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強化教學常規,監測教學,診斷課堂,搭建教師交流平臺,分享案例,提升理念,促進教學方法的創新;營造教師間互幫互學的教研氛圍的目的,2024年10月16日上午,北京市古城中學教學評估團走進了初三年級,觀摩了孫偉、李瑩老師的常態課。學校黨總書記唐翠萍、校長林樂光、教學副校長王曹送全程參與指導,同時,有9位來自新疆和田的跟崗教師也參與了本次活動。
古城中學評估團活動形式多樣,采取教研組長活動及聽評課相結合,并不定期開展“古中師說”和“共聽一節好課”等特色活動。評估團隨機進班聽課,課后用問卷調查了解學生課堂收獲,上課教師與聽課人員進行充分研討,促進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反思教學成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真正達到提升課堂實效的目的。本次評估團活動聽取了初三年級一節英語課和一節語文課。
孫偉老師上課的題目是《Creative Minds》,選自北師大版教材Unit 3 Creativity Lesson 9。本單元的主題是創新,該節課是第二課時,主要講授原因狀語從句,是節語法課。孫老師認真研讀教材,根據學生學情,以圖片引入,通過填寫表格幫助學生回憶所學內容,在語境中講解語法知識,在多種練習形式中鞏固所學知識。
孫老師秉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學習理念,引導學生圍繞真實情境和實際問題,激活已知,參與到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中;將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循環遞進的語言學習和運用活動中。堅持學思結合,引導學生在學習理解活動中獲取知識,幫助梳理語言和文化內容;堅持學用結合,引導學生在應用實踐活動中理解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堅持學創結合,引導學生聯系實際中遷移創新。最終運用所學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
整堂課的教學目標明確,設計思路清晰,各教學環節過渡自然,活動設計對學生各項技能的訓練到位,體現了孫偉老師較強的基本功。在練習較難環節時,孫偉老師對學生耐心啟發,循循誘導,課堂氣氛輕松和諧,體現良好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聽課領導和同事給予這節課高度的肯定和積極的評價。
李瑩老師講授的是《魚我所欲也》的第二課時,李老師深挖教材,根據學生學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論證“生”與“義”的關系中,李老師帶領學生們積極討論、分析、總結,畫出結構圖。讓學生進行充分地思考,幫助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理解了“生”與“義”的辯證關系。同時回歸到課本,理解并把握作者的論證思路。
在分析論證的過程中,李老師將文章結構、內容進行了詳細地講解分析。讓學生深入體會到文章的語言特色,理解古人運用具體事例、正反對比和比喻說理的方法闡述出自己的觀點。
最后,李老師對文章進行了總結,闡述了孟子的道德主張,教導學生在生活中要心中有“義”。讓學生們認識到將“義”看得高于一切才能“舍生取義”。心中有“義”才可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本次評估團活動伴隨著教師間熱烈的分享交流中取得了圓滿成功,林校長在課后的評價交流中指出:每個學科教學中的專業思政和“課程思政”,均發揮著重要的育人功能。教育的重要任務,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更要培養學生的精神品格。通過高效課堂的展示,真正讓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得到培育。在教學評價中,采用多元評價的方式,充分尊重學生、啟迪學生、成就學生,讓學生得到更全面地發展與提升。
評估團活動讓教師們通過互相觀摩和評價,提升教學水平和課堂管理能力,同時也促進了教師間的交流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我校會堅持開展教學評估團活動,不斷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