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麻辣燙,
“熱辣滾燙”香遍全湘!
這幾年麻辣燙家族可謂黑馬頻出,前有東北黏糊麻辣燙攻占打工人的餐桌,后有甘肅麻辣燙一夜之間圈粉全國游客......多地的特色麻辣燙都輪番被大家所識,然而還有一座湖南小城的麻辣燙,堪稱“熱辣之最”,那就是——益陽!
攝影/@福子拉碴
益陽麻辣燙,到底有多香?
沒有環境一說,也沒啥“一對一”的服務可言,但一坐到塑料凳子上,就能好吃到滿頭大汗……這個在湖南街頭巷尾頻頻出現的饕餮景象,就來自益陽麻辣燙這口永遠火熱的涮鍋;而老板一人統管全局,聽著每個人的點單需求“左右開弓”,左手下份空心菜,右手燙個紅薯粉,卻還有余力招呼佇立在門口蠢蠢欲動的食客:益陽麻辣燙,坐下來一串噻!
攝影/李翊翔
不論人來人往,
益陽麻辣燙的湯鍋永遠沸騰。
這是中國最熱辣沸騰的“流水麻辣燙”,同時也是湖南老饕心中的金字招牌。但它只是益陽人民最熱愛的“一鍋燴”中的一角,魚火鍋,羊雜鍋,鴨霸王,都在益陽人的餐桌上掀起火辣熱潮;接受著湖鮮饋贈的益陽,夜宵攤上還有更多饕餮之景,南縣小龍蝦、益陽烤魚、三碼頭嗦螺,都被食客們盡收肚中......益陽,到底藏了多少精彩?
益陽麻辣燙,
把麻辣燙吃成“流水席”!
走進益陽的街頭,會發現一條街可以同時布滿好幾家麻辣燙門店,或者在人流鼎盛的街頭也可以以推車小攤的形式存在著,雖說環境是簡陋了點,但空氣中散發的辣香和鹵香實在無法抵擋,像是一種熱情的邀請;待到坐下來再看看身旁吃得歡樂的食客、桌邊堆成山的簽子,你就知道,這回算是“來著了”。
攝影/深圳吃貨小分隊
不是所有麻辣燙,都是益陽麻辣燙。
“冒恰過益陽麻辣燙,就不算是吃過麻辣燙!”哪怕嘗過了外邊的各色麻辣燙,益陽老鄉對這一鍋家鄉熱辣的鐘愛始終不改,他們認為,益陽麻辣燙,無論是口味和形式都貫徹著“麻辣燙”三字的真意——它熱辣鮮香的調味極具湘菜的風范,一鍋紅湯之下,“麻”與“辣”都盡收其中,更重要的是,它還足夠滾“燙”,不似普通麻辣燙涼了就沒滋沒味,益陽麻辣燙始終沸騰的湯鍋里翻滾著湖湘兒女的熱情。
湖南冬日濕冷,北鄰長江和洞庭湖的益陽是碼頭重鎮,常在河邊勞作的纖夫最知這種滋味,這種渾身發汗、飽腹驅寒的燙食逐漸在碼頭流傳開來、變成了今日益陽的招牌飲食。
把各類葷素簽簽摘到碗里,開吃! 攝影/深圳吃貨小分隊
不同于一人也能獨占一鍋的四川串串,益陽麻辣燙有如真正的“i人地獄”,挖空的長桌中心只有一個大涮鍋,甭管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要同坐一桌、圍著涮鍋從里面挑串串吃,但熱氣漫溢的環境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不自覺地消弭,僅需你來我往的兩句寒暄就能打開話匣子。
與此同時,益陽麻辣燙也是不能吃辣星人的終極地獄,這鍋內雖有格子,卻卻和“鴛鴦鍋”沒有半毛錢關系,只是用來區隔不同菜品的,鍋中的湯底不分微辣、中辣,只有一種飄滿紅湯的本地辣,還沒落座,辣椒的香氣就已直沖喉間。但也無需太過害怕,挑上兩串吃到口中便會發現,這種辣絕不是流于表面的“索命辣”,辣油之下是用八角、大料等香料熬制的鹵湯,每一口滋味都被醇厚的鹵味所包裹。食客還可以調一碗蘸碟來提香增味,各類葷素吃食沾上些用鮮剁椒和蒜泥調出的蘸料,又平添了一味鮮爽。
攝影/深圳吃貨小分隊,@福子拉碴
蘿卜、雞爪,
堪稱益陽麻辣燙里的兩大霸主。
不同于各地的火鍋涮串,益陽麻辣燙的各種肉菜都是經過預鹵的,已經在鹵湯里凝練了一身好滋味,雞爪、鴨爪只需一抿就脫骨,心肺、肥腸也無需費力咀嚼,油脂便能裹挾著辣湯在口中化開;鍋中的素菜除了耐煮入味的藕片、蘿卜,還有湖南本地手工的豆卷、腐竹等,兜滿了湯汁的豆制品變得柔嫩爽滑,實在好吃得緊;要是想嘗些青菜、紅薯粉這些不耐煮的吃食,可以直接向店里的娭毑(āi jiě,年長女性)打招呼下單,對方幾下便能嫻熟燙好、放到你碗里,這一頓“湖南omakase”就也吃得相當飽足了。
被火辣滋味攻略的唇舌總需要一些溫潤的糖水來撫平,就如川渝火鍋有冰粉一樣,益陽麻辣燙的好搭檔是擂茶,用大碗裝的手工擂茶頗具江湖氣韻,一口下去茶味濃郁、極其解膩,簡直不要太舒服!
吃完麻辣燙,記得來一碗擂茶。 攝影/李翊翔
山川河湖之鮮
都逃不過益陽的日與夜
花樣紛呈、熱辣十足的麻辣燙,是益陽飲食的一大代表,但絕對不是全部——背靠雪峰山、面朝洞庭湖的地利,益陽的餐桌坐擁山川河湖之鮮,不論日與夜都極其火熱多姿。
攝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湖南小龍蝦,還得來益陽南縣吃。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湖南的“小龍蝦第一縣”,就是處于洞庭湖區腹地的益陽南縣,小龍蝦產量位列全國第四,是湖南老饕吃小龍蝦的“終極”之地。本地的蝦質清鮮,做法也可以化繁為簡,只要白灼做成“撩水蝦”就已經足夠鮮美,做成口味蝦則更有韻味。
益陽夜晚的空氣里可不止小龍蝦,烤魚、嗦螺......各路河鮮湖鮮都競相登場。嗦螺是益陽夜宵場上的另一個王者,益陽的三碼頭嗦螺雖已開遍長沙,但也只有來到益陽來吃才最有滋味,骨湯煮出來的螺肉,鮮辣中透著香甜;聚會人多的時候,必要點上一條烤魚,先烤后煮的烤魚外表酥脆內里柔嫩,堪稱下飯冠軍。
攝影/上海去哪吃(meishi388)
益陽烤魚,湖南老饕聚會時的最愛。
湖區氣候潮濕,益陽人便用“一鍋燴”的烹飪哲學來抵抗寒冷,用柴火大鍋來煮魚最有滋味,湯汁乳白的武潭魚適合所有人的口味,而財魚打片則是益陽老饕專屬的快樂,薄如蟬翼的魚片只需在鍋里劃上兩下就能送入口中,本地人管這個叫“蝴蝶過江”;益陽人烹魚的配料也別有講究,除了湖南各地都用的紫蘇、剁椒之外,還會使用干紅薯葉來增香,放了干紅薯葉的魚籽魚泡火鍋,不腥不膩,實在“好恰”!
當然,益陽本地不止魚鮮,山野之味也是餐桌上的重頭戲,老饕們最愛用一鍋“牛鞭蹄筋一鍋燴”的蘭溪牛雜,湯頭鮮辣,越煮越濃;愛吃辣的朋友,還可以挑戰一鍋堪稱益陽“辣度之巔”的鴨霸王火鍋,先鹵后煮的各式鴨貨,嗦起來格外有味,簡直香到骨子里。
越吃越“嘶哈”的蘭溪牛雜。 動圖/《去“湘”當有味的地方》
益陽的街頭
自成一派小吃王國
來益陽,一定記得準備一個256g的胃:街頭各路小吃各出絕招、滋味撲鼻,米香濃郁的坨子、白粒丸,散發罪惡氣息的各色炸物,還有以奇異氣味“香飄十里”的臭干子.......沒吃上任意一樣都不夠圓滿!
益陽的街頭,容易讓人走不動步。 攝影/桃子
被山水環抱的益陽,將各種青蔥的綠意化入吃食之中:益陽盛產好茶,當地人也操持起擂缽,擂出一碗碗有滋有味的擂茶;到了春天,益陽人家都在忙著做蒿子粑粑,蒿草香融于米香之間,盛放著家家戶戶對自然的感念;還有一種用莧菜和米漿做成的白粒丸,經過雞湯燉煮之后格外滋補身心。
白粒丸、干坨子,各有各的滋味! 攝影/李翊翔
嗦粉是刻在所有湘娃子DNA里的事,益陽的學生,哪怕遲到了也必須坐到粉店嗦上一頓粉,不同于其他市縣米粉鮮辣的個性,益陽米粉有如慈母一樣溫潤、包容,哪怕一碗簡簡單單的肉絲粉就已經足夠有滋味,街上的各色小吃,也都能成為當地人的米粉伴侶,味道強烈的臭干子,堪稱臭豆腐屆的最強王者,下鍋炸成黃燦燦的三角之后,外酥里嫩的口感簡直一口入魂;剛出爐的油碗糕也焦黃酥脆,一口下去蔥香四溢,是沒人能忍得住的誘惑.......
山水之畔的益陽藏著最沸騰的飲食煙火,只需要坐下來慢慢嚼、細細品,便能從舌尖到心靈,全身心浸入這火熱生動的人間中。
益陽之美,不止麻辣燙!
攝影/@福子拉碴
文 | 阿智
圖片編輯 | =G
封圖 |@福子拉碴
頭圖 |@福子拉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