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 杜一用
莆田市涵江區七八百名吃財政飯的網格員被拖欠了幾個月工資。外界根本就沒有想到,涵江在90年代曾經被譽為“小上海”,即便在今年上半年的財政預算中,仍然是一個財政完全可以實現自給的城區。然而,莆田的這個區卻走到了被網格員催討工資的地步。
涵江官方已經證實,確實拖欠了轄區內網格員四個月工資和停繳的醫社保。網格員屬于體制聘用的員工,因此網格員一自曝欠薪馬上引起了廣泛關注。體制內的網格員拿不到工資,顯然是地方差錢了。
涵江是千年古鎮,有“風光小吳越,財貨甲章泉”的美稱。1992年,福建決定在涵江進行改革開放綜合實驗,賦予涵江區相當于地市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只用了兩年不到的時間,涵江GDP就翻了兩番。涵江在那個時候被譽為“小上海”。
2000年后,隨著西部大開發,沿海制造業大量向中西部轉移,作為莆田制造業的優秀代表,涵江留不住外來員工,經濟發展變得停滯不前。不過,涵江后來抓住了國內房地產的黃金二十年,房地產對涵江的貢獻一度占到了GDP的40%以上。
宏觀調控的結果表明,土地財政終非長久之計。根據涵江區披露的今年1-7月份預算執行情況,全區政府性基金收入8852萬元,只完成了預算收入的大約22%,同比減少了73%。其中土地出讓金收入更是減少了74%。與此同時,政府性基金支出卻增加了48%。不難看出,涵江的土地財政已經轉不動了。
從今年前七個月的財政收支情況來看,涵江的表現堪稱相當優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億,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速度;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只有14億,下降了6%。在現有地方財政普遍不寬裕的背景下,涵江堅持過緊日子,實現了財政的完全自給,這樣的地方放在全國都不多見。
涵江在去年就已經實現了財政上的完全自給,2023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億,增長50%,增速全市遙遙領先;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是25億,至今仍是莆田轄內唯一實現財政完全自給的縣區。
既然涵江的財政能夠自給自足,怎么會搞到拖欠網格員工資的地步?最近幾年發生在房地產行業的退市潮中,多數房企倒在了加杠桿后的巨大債務壓力上。涵江發不出網格員的工資,原因看起來很像。
涵江區財政局在今年初公布過地方債務情況。到2023年底,涵江債務余額是210億元,2023年新增債務4.15億元。僅這一年支出的債券本息就達到16.25億元,而今年預計需要支付的債券本息將達到16.92億元。
把涵江17億元的財政收入跟每年需要償還的16億元債券本息放在一起,涵江的財政壓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涵江財政壓力只是莆田的一個縮影。根據莆田財政局公開的信息,2023年莆田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2億,增長7.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8億,下降3%,基本上兌現了“過緊日子”的承諾。不過,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只有85億,下降了6%。其中土地基金收入更是下降了10%。而政府性基金支出是200億元,其中土地基金支出就增長了41%。
與涵江區不太一樣,莆田在財政收支無法平衡的情況下,債務壓力卻不斷加大。到2023年底,全市法定債務余額1192億,市級債務余額322億,僅2023年到期的債券本息就有28億。
今年莆田預計財政收入171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51億。上半年已經完成財政收入將近100億,增長6.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4億,下降了8.1%,基本上達到了預期。
無論是涵江,還是莆田全市,如果沒有這么沉重的債務壓力,本來都可以過得不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