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中最無奈一幕:窗外的士兵浴血奮戰,窗里的人悠閑喝咖啡
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當時的四庫倉庫是鋼筋混泥土建筑而成,又緊鄰公共租界,為了避免招惹他國,日軍只能依靠步兵和輕型火炮進攻。大樓里的營長謝晉元帶領著400多士兵靠著有利的地勢,進行著機智勇敢的反擊。這時出現了中日交戰史上最具戲劇性的一幕。租界里的英美記者坐在窗戶前,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寫著戰事報道。租界中的群眾不顧危險,大喊助威,提醒著我軍注意日軍的偷襲路線。
租界里的英國記者勸四行倉庫內的士兵放棄抵抗,士兵們回答:我們為國而生,死不足惜。這天滬上名醫陳村仁來到了蘇州河岸觀戰,他在回憶錄中寫道:這時閘北到租界的電話不通,忽然有一個懂得軍事旗號的人自告奮勇向對岸孤軍打旗號,問他們需要什么要緊的物品,對方也旗號回答,什么都不要,只要一面國旗。淞滬會戰最無奈的一幕,窗戶外的士兵頑強奮戰,窗戶里的人喝咖啡。
這天晚上,上海女童子軍楊慧敏冒著生命危險來到四行倉庫陣地。緊貼著四行倉庫的有一家胭脂店,也是唯一通往租界的通道,這天楊等六人通過這里進入四行倉庫,她們帶來的不只是大量的補給物資,還有一面特制的國旗。29日,四行倉庫所在的閘北,已全被日軍占領。唯獨剩四行倉庫內的幾百士兵孤軍奮戰。每一位站在河對岸的上海市民都在注視著四行倉庫樓頂緩緩升起的四米大國旗。
“曙色微茫中,樓頂站著一二十個士兵,他們都莊重的舉手向國旗敬禮,沒有音樂沒有排場,只有冷冷的幾聲槍響。但那神圣而莊嚴的氣氛,悲壯而單純的場面,都是感人至深的,我一輩子永遠不會忘記。”一位市民回憶道。10月31日,這支孤軍已經在四行倉庫堅守了四天五夜,打退了敵軍六次進攻。蘇州河邊,這幢五層高的灰色樓房在炮火中依然屹立。
然而在這時候,謝晉元卻收到了全員撤退的命令。日軍連續幾日的進攻,雖然沒有傷亡到外國人,但是給公共租界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四行倉庫的一角,豎立著兩個大煤氣罐,如果日軍的炮火偏離,擊中煤氣罐,對公共租界將是巨大的威脅。公共租界聯系上海,要求從人道的立場,下令孤軍撤退,以免無畏的犧牲。很快最高統帥下達了撤出四行的命令。軍令如山,謝晉元決定顧全大局,接受撤離命令。
當晚24時,謝晉元下令突圍,趁著夜色,部隊沖個上了橋,但是狡猾的日軍用密集的火力封鎖了橋頭。謝晉元動用所用的輕重武器,壓制敵軍的火力,子彈紛飛中不少士兵倒下。最終,謝晉元還是帶著少部分勇士撤出,來到租界。歡迎他們的是英國的海軍陸戰隊,在樹上,房子上,街道上站滿了群眾,歡迎這群中國勇士。法國僑民貝爾目睹了這些中國勇士的撤出:這些士兵手里拿著德制武器,頭上戴著鋼盔,滿臉是淚,激動了渾身顫抖,發出了好像動物受傷一樣的吼聲。
1937年11月1日,謝晉元帶來的“八百勇士”撤出了四行倉庫,至此中國軍隊全部撤出了蘇州北岸的陣地,而蘇州南岸又傳來濃濃的槍炮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