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024全國乒乓球錦標賽女團決賽結束,最終,歷經三個小時的鏖戰后,江蘇女團3:2戰勝上海女團,奪得女團冠軍。
前面的女單比賽,女乒國家隊的主力和次主力都沒參賽,競爭強度相對低一些。
而這次女團比賽呢,除主力沒打之外,其她人全來了,因此,對抗強度陡然提高,比賽也更激烈更好看了。
在前面的女單決賽中,我們看到了“兩個問題”~同樣,從這次女團決賽,也聯想到了“兩個問題”。
分別為:
一、女乒“三新星”,閃耀全錦賽。
這次女團決賽,雙方參賽的6人分別為:
1、江蘇女團3人:蒯曼,錢天一,石洵瑤;
2、上海女團3人:陳熠,楊屹韻,孫銘陽。
在比賽中,具體情況為:
1、江蘇女團:
蒯曼贏了2場單打,1人貢獻2分;錢天一和石洵瑤贏了雙打,兩人合力貢獻1分~全隊共拿3分。
2、上海女團:
陳熠贏了1場單打,貢獻1分;孫銘陽贏了1場單打,貢獻1分;楊屹韻沒有拿分~全隊共拿2分。
最終,江蘇女團3:2奪冠。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
1、楊屹韻。
這次雖然沒有拿分,但在單打比賽中表現非常好,也就是遇到了“正手更好的”蒯曼,沒贏下比賽,換作是其她人還真不好講~畢竟,中國女乒大都不太善打削球。
并且,上次女單比賽,楊屹韻也打進了決賽,這次女團比賽,她又打進了決賽。
這樣,兩次比賽表明:
21歲的削球手楊屹韻,在國內女乒新星中已開始崛起了,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新勢力”。
2、陳熠。
這次比賽,她3:0戰勝了石洵瑤,拿到1分;
另一盤與蒯曼的單打,也是打滿5局,只是在最后的決勝局9:11兩分惜敗,也是差點拿下。
而這盤比賽卻是全場最接近、也是最關鍵的一盤:
蒯曼贏了,江蘇就奪冠;陳熠贏了,上海就奪冠。
所以說:陳熠這次決賽也是打得非常好,差一點就率領上海女團奪冠了。
這樣,這次女團決賽,與其她球員相比,“三個新星”的表現要更加耀眼:
即:20歲的蒯曼,20歲的陳熠,21歲的楊屹韻。
在目前中國新人中,基本就數她們三人實力最強了,處于“新人中的第一梯隊”。
其中:
1、蒯曼:天賦最高,正手更出色;
2、陳熠:身高臂長,條件好,最刻苦。
她們二人都是“快攻主流打法”,應該是重點培養的對象。
3、楊屹韻:削球將,進步很快,非常刻苦。
她屬“特殊打法”,如果她能打出來,就能解決中國女乒“不會打削球”的問題,也應該重點培養。
這一點,就像日本女乒一樣:
她們國內有了三個很強的“削球手”,而“快攻手們”想贏球,就必須想辦法“過削球”這一關,這樣,時間長了就都會打削球了。
而中國女乒之所以不會打削球,主要是因為國內沒有“很強的削球手”給她們制造麻煩,所以沒鍛煉出來。
而如果楊屹韻能打出來,那就不一樣了~你贏不了楊屹韻,就打不出去,這樣就逼著你要學會打削球。
因此,楊屹韻的崛起,與蒯曼和陳熠一樣,都是對中國女乒非常重要。
女乒三新星,閃耀全錦賽。
二、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中國女乒教練組,敢不敢像日本女乒一樣“斷代培養”?
不管怎么講,目前的中國女乒都面臨著一個“誰也繞不過”的問題,那就是:
要不要“大力培養新人”?
當前的中國女乒,可大致分為“三派”:
1、“主戰”派:即,“主打的、最為依賴”的主力;
2、“躺平”派:即,“有點混日子、不思進取”的球員;
3、“新銳”派:即,后面的新星。
目前這“三派”的情況為:
1、“主戰”派:過度透支,傷痕累累,顯露疲態,有點撐不住了;
2、“躺平”派:主力一退場,有點撐不起場子;
3、“新銳”派:沒培養出來,有點青黃不接,接不上茬,上不來。
你看目前這個情況,是不有點“窘迫”呢?
看似“人才濟濟”,可“主戰派”一退出,卻無人能打了,一下子就打不過老對手日本女乒了。
日本女乒雖然主力也不在,但她們的新人起來了,能打;而我們的新人卻沒起來,不能打。
并且,我們的新人們,也基本沒有“上桌”的機會:
她們打不上“高級別”賽事,只能在“低水平”的比賽中徘徊,這樣,就會與日本女乒、甚至韓國女乒的新人們越拉越遠~再這樣下去,可能就徹底追不上了。
日本女乒的新人為什么能崛起?
主要是因為:她們在前面下狠心采取了“斷代、斷層、斷臂”的新培養策略~拼上前面輸球,也要從新人開始“斷代培養”,這樣一路下來,新人就逐漸打出來了。
而這一點,中國女乒則沒有~過度集中在“主力”身上,而對“新人”下的功夫不夠,這樣,主力一不能打,新人就上不來,出現了“斷層危機”。
所以說,中國女乒教練組,當前就面臨著一個“很迫切的、繞不開的問題”:
到底要不要培養新人?
對此,答案只有兩個:
1、不要培養。
那大家這樣混下去就行了,也沒什么好說的。
2、要培養。
那就可能要像日本女乒那樣,不得不采用“斷代培養”的策略了:
1)讓新人“上桌”。
即,讓“還能打的主戰派”輪流率領著新人,參加高級別賽事鍛煉培養,在爭取奪冠的同時,也要培養出新人來。
并要做到:對新人“邊打邊用心教”,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只打不教”了~讓她們自己“悟”很難“悟”出來。
2)誰“躺平”誰退出。
競技體育就是要爭強好勝、積極進取的,如果你選擇“躺平”了、不思進取了,那怎么還能起到積極作用呢?這樣只能讓位,讓“想進步的人”上。
如果不想“讓位”,那就不要“躺平”,重新振作起來。
因此:
對于中國女乒教練組來說,當前面臨著一個非場重要、也是非常關鍵的選擇~沒有多少時間了,就看他們如何選了!
由于這個問題“太敏感”,別的就不多說了。
總之,加油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