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所在的超星系團可能隸屬于一個更為巨大的“引力洼地”。
鄰近宇宙中的“引力洼地”。Valade
我們在宇宙中的家園,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銀河系所在的超星系團可能隸屬于一個更為巨大的“引力洼地(basins of attraction)”。
宇宙中充滿了“引力洼地”。所謂的“引力洼地”,是指那些內部通常擁有一個質量足夠大的天體的空間,這個天體的引力能夠把周圍的一切拉向它。“引力洼地”是可以嵌套的。例如月球環繞地球運行,地球環繞太陽運行,而太陽又環繞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運行。
但實際上,這樣的嵌套還遠沒有結束。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三角座星系,以及一系列較小的星系,全都隸屬于本星系群;本星系群和大約一百個星系群星系團又同屬室女座超星系團(本超星系團)……很多人認為,在更上一級的結構中,有所謂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這個傳說中的超星系團包含大約10萬個星系,寬度達到了5億光年。
但是最近夏威夷大學學者在《自然:天文學》上刊文稱,他們在分析了超過5.6萬個星系的相對運動狀態,創建了一幅包含銀河系周圍所有“引力洼地”在內的3D概率圖之后發現,我們的銀河系有相當大的可能性隸屬于一個更為巨大的“引力洼地”,這個洼地被稱為“沙普利聚合體(Shapley Concentration)”,其直徑大約為10億光年,體量達到了“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10倍以上。雖然天文學家此前知道有這個“沙普利聚合體”存在,但一直都不相信它對銀河系有影響。
研究人員認為,銀河系有60%的可能隸屬于這個結構。不確定的部分來自對星系運動速度測量的誤差,以及星系之間可能存在的“暗物質”量等方面。
如果這個結論是可靠的,那么就意味著銀河系不但不屬于“拉尼亞凱亞”,而且這個傳說中的龐大超星系團本身都可能并不存在。事實上,它可能只是“沙普里聚合體”的外側邊緣部分。
研究人員表示,這張新的宇宙圖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并同時提醒我們,我們掌握的信息其實是很少也很片面的。僅就宇宙學巡天而言,我們雖然已經掌握了比以往更為先進的工具,但得到的信息仍不足以對這些巨大“引力洼地”作出全面描述,更不用說更大范圍內的宇宙了。
參考
UH astronomers: Our cosmic neighborhood may be 10x larger
https://www.hawaii.edu/news/2024/09/27/cosmic-neighborhood-may-be-10x-larger/
The Milky Way could be part of a much larger 'cosmic neighborhood' than we realized, challeng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iverse
https://www.livescience.com/space/cosmology/the-milky-way-could-be-part-of-a-much-larger-cosmic-neighborhood-than-we-realized-challenging-our-understanding-of-the-universe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