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歐盟領導人在東盟峰會上“和藹”的聲稱要和中國對話協商,轉眼在采訪里就聲稱中國應該“改改”了,真可謂翻臉比翻書快。
與此同時歐盟又推出一項對華反傾銷調查,被輿論認為是開辟了“新戰線”,或將迎來更大力度的反制。
那么歐盟對華如此反復無常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這背后是否又隱藏了更加大的戰略原因?
一、米歇爾反復無常,讓中國“改改”
日前在東盟峰會上中歐高層進行了會晤,在會面中,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對華展現出一副“和藹可親”的面目。
他聲稱歐洲高度重視同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所以中歐之間的問題與摩擦,就應該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協商。
再結合日前歐盟投票通過“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一事,仿佛中歐之間的問題一時之間有了轉機。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轉過頭來他就上演了一出“變臉”絕活,就在東盟峰會結束之日,米歇爾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對華“倒打一耙”。
當時米歇爾先是表示了,希望和中方就貿易爭端問題能夠達成一定的解決方案,但緊隨其后他就表示應該由中國來“進行調整”。
甚至于米歇爾還擺出一副“受害者”的模樣宣稱,其使中歐之間的大門沒有關閉,但如何處置雙方關系將會很難。
就在他“話音未落”的時候,歐盟同步推出了一項對華舉措,被很多輿論認為是歐盟對華再度開辟了一條“新戰線”。
根據財聯社10月14日報道,日前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一則公告,將對原產于中國的硬木膠合板發起反傾銷調查。
很顯然如今歐盟在對華貿易的態度上,陷入了“硬剛”的情結之中,此舉或將引發更大波瀾。
回顧近來因為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一事,中方已經從豬肉及豬副產品、乳制品、白蘭地等多方面對歐進行了反制,并開始研究提高進口大排量燃油車關稅等措施。
可歐盟方面依然沒有就此收手,如今展開新的反傾銷調查很顯然就是哪怕不顧自身利益,也要“遏華”到底了。
不過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是歐盟進一步追隨美國腳步的表現,且有跡可循。
說起美國在如今的世界格局之中,一直都對于三大目標擁有競爭或是“對抗”的意識,這三國分別是中、俄、伊。
而歐盟從實際表現來看,也對于這三個國家保有著“莫須有的敵意”。
像是10月14日,歐洲議會就通過了“批準利用俄羅斯被凍結海外資產的收益向烏克蘭提供貸款”的決議。
與此同時,歐盟還借由“伊向俄提供彈道導彈用于攻擊烏克蘭”的理由,決定對伊朗實施制裁。
再結合上歐盟通過設立貿易壁壘的方式,不斷增加“遏華”的新賽道,足以看出如今美西方國家的“觸手”已經在中東、歐洲、亞太三個地區開始不斷的攪動風云。
二、歐盟遏華真正原因,或令自身走向衰落
隨著歐洲經濟等多方面問題不斷,眼下歐洲多國已然開始覺醒,認識到了對華關系的重要性,為何歐盟還要一意孤行呢?
這或許源于歐盟的“轉型”意向,隨著馮德萊恩連任歐委會主席后,她已經明確表示過歐盟要開始向著“防務聯盟”轉變。
簡單來說,就是歐盟在面臨經濟衰退等一系列問題后,希望將歐洲打造成一個集合政治、軍事、經濟于一體的“大國”。
但在這頂“大帽子”之下,歐洲卻沒有反思自身戰略自主以及對全球安全秩序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只是一味的跟隨著美國的腳步。
如此一來,歐盟的美好設想不單會成為空談,還可能對自身產生極其巨大的危害。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在近日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會談,并表示俄伊兩國即將簽署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協議。
而導致兩國合作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近年來俄伊兩國都在經濟、能源等領域持續受到美西方的制裁。
這時候我們再看歐洲,本身就對于能源的需求非常巨大,在俄伊等能源大國展現了“對抗意識”后,歐洲或許就會陷入被美國“予取予求”的狀態中去。
而且自從2020年以來,中國就已經成為了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可隨著歐盟的“遏華”舉措不斷加深,一旦產生了“斷連”很可能又將導致歐盟的經濟失速。
所以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歐盟在隨意開辟“新戰場”的行為之前,都應該好好考慮一下自身的處境再做決定。
甚至可以說,在讓中國改之前,歐盟先改改自身的“陋習”或許才是對歐洲更好的發展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米歇爾的話有些激進,但是歐洲內部也還是有能夠看清事實真相的“有識之士”的。
自9月20日開始,迄今為止中歐的技術團隊已經進行了8輪以上的密集磋商,很顯然在電動汽車相關領域,還是希望促成解決方案的。
今年8月,一輛電動汽車在比利時街頭的充電站充電。(法新社)
與此同時,像是西班牙、德國等國也曾呼吁過歐盟要加緊與中國的對話,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歐盟真正不會因為“政治因素”從而導致自身利益受損,并走上衰落的道路。
結語:
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的對華態度可謂是“比翻書還快”,前面還表示應該對話協商,隨后就把責任推到中國身上,讓中國“改正”。
不過眼下“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一事還在密切的磋商之中,未來會否有新的變化尚未可知。
但可以知道的是歐盟再度開辟新賽道對華硬木膠合板發起反傾銷調查,此事必將很快迎來中國的反制措施,或讓歐盟真正感覺到“疼”。
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倒打一耙!他稱:希望中國改》
上觀新聞《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創下兩個“首次”!李強會見歐盟高層,傳遞哪些信號?》
央視新聞《歐洲議會國際貿易委員會批準向烏克蘭提供350億歐元貸款》
央視新聞《歐盟決定對伊朗實施制裁》
澎湃新聞《歐洲觀察室|新歐委會的新職務:歐洲離一個真正的防務聯盟還有多遠?》
央視新聞《“歐美制裁推動合作”,俄羅斯伊朗即將簽署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