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終于過了萬重山。
近日,西北政法大學(下稱西北政法)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成為“五院四系”中的最后一位拿到該博士點的高校,引發全網討論。
這件事情之所以值得關注,是因為從1997年第一次申博開始,27年間,西北政法曲折、無奈、辛酸的申博過程始終牽動著學子的心,陜西各界的心。
實際上,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于“進入省內的新增博士授予單位名單”,僅這一步,就走了很多年。其次,還有申博條件中對“物質條件”等要求,一直以來也是西北政法的“硬傷”,譬如,“五院四系”中“五院”2023年同期的經費金額比西北政法高出3倍、6倍、9倍之多……
而對于西北政法而言,申博成功意味著學校未來可以自主培育法學博士,西北政法學子此后也能留校讀博。
當然,影響還會傳導到方方面面。比如,師資力量或將加強,排名可能上升,學科評級可能更高……
申博不易
多次申博、多次失敗,多次期待、多次落空……
長達27年的申博之路,艱辛且曲折,甚至成為西北政法學子們心里的一根刺。
直至喜訊傳出,諸多西北政法學子的朋友圈再次被該話題引爆。“如果當時申博成功,我們學校就有機會迅速追趕其他政法大學,我們也能留在學校讀博”,再次談及往事,已經畢業多年的校友依舊深感遺憾。
因為縱觀“五院四系”中的其他高校,再看同處西北地區的新疆大學、蘭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都早早獲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唯獨西北政法不在其列……頓時,讓這所學科評估排名位列西北地區高校法學首位、以“政法大學”命名的高校,略顯尷尬。
而申報博士點時間跨度之長、過程之曲折復雜,恐怕只有親歷者知。
西北政法大學官網還存留著一篇“校長賈宇教授訪談錄”,當時(2006年),在談及“西北政法無法學博士點”的問題時,時任校長賈宇直言,“這是一個尖銳的問題,也是我心中最沉重的壓力。”
賈宇也曾公開表示,“我們如果有了博士點,有了培養博士生的資格,學校的發展遠不止是今天的規模”,其稱,學校上世紀90年代曾有多次機會申報成功,由于多種原因與博士點失之交臂。
時間追溯回1997年,西北政法第一次申博失利,此后的27年間,西北政法多次發起“申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均以失敗收場……
期間,被稱為西北政法離申博成功最近的2009年,還因“評審程序”等相關問題,引發了法學界、教育界巨大反響的“高校對教育行政部門提起行政復議的‘第一案’”。事后,有專家評價,“西北政法大學在‘申博’接連失利后,沒有走中國傳統的協商、調解等途徑,而是拿起法律武器走上了維權道路,這在中國還是第一起。”
而后,賈宇調任,西北政法歷任“掌舵人”為之奔波的身影不斷,部分場景還被學子們寫入文章記錄,可以說是,此次申博成功,算是西北政法的27年磨一劍。
兩重艱難
從官方公示的信息來看,博士點的申請,大致分為兩步,首先要進入省內的新增博士授予單位名單,下一步才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審核和批準。
而前面多次申博,西北政法都卡在了第一步,除此以外也都因種種原因而飲恨。
在陜西層面,新增博士授予單位,并且此次推薦排序中西北政法大學排在陜西省推薦的第一位。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的文件《新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審核申請基本條件》中,關于新增一級學科法學的條件總共有5個大點的要求,包括二級學科與特色、學科隊伍、人才培養、培養環境與條件以及其他要求。
在5個大點的要求下又有人員規模、科學研究、支撐條件等在內的11個小點。
西北政法大學在法學領域的影響力與學科能力方面毋庸置疑,但物質條件對申博的影響很大。
西北政法大學2020年收入總計46295.50萬元,2021年收入總計51823.16萬元,2022年為27683.53萬元,2023年為30917.29萬元,總體上較前些年還有所下降。
以2023年“五院四系”的“五院”為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經費為26.78億元,中國政法大學19.88億元,華東政法大學為10.32億元,西南政法大學9.72億元,而西北政法大學僅為3.09億元,斷崖式低于其他幾校。
申博要求中,“科學研究”這一項,對于經費有著硬性要求“申請單位近5年的到賬科研經費合計不低于700萬元,其中縱向到賬科研經費不低于300萬元,專任教師縱向到賬科研經費每年人均不低于5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的科研獎勵不少于10項;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不少于20項;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參與國家級課題研究。”
還有“支撐條件”中要求“具備專業的圖書文獻資料館室,且藏書不少于10萬冊。”
許久以來,西北政法大學的物質條件不足的問題被媒體所廣泛關注,經費、書籍等也是申請博士點的重要影響因素。
為此,據西北政法大學某校友會成員回憶,為了此次申博,開展過圖書捐贈以及對申博資金的籌集。
各界的努力下,也是讓西北政法大學沖破了申博的物質瓶頸。
影響幾何
一直以來,西北政法大學就是西北地區法治人才培養的搖籃,成功建立博士點,最直接的影響便是極大程度提升學科的綜合培養能力與對外聲譽。
對此,高校業內人士表示:“高校學科建設,就好比眾多大學在全國范圍內打擂臺賽,誰拿到博士點,也就說明在全國競爭中拿到了參與下一輪競逐的‘入場券’,使其有資格參與到學科深度建設的比拼中去。”
早在2003年,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6所高校,首次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經過多年的發展,以上高校中,除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未被納入軟科中國排名以外,其他5所高校法學學科排名多年均居于榜首,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科綜合評分更是遠遠高于其他高校。
另以中國知網對法學期刊的收錄統計情況來看,發文數量前十名的機構,均是早年間就已獲批法學博士點的高校。
注:圖源中國知網
上述人士亦表示:“隨著博士點的建立,西北政法也為法律界頂尖人才搭建起一個基本的舞臺,學科資源的進一步豐富,使得教師與研究團隊的梯隊培養能形成良好的互動循環,有助于西北政法在法律學界梳理起自身的人才培養風格與特色。”
西北政法大學現任校長范九利曾在文章中指出,西部大開發離不開法治保障,同時,西部法學院校承擔著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培養高素質法治人才、提供法學理論支撐的光榮使命,在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歷經27年,西北政法大學成功實現博士學位點的“夢想”,也擴大了陜西地區法學門類博士點的版圖,對西北政法自身以及西部地區法學類學科的發展,頗具深遠影響。
表面看來,申博的第一程接力賽已經到達終點。然而,下一程的競逐,早已開始。
(圖片來源:西北政法大學官網官微、中國知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