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醫快報融媒體中心(通訊員/唐唐)“寒露”過后,現在正是吃柿子的最佳時節,但柿子雖然香甜,可不能多吃。最近湖南一名女子連吃六七個柿子后,一夜間長出兩個巨大胃石(柿石)。被迫就醫將胃石打碎,才將胃石取出。
10月13日,家住湖南郴州的辛女士(化名)下班后買了兩斤柿子回家,晚上一口氣連吃六七個。次日一早,她便感覺到胃痛、反酸、想吐,上網一查懷疑是胃石作祟,于是按照網上的說法,到超市買了兩大瓶可樂,準備自行“消滅”胃石。
資料圖片。
但在家喝了3天可樂后仍無濟于事,無奈于18日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長沙市中心醫院就診。
檢查結果顯示,辛女士胃中已生成兩個巨大胃石,其中小的有4厘米,大的則已經長到了10厘米。
據醫生介紹,胃石的形成過程可快至幾個小時,辛女士前一天吃柿子,第二天胃石就開始形成。
對于通過可樂來“消石”的方法,醫生指,胃部沒有潰瘍且胃石形成時間短的年輕患者,用這種方法消石確實可以,但辛女士胃石很大,且過了好幾天才就診,因此喝可樂已經沒有太大效果。
在醫生建議下,對辛女士采用了內鏡下治療方法,將兩個胃石打碎后分次取出。幾天后,辛女士的胃石全部取出,目前已順利出院。
據報道,近一個月,這家醫院已經接診了好多例因吃柿子導致的胃石癥病人。
資料圖片。
柿子的營養豐富 但不宜多吃
柿子的營養十分豐富,它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更是蘋果的4倍,而且中醫認為,柿子具有清熱、潤肺、生津、解毒等多種功效。
但柿子與其它水果不同,因其含有大量鞣酸,短期內大量進食會刺激胃黏膜,分泌大量胃酸,當中的鞣酸會在胃酸作用下與果酸、樹膠或其它食物形成結石,俗稱“柿石”。
柿石如果不能及時排出,會不斷刺激胃黏膜,造成胃潰瘍,嚴重的會出現胃出血和胃穿孔。如果食用過多已造成胃痛、胃脹、反酸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資料圖片。
食用柿子7大禁忌
食用柿子時為了避免產生“柿石”,以及其他因素影響健康,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不宜空腹或一次性過多食用。
2.不要酒后吃柿子。
3.不要與含有高蛋白質的食物一起食用,比如蝦、魚、螃蟹等海鮮。
4.不要進食柿子皮。
5.脾胃虛寒者忌食柿子,因為柿子寒涼,凡脾虛泄瀉、便溏、體弱多病、產后及外感風寒者,忌食鮮柿子。脾胃虛寒者可以適當食用柿餅。
6.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柿子。因為柿子的含糖量比較高,而且多為單糖和雙糖,如葡萄糖、蔗糖、果糖等,容易引起血糖升高。
7.貧血患者應少吃柿子,因為鞣酸對于鐵的吸收會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缺鐵性貧血的患者,不要貪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