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A股一頓爆拉,搞技術面的說這是A浪之后的B浪反彈,看消息的說這是:一搏概念。
總書記在合肥考察科學城的時候說:人生能有幾回搏,于是有了一搏概念,龍頭是一博科技,這名字真是太對味兒了。
那照這么說,看美國大選這趨勢,我覺得現在可以埋伏川大智勝了,但發現已經有人去埋伏了,最近三天兩個漲停板。
這些概念能漲說明市場情緒還是挺好的,大家做多的熱情的那團火還沒有熄滅,甚至已經影響到部分量化產品了:
10月18日,幻方作為A股規模最大的量化基金管理人,宣布未來不再搞對沖產品。
大白話解釋一下:量化對沖產品在持股的同時,也持有股指期貨的空頭,但是十一前后市場漲得太猛了,股指期貨遠期大量升水(期貨遠端點位高于近端,市場做多情緒極為亢奮),這造成了量化對沖產品的暴跌。
一直到這周五收盤,遠月合約還是升水的,持續給量化對沖帶來磨損。
其實量化對沖產品更適合震蕩市,能來回收割,但A股偏偏不,中短期幾乎沒有穩定有效的因子,即使是基本面,監管層跟市場的交流也非常差,預期管理十分混亂。
年初的時候救市,買大票反而搞出了小票股災,導致雪球產品爆倉。9月份開會救市,一波急速暴漲,導致空頭哭爹喊娘。
救市和開會本來都是利好的行為,但卻玩出了南轅北轍的效果,太花了。
關于A股未來生態變化,我覺得量化的影響降低,的確是一個大趨勢,其實量化規模的減少從今年年初就開始了,各種新規也在限制量化,但量化本身是平抑波動的,少了量化之后市場更容易大起大落。即使是散戶通過ETF來參與,來行情了散戶也能給你買出20%的溢價。
高波動的市場更考驗的是我們的耳根子,耳根子軟的人跌了就不信,漲了就跟著信了。比如本來我們相信某個邏輯,價格圍繞這個邏輯波動10%,我們覺得正常,但是如果是上下波動30%呢?所以信某個邏輯就要敢賣,不信就要敢賣。
從大的角度來看,本輪政策不管是地方政府化債也好,還是收購存量房也好,都是財政+貨幣雙管齊下。
有幾點需要注意:
財政刺激的上限是政府債務率達到高點,這個高點本質上是很難衡量的。理想情況下政府提高債務,刺激經濟,經濟增長率能夠覆蓋債務,從而達到平衡點。從中央政府的角度看,財政刺激也是一門生意,誰家做生意也不能賠本。
從目前顯性債務去做橫向或者縱向對比,比如說看中央政府名義負債率縱向對比,或者去跟日本、美國對比,沒有太大意義,因為隱性債務誰也不知道,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務都是黑匣子,即使是中央查,下面也不一定是真報——我也不知道你是要查我,還是救我,查我就少報,救我就多報。
如果明年能看到經濟數據的企穩,從財政收入的角度看最起碼收入增速能高于支出,那就確認本輪刺激是初步有效的。
到目前為止,本輪財政刺激還沒涉及到的,是針對需求端。已出的政策不管是化債,還是收購存量房,對需求的刺激都很間接。
也有可能現在是預期大幅滑坡的階段,先穩住大家的心態再說。就好比一只股票大幅殺跌,莊家上來就說:看我給你90度拉升,沒人會信,先穩住,后續拉不拉再看情況。
至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資產中長期的價格影響,則是非常復雜的。
以權益資產為例,積極的財政政策在一定范圍內擴大了政府部門的支出,對應部分上市公司的收入增加。寬松的貨幣政策則有可能擴大私人部門的信貸,比如在這個位置相信房價跌不動了的人買了房,如果房價繼續下跌,這部分人的資產負債表反而會受損。同時財政+貨幣如果不能逆轉一國經濟,則匯率也會受損。
所以從第一性原理的視角,只能看最受益財政刺激的行業,比如化債,或者是資產價格對利率高度敏感的行業,比如各種小盤科技概念,高股息等。
再來看利率,財政政策一般對應增發國債,短期增加了債券的供給,利率上行。但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又會增加市場流動性,利率則下行。當前央行會配合財政購買國債,國債利率則又會下行。如果長期經濟預期被逆轉,國債利率又會上行。
決定國債收益率的中長期變量是經濟預期和物價水平,中短期變量是流動性和債券供求關系。當下只能從短期的視角看一個流動性寬松下的利率下行,中長期則等待經濟形勢數據。
再換句話說,大家買的并不是真的基本面的提升,而是放水導致折現率降低,資產價格的短期提升。
這又回到了索羅斯的那句名言: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游戲。
對我們的知識星球感興趣的,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加入,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留言區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