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者 杜一用
人社部最近發(fā)布了各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的最低工資標準情況。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根據(jù)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福建最低工資標準甚至低于很多中西部省份,這與福建經(jīng)濟體量在全國31個省市中的地位并不相稱。
人社部最新發(fā)布的這份最低工資標準有點辣眼睛,多數(shù)省份的最低工資標準都分三檔,只有北京、上海、青海和西藏統(tǒng)一為一檔,海南、重慶和寧夏則分為兩檔。因此橫向比較,只能拿最高一檔標準來作為參照物。
在發(fā)布的最低工資標準中,上海最高,2690元;江蘇和浙江居第二,最高一檔都是2490元。在接下來的排序中,如果把最低工資標準跟各個省的GDP總量作個對比,結(jié)果會出乎很多人的意外。天津居第三,2320元;廣東居第四,2300元;湖北可以排到第五,2210元;山東和河北并列居第六,都是2200元。
在2023年排名中,廣東GDP總量是13.5萬億,在31個省份中居第一位;江蘇12.8萬億,居第二;山東9.2萬億,居第三。最低工資標準排名靠前的天津是11.7萬億,居第24位;湖北5.6萬億,居第七位。
由于各地分展的均衡狀況不一樣,這導致同一個省份的最低工資標準還分出了不同檔次。但總體上,這些省份的最低工資標準與各自省份的GDP總量是大致匹配的,GDP總量越高,意味著經(jīng)濟越發(fā)達,最低工資標準也定得越高。
與GDP總量對比,福建的最低工資標準就顯得很尷尬。福建2023年GDP 5.4萬億,在31個省份中可以排到第8,但即便是最高一檔的最低工資標準也都排在了很多中西部省份的后面。
福建最高一檔的最低工資標準是2030元,甚至低于東三省的水平,遼寧是2100元、吉林是2120元、黑龍江是2080元。安徽、河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陜西、寧夏的最低工資標準也都比福建高。在31個省份中,比福建低的省份只有山西、內(nèi)蒙古、江西、廣西、海南、甘肅、青海、新疆,這些省份中以江西的GDP最高,也只有3.2萬億。相形之下,福建最低工資標準與GDP體量形成的反差可謂不小。
福建人均GDP可不低,2023年人均GDP將近13萬元,在31個省份中可以排到第四;北京最高,人均GDP達到20萬元;上海第二高,人均GDP 19萬元;江蘇居第三位,人均GDP 15萬元。浙江12.5萬元,排在福建的后面,居第五位;廣東10.6億,居第七位。挺有意思,東三省中,遼寧的人均GDP最高,7.2萬元,吉林是5.8萬元,黑龍江是5.2萬元,都比福建人均GDP少了一大截。
問道者留意到,福建的這個最低工資標準是由福建省人社廳在2021年12月發(fā)布的,并且執(zhí)行2030元最低工資標準的,只有廈門的六個區(qū)。福州全市和泉州的主城區(qū)執(zhí)行的是第二檔的標準,1960元。泉州下屬的安溪、永春、德化和漳州、莆田、龍巖、三明幾個市的主城區(qū)都執(zhí)行第三檔,1810元。在福建還有第四檔標準,1660元,比如三明的明溪、清流和龍巖的武平、長汀等地執(zhí)行的都是這一檔標準。
各個省份的最低工資標準與經(jīng)濟發(fā)達程度不匹配,福建省內(nèi)的九個地市也是這樣。2023年,福州人均GDP 15.28萬元,在九地市中居首位;廈門 15.2萬元,居第二;泉州13.7萬元,居第三;三明12.3萬元,居第四;漳州11.3萬,居第七。站在人均GDP的角度看最低工資標準,人均GDP全省第二的廈門,執(zhí)行的最低工資標準卻是全省最高。
經(jīng)濟發(fā)達程度與最低工資標準二者之間沒有形成必然的正相關(guān)。人社部發(fā)布的消息稱,吉林、湖南、云南等地的最低工資標準都有所上調(diào),福建最低工資標準還是這么低,或許只能用已有多年時間未作調(diào)整來做解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