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一輪雙一流工程的提出,有三所211走進大眾視野,分別是鄭州大學、云南大學、新疆大學,它們?nèi)脒x了42所雙一流大學,被分為b類,與東北大學、湖南大學、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一檔,其余36所雙一流大學,都是985高校。
近幾年,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宣傳,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的知名度提升了不少,畢竟它是“最容易考的985大學”。
的確,它的錄取分數(shù),處于中流211水平,與鄭州大學差不多。
鄭州大學,是河南唯一的211高校,由省內(nèi)多所重點院校合并而成,是省屬211,保研率約15%。
而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作為985,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保研率高達23%,只不過它位于陜西的普通地級市,而且是農(nóng)林類高校,因而錄取分數(shù)較低。
那么,放棄鄭州大學,選擇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的那些人,后悔了嗎?
一種觀點認為“
我是2022級的湖南考生,當年選的物生地,現(xiàn)在在食品質(zhì)量與安全專業(yè)。
相信很多南方的朋友聽到咱們西農(nóng)的名字都是陌生且持有警惕心態(tài)的,西北?
那不是都給拉去黃土高原天天吃土了嗎?
我想說這里可不是大荒漠,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屬中原地區(qū),位于陜西省的關(guān)中地帶,并不偏僻。
校園符合我對農(nóng)林大學的刻板印象,綠樹成蔭,很難想象這么大的校園竟然只有一兩條路會被暴露在陽光里。
校園里還有大片的農(nóng)田,嗯,也很符合農(nóng)林院校的刻板印象,第一次見的時候還是很震撼的,在湖南看多了梯田,頭一次看大片平整的種滿了小麥的農(nóng)田,能感受到一種治愈,特別是落日的余輝灑在麥田里,身處光明也漸漸失了神。
關(guān)于學校選址可能會有朋友介意,西農(nóng)在楊凌,一個名不經(jīng)傳的地方,事實上這個地方距離“大都市”西安坐高鐵只有半小時路程,對,楊凌有高鐵站,也有火車站。
去附近的機場也就是西咸國際機場差不多有一兩個小時的路程,節(jié)假日出去玩也比較方便。
接下來說說校園生活。
我的宿舍在學校較新的宿舍樓,六人間,上床下桌,有個陽臺。
沒有獨立衛(wèi)浴但是每層樓有盥洗池,廁所也是有隔間的。
每層樓有三四個洗衣機,不用擔心公共洗衣機的衛(wèi)生問題,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有一個專用的洗衣桶,你愛洗啥洗啥,不會干擾別人也不會有別人干擾你,我覺得這個還蠻不錯的,有時候看到網(wǎng)上有人拿公共洗衣機洗鞋子啥的還是覺得蠻臟的。
浴室是有隔間的,南方同學不用擔心。
雖然沒有獨立衛(wèi)浴,但是感覺不用打擾衛(wèi)生也挺好的。
特別是女生掉頭發(fā)容易把排水孔堵住還挺麻煩,夏天的時候晚上洗完澡路上吹吹晚風非常愜意,冬天有點點冷。
冬天陜西的溫度比湖南的低,但是也沒有低很多,不過確實能感受到地理書上的“干冷”,我感覺湖南的冷能夠有清神醒腦的功能,but,陜西就是純冷,我剛來的時候給我冷的走不動路,蹲在地上想哭 ,也可能是不太適應,待一陣就好了,現(xiàn)在還能夠騎個小電驢兜風。
建筑物里都有暖氣,在宿舍里甚至能穿短袖,我每次回宿舍就會把棉服脫下,養(yǎng)成習慣后我回家也脫,凍的我又穿上 ,所以不用帶特別厚的被子,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北方冷,得要十斤的被子才扛得住,哈哈 。
夏天也熱,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嘛,也沒有說比湖南緯度高一點就涼快了,但是宿舍有空調(diào),部分教學樓的部分樓層有空調(diào) ,圖書館也有空調(diào),反正有的是舒服的地方供大家學習,但是上課的時候就很熱,只有幾個風扇在轉(zhuǎn) 。
春秋界線會比湖南的明顯,但是日溫差大,白天可能一二十度,晚上就四五度,注意保暖,還有就是可能今天還二十幾度,明天就十度,一定要看天氣預報 。
食堂很多,我主要在北校區(qū),有六個食堂,其中有一個民族餐廳,能滿足大部分同學的需求。
可能有些湖南同學覺得北方人天天吃饅頭吃面食,存在飲食差異會吃不習慣,但是,我不得不說,陜西的面食真的很好吃種類也非常多,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樂不思“米”了。
米飯也很多,很多地方美食(不知道正不正宗)也能在食堂看到,楊凌也有飯館,再不濟也能出發(fā)去西安吃bianqbiang面,去寶雞吃搟面皮,去咸陽吃匯通面,去漢中吃熱米皮。
楊凌周邊玩的也多,像上面說的西安、咸陽、寶雞、漢中還有榆林、延安等地方,大學四年夠玩的了。
感覺陜西不像湖南以山水景色為主,主要還是人文精神及其歷史底蘊,我覺得湖南很“年輕”,而陜西很“古老”,兩種不同的文化在我這里碰撞得到火花,也更能明白文化的多樣性,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不會后悔跑這么遠來讀書,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讓我有時間感悟“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吃喝玩樂說完了,我來說一下學術(shù)方面。西農(nóng)真的是很好的一所深造的學校,不僅僅是軟紙板的“985”,每一位老師,至少我接觸到的老師都滿腹經(jīng)綸,他們的課堂都很有特色且能把教材上晦澀難懂的東西以輕松易懂的方式講出來,認真聽完一節(jié)課會很有收獲,而且學習氛圍也很好。
有時候會看到網(wǎng)上其他學校學生對于他們老師“念ppt”式的教學方式的不滿,我不由的會比較,西農(nóng)的老師是真的很牛 ,不過僅從給我上過課的老師身上得出的結(jié)論,而且他們很平易近人,去問題也不會嫌棄你,即使可能需要從盤古開天辟地開始講,哈哈,因為我高中沒有選化學,而食品專業(yè)化學是主要專業(yè)課,我就還挺經(jīng)常打擾老師,很感謝我的老師們 。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
最大的感受是,或許你不曾聽過他的名字,但你從此以后的人生都與他息息相關(guān)。
我是2023屆高考生,當時的成績非常尷尬,只能在一眾211里和這所985進行選擇,由于家人不想讓我出省,我也覺得我很需要985的一個title,于是第一志愿就填寫了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我是一名文科生,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我放棄了發(fā)達地區(qū)的綜合類院校,而選擇了這樣一所不符合傳統(tǒng)意義上高考生想來的學校——沒有發(fā)達的交通,繁華的商業(yè)···
我想說,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和一種活法,在這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寧靜和科研氛圍,上課的老師都是博士打底,一個又一個教授、副教授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如果不是上學,我或許一輩子和這些人都沒有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盡管是一所農(nóng)林類院校,但社科的建設(shè)依然有比較好的實力,農(nóng)林經(jīng)濟管理、社會學都是比較好的專業(yè),在學科評估中都有亮眼的成績。
學科體系建設(shè)也比較完善,可以說在科研學習方面,完全不用擔心。
保研率雖然不如其他農(nóng)學類專業(yè),但也有比較亮眼的成績,每年都有保研到北大、人大的同學,只要自己的實力過關(guān),就可以向更好的平臺發(fā)展。
學校的綠化做得可以說是非常好,好幾次帶同學來學校逛,都說學校像一個公園。春夏秋冬有不同的景色,北校氣質(zhì)古樸典雅,南校更加現(xiàn)代化。
曾經(jīng)的“西北第一高樓”三號教學樓也是特別著名的打卡點,每個人都會和三教有一張合影吧。
小城有小城的故事,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的故事,我想慢慢講給你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