,甚至都不配被保護起來。千年以上的古樹,共有63棵,它們靜靜佇立,以趨向永生的方式存在。
網上有一張照片很經典,那就是晉祠「一眼三千年」的視角,幾棵古樹(木)依次排開,由近及遠,分別為:周朝、北魏、宋朝、明朝。
哪怕就為了這一棵「周柏」,也值得你不遠千里,特意走一趟「晉祠」。
其實,太原市內,還有一個被低估的景點。
離開太原那一天,酒店前臺小哥建議我去附近的「晉商博物院」——這名字,一看就讓人乏味,但離坐高鐵還剩2個小時,我就勉強走一趟。進去之后,我才知道,這地方來頭實在不小,后勁實在太大!
原來,這里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軍督府舊址!縱觀全國,近百年以來,一直延續并保存下來的行政中心,太原督軍府可以說在省一級是獨一無二的,從歷代山西巡撫衙門,到民國督軍府,再解放后省府,一直以來都是行政中心,從未間斷。
2017年,省府搬走后,改成晉商博物院。現在是一個免費參觀的博物館和公園。請注意,這么大的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居然免費!!!
我個人感覺,太原軍督府的美觀和細膩程度,超過南京的總統府,名氣卻小得多,游客也少得多,體驗非常好,可以在這里慢慢品味,散散步,喝喝咖啡,待一個下午。里面有不少茶館,如聽雨樓,格調不輸輕井澤的咖啡廳,價格卻低得多。
簡言之,這一類景點,已經超越拍照打卡的層次,成為一個值得你消磨時光的地方。其實,這也不就是日本的賣點么?日本也沒那么不可超越。
太原的城市,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干凈。大街上幾乎見不到垃圾。即使是比較偏的小路都很干凈。
作為北方城市,太原的綠化也非常好,很多細節上,一看就知道下過功夫,一草一木都精心呵護。做到這一點,真不容易,需要很強的組織能力和問責機制。
另外,太原的許多十字路口,都有古建筑,這是區別于其他省會城市的一大特色。
太原市的主干道叫迎澤大街,始建于1956年,當時的設計寬度為70米,在那時的中國僅次于北京長安街,號稱「中國第二街」。
我走在迎澤大街上,數了一下,應該是10車道。在杭州、寧波、溫州的市中心,沒有這么寬闊的馬路。雖然我本人并不喜歡太寬的馬路,那會造成城市的割裂,但對于游客來說,看上去宏偉大氣,至少第一印象就不錯了。
總而言之,從一個游客的角度看,太原的城建,遠超我的預期。
寫在最后
作為一個城市,能不能吸引外地游客,其實要求沒那么復雜。無非就是上面說的那三點:
- 首先,有大牌的景點,太原的家底非常厚。
- 其次,有良好的服務,太原的表現也不錯。
- 再次,有美觀的城市,主要是干凈,太原也做到了。
太原最大的短板,就是歷史包袱太重,給人的刻板印象太深,這也是很多北方城市的共業。沒辦法,人的群體記憶就像一輛重載卡車,有強烈的慣性,要改變方向,需要時間。
日本的觀光業對中國市場的開發,已經從旅游打卡升級為休閑度假,很多人去日本旅游,一而再、再而三,純粹就是消磨時光,而不是與景點合影。
我覺得太原,完全可以做得比日本好,希望太原能借黑神話這股東風,先把旅游打卡這一塊做好,慢慢過渡到休閑度假,逐漸做到細水長流,不僅打造一個欣欣向榮的產業,還能重塑城市的形象,恢復往日的榮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