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曾經,“日本制造”在全球制造業中熠熠生輝,其產品以精細、嚴謹、高品質聞名于世。
可誰能想到,這個熠熠生輝的日本金字招牌卻頻頻陷入造假丑聞泥沼,接二連三地被曝出數據造假,從貨運公司、汽車再到鐵路公司,幾乎所有軌道交通業的“雷”他們都踩了個遍。
這也導致了現在的日本質量讓人不敢恭維,當初那個響當當的“工匠精神”哪去了?也難怪網友吐槽說“臉都不要了”!
連續10年數據造假被曝光
日本又一交通巨頭要涼了?
日本,曾經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強國之一,始終是世界各大企業的典范。
然而,目前日本似乎并未專注于發揮其優良傳統,而是玩起了一些新花樣。
但是從汽車、家電等領域都頻頻被曝出數據瘋狂造假,接二連三地砸自己的招牌,這又是什么“騷”操作?
(圖源:央視財經)
而且這一次日本可真是玩大了,竟然敢在軌道列車的零部件上動手腳,數據造假,這事兒還持續了十年之久!聽起來就讓人膽戰心驚!
據央視新聞報道,東日本旅客鐵路公司在9月20日承認,從2008年到2017年,位于東京市區的一處檢修站的相關工作人員在將車輪嵌入車軸的過程中,約有4900根車軸的嵌入壓力值偏離了標準范圍。
其中,大約1200根車軸的測試數據被隨意篡改為合規數值。
也就是說,這家東日本旅客鐵路公司,連續數據造假長達10年之久!
(來源:央視財經)
這一消息引發全世界的轟動,誰都沒想到,東日本旅客鐵路公司作為全日本最大的鐵路公司,一向被認為是日本最安全可靠的列車,竟然出現這種差錯。
要知道,該鐵路公司單是線路就運營了69條,鐵路總線程7457.3公里,光日平均運送乘客量就高達1710萬人次,是日本交通巨頭之一。
(圖源:百度百科)
其實大家乘坐軌道列車,就是圖一個安全、便捷。但東日本旅客鐵路公司那些不符合壓力值標準的車軸,就像一個個“定時炸彈”安在了列車上,隨時可能要了乘客的性命。
就好比你家里的自行車,車軸要是有問題,騎起來都十分危險,更別說是車速快、還載著成百上千人的列車了。
還有那么多因為列車零部件出問題造成嚴重事故的血淋淋的例子,列車脫軌、車廂翻倒,那場面可是慘不忍睹。
(圖源:央視新聞)
其實,JR東日本造假違規的事兒還不是個例。
之前,日本貨物鐵道公司(JR貨物)就被曝出在列車車輪安裝過程中存在測試數據造假等違規行為。
經查實,該公司在貨運列車的車軸與車輪等部件的裝配過程中,存在篡改壓力測試數據的行為。
在該公司運行使用中的約8500節火車頭和貨運車廂中,共有564節涉及相關問題,約占該公司總運力的10%。這一事件同樣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和擔憂。
(圖源:澎湃新聞)
這么龐大的鐵路網絡,每天承載著無數乘客的安全與信任,卻因為數據造假而蒙上陰影,把安全化成“泡影”,拿乘客的生命開玩笑,這樣下去誰還敢坐?
金字招牌被砸了
“工匠精神”變“躬匠精神”?
日本作為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工業強國,可在因為數據造假道歉這一件事上,日本也算是“老手”了。
各行各業,從汽車到鐵路,造假帶來的代價那么大,影響那么惡劣,他們的態度都如出一轍,那就是“鞠躬道歉”。
(圖源:網友)
出了事情不及時解決處理,倒是在道歉方面倒是非常熟門熟路。這也讓不少網友調侃:“沒有什么造假問題是鞠個躬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鞠一個。”
(來源:網友評論截圖)
在東鐵路公司數據造假這件事上,公司董事也是首當其沖出來道歉,可光鞠躬解決不了問題,東鐵路公司的質量安全還是讓人擔憂,沒有實際的解決方案反而讓人覺得他們是在敷衍了事。
圖源:央視新聞
同樣,遭受丑聞的還有川崎重工,這一在重工業領域享有盛譽的企業,也未能幸免于造假風波。其子公司被曝出的多項質檢造假行為,時間跨度竟達近四十年之久。
這一消息如同一記重錘,擊碎了人們對日本重工業“精益求精”的傳統印象。三菱電機、神戶制鋼等企業的類似丑聞,更是讓日本制造業的誠信體系雪上加霜。
甚至在關乎民眾健康的制藥領域,小林制藥的造假事件更是觸動了社會的敏感神經。
前陣子,日本有多人在服用小林制藥公司生產的含紅曲成分保健品后因腎臟疾病住院甚至死亡。
據央視新聞報道,截至8月22日,正在調查的疑似與該保健品有關的死亡人數增至119人。
(圖源:界面快報)
最近,大阪市政府也將此次調查結果公布判定為食物中毒,明確了此次事件的性質。
小林制藥在保健品成份上造假,導致消費者產生健康問題,而背后的原因竟是生產過程中的衛生失控和原料質量問題。
這一事件不僅讓小林制藥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更引發了公眾對日本制藥行業監管體系的深刻質疑。
(來源:湖北衛視)
然而這些企業的應對結果都是“鞠躬道歉”,他們似乎更擅長在鏡頭前低頭道歉,而不是在背后下功夫改進。
這種“躬匠文化”做法不僅讓“日式質量”的光環黯淡無光,還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真的那么在乎產品質量。
日本企業得好好想想,怎么才能真正地挽回消費者的心,而不是只靠鞠躬來“擺平”。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對消費者來說,品牌的故事固然迷人,但最終打動人心的還是產品的質量和安全。
如果日本企業繼續這樣下去,那“日式質量”的美名可就要變成“過去式”了。
金字招牌砸了,活生生把“工匠精神”變成“躬匠精神”,最后也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神話”破滅,日本制造業走下坡路
以前,日本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受歡迎程度不言而喻。
就拿電視機來說,以前日本品牌那是家家戶戶都想買。還有日本的汽車,在全球可謂是混的風生水起,基本在街頭巷尾都能看見。
可現在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加強,各國的制造業發展得如火如荼,日貨在市場得份額可謂越來越小,這個曾經的“制造神話”逐漸褪色,開始走向下坡路。
其實這次東鐵路公司被曝出丑聞見怪不怪,但是這場數據造假竟然持續了十年之久,從2008年到2017年這么長時間,造假的事都沒被發現,可見企業內部監管有多漏洞百出。
況且,這種長期的、系統性的造假行為無疑是對日本制造業信譽的一次沉重打擊。
東鐵路公司在生產環節,對車軸安裝壓力值數據隨意篡改,就明顯反映出了質量管控體系的崩潰。
這些都不是個例,在其他制造業領域也有類似問題的出現。
比如一些日本電子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改工期,放松對產品質量的檢測,大批產品出現質量問題,但是卻一聲不響投入到市場當中,遭到消費者的投訴最后也難逃市場拋棄。
(圖源:央視新聞)
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監督,員工為了完成任務不擇手段,包括標準制定、監督檢查和懲罰機制不完善,種種混亂的管理模式,也正一步步摧毀日本制造業的質量根基。
加上現在日本的創新的研發投入不足,科研人才大量流失,導致日本制造業陷入了創新乏力與人才困境的惡性循環,發展動力嚴重缺失。
根據2024年上半年主要國家GDP運行顯示,日本的GDP增量同比下降了2025.3億美元,已經不敵德國了。
(來源:騰訊網)
總的來說,東京日本鐵路公司數據造假是日本制造業沒落的一個縮影。
曾經輝煌的日本制造業如今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從競爭力下滑到質量問題頻發,再到創新和人才困境。
如果日本制造業不能深刻反思,痛定思痛,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重新出發,那么日本制造業將在全球市場中繼續沉淪。
圖源:央視新聞
同時,這也為其他國家制造業發展提供了警示:不管任何行業任何產業,唯有不忘初心,堅守企業責任,重視質量與安全,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腳踏實地,才能走得長遠。
回看日本鐵路這次的造假事件,可真不是小事情,安全沒了保障,信譽也丟得干干凈凈。
在丑聞頻頻曝光的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出,現在的日本已經沒了當年的“風范”了,制造業大不如前,如果還不及時做調整,未來的日本岌岌可危。
其實說到底,工匠精神應該是不斷創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與完美,而不是一味地鞠躬道歉而不了了之,對問題視而不見。
看完這篇文章,你們對日本造假丑聞不斷有什么想說的嗎?歡迎來評論區留言討論,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