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南的一座偏僻小山村中,生活著一個年邁的老人,80多歲,外表普普通通,簡簡單單,毫無特別之處,脊背雖然彎了,但走起路來干凈利落,衣服雖然舊,但很整潔,臉上的皺紋很深,但笑起來卻慈祥。在身邊的人看來,他也只是個精神抖擻的老爺子,每天穿梭于田間地里,除了老實巴交,也就沒什么了。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老農民,卻有著一個神秘而令人驚訝的身份。奉孝同,1927年出生于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奉家鎮下團村,毛主席的貼身警衛。1950年,奉孝同參軍入伍,奔赴朝鮮戰場;1953年,奉孝同回國后,成為中央司令部武警戰士,為毛主席的貼身警衛。從戎8年,中央司令部先后授予奉孝同“執勤能手”、“技術能手”、“一級射手”等稱號。
老人叫奉孝同,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沒有人知道他有什么特別的身份,鄉里的老人也只知道他曾經離開家鄉過幾年,去參軍了,回來從不講自己在外面的事情,甚至有人還在背后竊竊私語說他是個逃兵。直到2012年,老人的身份才被一位醫生揭曉,這位醫生知道老人家當過兵,于是查閱了一番資料,沒想到這一查,卻發現了這位老人身份還真是不得了。1927年,奉孝同出生于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奉家鎮下團村。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時年23歲的奉孝同應征入伍,并開赴朝鮮戰場。1953年,回國后的奉孝同成為中央司令部的一名武警戰士,后被抽調到警衛團干部大隊一中隊,成為毛主席的貼身警衛。在警衛團幾年,奉孝同獲中央司令部先后授予“執勤能手”、“技術能手”、“一級射手”等稱號。1958年,奉孝同響應黨的號召“為加強社會主義建設”,從北京回到湖南老家閉塞貧困的大山里。
原來,奉孝同老人曾是中央警衛員,還是毛主席的貼身警衛。在主席70多歲高齡暢游長江時,就是奉孝同陪在身邊。然而,老人回到鄉里已有55年,卻默默無聞,沒人知曉他的身份,因為這背后曾有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1953年,因為在朝鮮戰場上奉孝同屢建奇功,槍法百步穿楊,是當時全軍中稀有的神槍手,而被選為了毛主席的貼身警衛。1959年,公社公布“放衛星”獎勵標準,每畝報數收獲600斤獎白酒4兩,每多收100斤谷,獎二兩白酒。奉孝同當眾說:“寧可實事求是,不可喝這‘空肚’白酒!”當場挨了批評。1960年至1980年,是奉孝同一家生活最困難的時候,他沒有向組織開口,而是一家人過著平淡清貧的日子。2012年12月13日,奉孝同在新化縣一家醫院接受記者采訪。奉孝同和老伴王云歡住在一棟殘破的老木屋內,兩人生育了3個女孩,分別取名奉慶玲、奉美玲、奉福玲。1984年,16歲的奉福玲被人從家門口騙走,后來死在海南,奉孝同一家因無力支付路費,連女兒最后一面也沒見上。奉孝同女兒奉慶玲因患怪病離異后,帶著一男一女回娘家定居。2004年10月20日,奉慶玲兒子奉光興去世。女兒奉連花出嫁后,奉孝同老夫妻和殘疾的奉慶玲相依為命。2005年,新化縣民政局給予奉孝同每月510元的優撫補貼,村里給落實一口人的低保補貼。奉孝同一家3口都享受到了農村低保,老人每月有55元的老年保險。
在中央警衛的5年中,奉孝同一直跟在毛主席的左右,毛主席的教誨讓他畢生難忘。到1958年,奉孝同為響應國家的號召,回到了老家搞生產。在臨行前,毛主席親自送別他,并叮囑說,回了家,要和老百姓們走在一起,不能因為做了中央警衛員就脫離群眾,不能擺架子。2012年12月12日晚,奉孝同的老伴王云歡因突發腦溢血,送進新化縣人民醫院急救。奉孝同因無人照顧,被接進了新化縣仁泰醫院的VIP病房。記者問奉孝同一生中最光榮的是什么?奉孝同用顫抖的聲音回答:“給毛主席當警衛。”他最遺憾的是什么?他說:“把自己與毛主席的合影弄丟了,離開毛主席之后再沒有見到過他老人家。”奉孝同的事跡傳開后,新化縣委高度重視,縣委書記胡忠威親自委托有關部門負責人前往看望,奉孝同說出了埋在心中許久的三個愿望:“希望女兒的病能治好;去韶山,到毛主席家里看看;去北京,看看毛主席遺容。”祁陽縣浯溪鎮黃土嶺村一位種棗的農民雷諫聲說:奉老的心愿理應得到滿足,收到棗款后,著力促成老人去北京。省地稅局、新化精英野戰俱樂部、其樂無窮自行車俱樂部等單位的愛心人士對奉孝同老人的捐款已達2萬余元。韶山管理局也表示,愿意早日達成老人的心愿。2012年12月18日,在多方關注與幫助之下,奉孝同的“韶山夢”終于成行。從新化到北京全程1000多公里,為了幫助年過八旬的奉孝同實現緬懷之旅,2013年10月起,新化縣委和長沙南湖醫院得知奉老要去北京后,協助愛心人士和有關單位銜接,并資助奉孝同緬懷之旅。2013年11月12日,奉孝同一行從新化奉家鎮的家中啟程,鎮政府考慮到路況不好,派越野車把他們一行送到縣里。從新化火車站來到長沙后,長沙南湖醫院派車全程接送,并給奉孝同做了全面體檢。2013年11月16日下午,奉孝同到達北京,當地愛心人士自發組織迎接,并安排車輛將奉老接到天安門附近的賓館居住。
回到農村的55年中,奉孝同一直將主席的話牢牢記在心里,一刻也不敢忘記,即便在農村中生活再艱苦,無論受了多大的委屈,幾十年間,他在心里時常為自己曾是一名中央警衛員而自豪,但永遠沒有說出口。相比于今天深怕自己紅不了的網紅,娛樂明星,甚至不惜用丑聞讓自己火一把的人,像奉孝同這樣為國家出生入死,卻甘愿默默無聞的英雄已越來越少。2013年11月17日早上6點,奉孝同和家人在愛心人士陪同下來到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排隊參觀的游客很多,通常要排隊1個小時左右。工作人員幾天前得知奉老來北京看毛主席后,特意安排綠色通道,奉孝同得以快速進入紀念堂內。紀念堂大廳中央擺放著3米多高的漢白玉雕刻的毛主席坐像,奉孝同很激動,先是送上三束菊花,然后敬了個標準的軍禮。2013年11月17日上午,奉孝同在家人陪同下到天安門廣場南端的毛主席紀念堂瞻仰毛主席,實現了多年的心愿。2013年4月7日,東莞市湖南婁底商會負責人李啟尚、張凱、唐位安等,到新化縣奉家鎮下團村一組,看望奉孝同。當慰問金和慰問品送到奉孝同手上時,飽經風霜的抗美援朝老戰士、鐵骨錚錚的神槍手感動得流下了滾燙的熱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