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去年這段時間,互聯網上熱鬧非凡,國貨中掀起了一場非同尋常的“商戰”。
別誤會,這場商戰可不是我們印象中品牌之間那種手段頻出,你死我活的惡劣競爭,而是國貨抱團取暖的大型團建。
首先是蜂花借花西子熱度宣傳,在直播間打出標語:“在這里,79元你能買到5斤半洗發水”,主打一個樸實無華的價格戰。
(圖源:抖音)
網友大力支持,表示:百姓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蜂花的這“價格戰”打得深得人心,熱度高漲,大獲全勝,漲粉500萬,直播間觀眾超3994萬人次。網友們激情下單,一夜銷量高達400萬,一度賣斷貨。
(圖源:抖音)
蜂花受寵若驚,急忙勸導網友理智消費。
(圖源:抖音)
與此同時,蜂花火了也不忘拉一把其他國貨。其他國貨在它評論區蹭熱度,它也大方推薦,為其引流。
一時間,鴻星爾克,蓮花味精、白象,雪蓮,活力28,美加凈等等國貨借著這場“價格戰”重煥生機,銷量暴增。
但國貨通過價格戰促進銷量增長也引來了另外一些聲音:
“業內人士”的批評:化妝品論斤賣并非好事,是行業的倒退,也是行業人的恥辱。
誠然,價格戰雖然能靠薄利多銷帶來一時的熱度,但價格低,利潤就低,企業就沒有太多資金投入產品研發和創新。人們選擇產品時并不是只考慮價格,也得衡量品質。
如果一昧依靠價格戰促銷,長此以往,國貨就撕不掉“便宜”這個標簽,也很難進行技術創新,提高品質,和別的同類型高品質產品同臺競技時即使價格低也缺少競爭力。
“價格戰”帶來的熱度過去了,去年爆火的國貨現在情況如何呢?
(圖源:抖音)
曾經數百萬觀眾的蜂花直播間現在只有百人,而更多的國貨露了個面之后就無人在意,曇花一現。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只靠價格戰很難籠絡消費者。
國貨作為市場中的民族脊梁,如何才能不靠價格戰保持長盛不衰?
不靠價格戰,拒絕外資收購
靠技術創新“拿捏”消費者
國貨中有不打價格戰的品牌嗎?有,小編環顧四周:桌上放著的娃哈哈飲用水,墻上掛著萬家樂熱水器。這兩個品牌都有30多年的歷史,價格穩定,廣受好評。
成立于1985年,萬家樂今年已經滿39歲了,它不僅接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更在和國內外品牌激烈的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連續多年名列中國品牌價值500強榜單,小體積產品市場占有率高達95%,是名副其實的專業熱水器第一品牌,也是當之無愧的國民品牌。
比它小兩歲的娃哈哈創立于1987年,旗下產品有純凈水,碳酸飲料,蛋白飲料等200多個種類,年收入超500億,是中國民營企業前五百強,也是飲料行業的龍頭企業。
家電和飲料這兩個行業競爭者眾多,這兩個品牌也差點被外資收購,但最后它們都擺脫了淪為外資工具的命運。
兩個品牌為什么能屹立不倒呢?小編思來想去,它們的成功離不開8個字:把控品質,創新技術。
萬家樂一直以來都將產品品質放在第一位,耗巨資搭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實驗室,吸納行業內優秀人才。
在產品研發中投入大量資金,研發出小體積集成技術等眾多顛覆行業的創新技術,獲得了2000多項專利和近3000項國內外權威行業大獎。
(圖源:企業官網)
而娃哈哈就更不用說了,它成立了綜合性企業研究院,引進了國際一流的全自動化生產線,通過加大信息化建設,開展整線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研究和優化。
近十年來,它獲得了各類科技創新獎90余項,申請專利200余項,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
它旗下的產品娃哈哈純凈水的純凈度更達到了實驗室用水標準,是國貨中唯一達到這個標準的品牌,而且一直致力于向全國研究機構、醫療機構、高校等實驗室以及需要高標準純凈水的組織和單位免費提供純凈水,今年更是計劃送出596噸純凈水,為祖國科研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圖源:娃哈哈
這樣的民族品牌,不靠價格戰,靠自身不俗的實力和底氣,征服消費者。
被收購或者被淘汰
創新才能無可取代
其實近兩年國貨熱度并不低,難的是很少出現那種名聲響亮,有口皆碑的國貨。大多數國貨可能就火那么一小段時間,然后就銷聲匿跡,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可以發現,市場上的國貨要么突出自己高品質,要么突出自己低價格。但價格高不一定質量好,價格低也不一定品質低,但產品創新可能有點少。
有的國貨打著“國貨之光”的旗號,標榜自己水準高,質量高,但消費者看來主要是價格高。
提到這個,筆者不禁想起前兩年美妝行業被稱為“國貨頂流”的花西子。
花西子來請國際超模杜鵑和網紅李佳琦為其站臺,包裝上宣傳傳統文化,一下就樹立起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品牌形象,一度引領潮流。
隨著知名度的提高,花西子也是年年漲價。其中它的眉筆更是從10元漲到79元,四年漲價近70元。
價格上去了,品質卻在原地踏步,消費者吐槽花西子好看但難用的聲音此起彼伏。
去年,李佳琦一句“哪里貴了?這么多年一直這個價,國貨品牌很難的,有時候找找自己的原因好吧,這么多年工作努沒努力,工資漲沒漲?”引發眾怒。
不扒不知道,一扒嚇一跳。網友扒出除去平臺分成,每支花西子眉筆成本只有7元,而制造眉筆的工廠稅前利潤是4元。
這么看,花西子沒有將資金投入產品研發,那其他的錢哪去了呢?當然是投入宣傳了,花西子給李佳琦80%的傭金分成。
據統計,李佳琦每賣出一支79元眉筆,他就可以賺錢63元。賺錢那么快,難怪人家說我們不努力呢?
從“國貨頂流”到跌落神壇不過短短五年,花西子是“成也營銷,敗也營銷”。
除了這種虛假宣傳的,國貨里也有價格低,質量還行的,但是也依舊很艱難,比如說活力28。
活力28過去曾是家喻戶曉的國民品牌,市場占有率基本在60%左右,巔峰時期高達70%。但是隨著時代變化,互聯網興起,活力28不善宣傳,產品創新也沒跟上,逐漸被人們遺忘。
2022年湖北活力集團申請破產清算,成都意中代工廠也不斷裁員,一度面臨倒閉。
他們也不是沒想過運用互聯網進行宣傳,但他們不懂直播,只能用賬號對著生產線進行直播,直播間觀眾往往是個位數,銷量慘淡。
幸運的是,國貨團建讓人們想起了活力28,它那三個不懂直播的大叔坐鎮的直播間迎來了轉機。
短時間內,他們直播間涌入上萬人,但三個大叔零直播經驗,不知道說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操作頁面,用紙板寫標語結果是鏡像的,甚至一度將售賣商品的小黃車弄丟。
這既逗笑了觀眾,也引起了觀眾對國貨品牌的擔憂。不少網友回憶:小時候就用過,沒想到還在......
引起公眾注意的第一晚,活力28直播間漲粉超百萬,售出500萬元產品,將公司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直到現在,活力28持續吸粉千萬。
按道理來說,活力28既能勾起消費者的情懷,價格也便宜,品質和之前也沒什么變化,那也應該成為爆品才對。
但現實并沒有往這方面發展,即使千萬網友支持,活力28如今取得的成績也不過剛好過及格線,剛好能養活工廠實現盈利,遠遠比不上當年。網友也表示:光靠情懷不行啊。
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說來也簡單,活力28一直走便宜實惠的路線,利潤低,沒有資金供他們進行產品研發。打開他們的網上店鋪,消費者會發現挑來挑去就那幾樣。而別的洗滌產品研發出洗衣粉,洗衣液,洗衣凝珠,洗衣皂各種花樣應有盡有。
這樣一對比,不靠情懷,活力28的競爭力瞬間降低了許多。
其他國貨發展得也十分艱難,很多國貨要么不溫不火,要么崛起之后被收購或被外資控股。
比如80后90后非常熟悉的大寶,它創立之初就堅持走品質路線,曾經連續8年銷量第一,但創始人家庭發生變故無暇照看公司時,大寶就被人賣給了美國公司。
再比如哈爾濱啤酒,中國最早的啤酒品牌之一,現在也被美國釀酒公司收購。
國貨當自強,中國智造任重道遠
而萬家樂和娃哈哈之所以從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爆火30多年,贏就贏在了技術和產品創新。
萬家樂根據用戶體驗不斷對產品進行更新換代,在產品的體積,外觀,性能上不斷創新,以健康水,零冷水,精控恒溫,極致靜音等技術為消費者帶來更舒適的體驗。
娃哈哈根據顧客群體不斷更新產品的種類,從之前針對孩子們研發的娃哈哈口服液,到現在顧客成年了,又研發出吸引年輕人的娃哈哈奶茶和健康類飲料。
國貨不能光靠營銷,也不能只靠價格戰。營銷只能帶來一時的熱度,價格戰只能帶來惡性競爭。它們只有通過創新,研發出自己獨特的產品,供不應求時,才能走得長遠。
消費者從來不缺中國制造,而是缺中國智造。
大家愿意支持國貨嗎?你對國貨還有什么了解嗎?你覺得國貨未來應該走哪條賽道呢?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你的觀點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