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桂花飄香的十月,老劉包子店開始一年一次的魔法變身了。
往年,老劉包子店都是橫幅直接一拉,直白輸出關鍵字:老劉蟹黃湯包。
當蟹黃湯包重奪包子店的C位之時,老下關人舌尖上的秋天就宣布回歸了!
今年,蟹黃包返場之時,唯一的變化就是大紅橫幅換成了固定的店招。
嶄新的白底紅字,讓老劉的包子店瞬間成為有恒路發光的「顯眼包」。
老劉的包子店,正對著新河一村南門。看似不起眼,平平無奇,其實已經足足二十七八年的光陰了。
老劉是安徽淮南人。當年追隨著弟弟妹妹的步伐,到南京開店,第一站就是有恒路。
二十多年前,有恒路還不是南京家長們眼中的學區房高地。
那時候的有恒路,還是一條普通的石子路。附近,面粉廠、雞鴨加工廠、造船廠……各種工廠包圍。
20多年的光陰里,小輪船擺渡逐漸消散,三汊河橋從無到有,工廠陸陸續續搬遷……
老劉守著有恒路,埋頭做包子,抬頭便見證著老下關的歲月更迭。
是的,三汊河是屬于老下關的。
而有恒路,是三汊河低調的王者!它靈魂的深處,是揮不去的老下關市井煙火氣。
毛弟鴨子、小戴貓雞蛋灌餅、胖子面館、二子鍋貼……
靠著一張嘴,從有恒路吃到鄭和南路,你可以反復尋味老下關。
早上3點多起床,5點多熱氣騰騰的包子開賣。中午過后,陸續為打烊做著準備,下午的重頭戲是準備第二天需要的餡料食材。
這些年來,小店一直是規律作息。
蟹黃包一返場,老劉一大家子的工作量又增加了。
蒸螃蟹、剝螃蟹,量大時,一天要剝50多斤的螃蟹。門店店鋪狹長,這些繁瑣的活只能在后場解決。
老劉家的湯包,老客們愛不釋嘴。韌性十足的面皮,裹著飽滿的湯汁,一咬就爆汁。
做起蟹黃湯包,湯汁多的顯著優點被延續發揚。
蟹黃湯包,小只的,一籠4只25元,現點現蒸。大只的,一個頂4個,一個就25元。
小店里翻牌多的,還是小只的。包蟹黃湯包的阿姨,絲滑地捏出湯包褶,手速一流。
老下關的老饕,前一秒坐下來,下一秒就催單了。原因無他,想吃蟹黃湯包的心情是很急迫的。
剛剛蒸出來的蟹黃湯包,端上桌就能清晰地透過湯包皮,看到內里飽滿的湯汁。
筷子夾起,能明顯感受到蟹黃湯包duang~duang沖擊力。
放在碟子里輕輕一戳,隨著湯汁的傾瀉而出,蟹黃香氣撲鼻而來。嗦一口湯,濃郁的蟹黃味在口腔綻放。
一口鮮美的蟹黃湯包,妥妥的早餐高光時刻。
老劉的包子店,如今大部分時間都是兒子小劉在打理。
除了季節性的蟹黃湯包,一年四季都有的荷葉燒麥是小店的隱藏菜單。
荷葉清香滲透到燒麥,糯米與小肉丁疊buff,入口很香。
但不喜歡油潤口感的,慎點,因為油是真的挺多。
蟹黃湯包回歸,老下關人美滋滋地嗦著湯。
時光悄悄改變著三汊河,季節又在老下關人的舌尖上兜兜轉轉。
攝影 / 達文西
商務 / 王旭麗 (微信號:H13337716453)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