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一位教過的親弟子說自己和家長溝通遇到的困難。扶上馬送一程,和這位弟子交流,覺得有些話可以讓朋友們看看。
這位同學在說過事件說:“我感覺我心好累,特別是人家說我恐嚇他家孩子,我感覺太委屈了,每天在他身上花的心思最多,他們家長還這么說。”
我的回應:“看起來你和孩子的家長關系出問題了,需要注意調整關系,教育學是關系學。不要逞強,以為自己能把很多事情處理得很理想,學會向身邊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我不了解孩子父母、爺爺的家庭情況,現在無法給你具體的建議。”
弟子:“一開始這個家長就很排斥,不是很配合,我也很無奈。好的老師,我明天多去請教身邊的老師,聽聽他們的意見。”
我說:“不要老想著讓家長配合老師,老師要學會理解家長,向家長靠近。”
今早起來,我和她有這樣一些交流:“早上好,美好的一天又要開始了。你把遇到的這次困難當成一次修煉,當成完成一次學位論文,用研究、嘗試、創造的方法去解決問題。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了,有了相應的能力和水平,今后對其他類似的問題你就得心應手了,教師生活也就因為有了這樣的一些經歷而變得豐富多彩。所以不要把它看成問題,而是把它看成機遇,鍛煉自己的機遇,讓生命因此而不同的機遇。相信自己,一定能夠解決好遇到的問題。”
弟子說:“我收拾心情重新出發,慢慢地去尋找一下突破口。我昨天睡不著,躺在那里就想他的家長為什么會這樣,我思來想去覺得家長這個樣子其實也反映出他們也無能為力,只能用胡攪蠻纏來試圖解決問題,我不應該被他們話語帶著走,被他們的態度情緒化,我作為老師應該理智,盡我所能幫助孩子,做到問心無愧就好。”(太好了!走向理解!不要被家長帶節奏!不要以為付出一定好結果,關鍵是問心無愧。悟性高,會思考,找到了未來教師生活的途徑,由此看來這樣的學生和家長就是來幫助我們人生修行的。另外,不要只是做教育,還要學會想教育,想一想“你一天有多少時間想教育?你會想教育嗎?”)
我的回應:
“對,我們是專業的,我們不要被別人(特別是不專業的人)帶節奏。”
“對于這樣的家長,可以先以看戲的與我無關的心態靜靜地聽他們說,聽他們咆哮,然后問他們‘還有嗎?’讓他們表演,你就當好觀眾和聽眾。同時使用價值澄清的方法(這是重點)。”
“價值澄清就是不要去發火,不要去爭辯,不要去教育,而是靜靜地聽他說完后,冷靜地問他:‘你冷靜想一想:這樣教育孩子會讓孩子得到什么?會讓他變成什么樣子?我們可不可以想一想: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和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和未來,我們應該怎么對他進行教育?’讓他冷靜和反思,從而理解你的用心和你的專業。”
關于價值澄清和家長溝通,我寫過這樣一些推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價值澄清|自我教育、自我負責
→問答|“遇到家長無理取鬧該怎么辦?
弟子回:“好的老師~這個辦法真妙”“好呢~陳老師就像有魔法一樣,每次和老師聊完覺得自己又行了”。
相信自己,越來越好!
人物介紹 | PROFILE
陳大偉
教育學教授
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長
中陶會新教育分會副理事長
重慶當代教育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
“西部名師名校網”總監
“教師培訓理論與實踐”方向國培專家
主要研究方向:教師教育與教師專業成長,課程與教學改革,觀課議課與教師幸福。現已出版《幸福教育與理想課堂八講》《觀課議課與教師成長》等26本著作,多次獲省市教學成果和社會哲學成果獎。
本文來源:本文綜合自微信公眾號成都陳大偉,作者:陳大偉。分享此文,旨在傳遞更多信息,提供內容參考。若有來源標注不當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