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路上有一支“尼姑部隊”,她們別樣英姿
軍隊永遠不是男人的專利,在古代像一代女英雄婦好,幫助丈夫周王武丁征戰(zhàn)天下,成為軍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統(tǒng)帥。又如像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典故,在民間都是家喻戶曉的事情,在近代的歷史上,女性參軍更為活躍。有的進入了醫(yī)療隊,在后方為戰(zhàn)斗在一線的將士們救死扶傷,有的直接參與到第一線戰(zhàn)場,拿起了武器為自己的民族而戰(zhàn)。
紅軍25000里的長征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里面有太多,感人肺腑而又催人淚下的故事,也讓無數(shù)青少年走上了這條布滿荊棘的道路,當時在紅軍中,有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那被稱為“尼姑革命”,很多人第一反應(yīng),以為當時紅軍帶著一幫尼姑,其實并非如此。
尼姑革命的由來,金戈鐵馬的軍隊中,也有優(yōu)雅身姿閃爍的女兵在其中。當時的紅軍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女兵組成的。這批人有早前就成為了紅軍的,還有就是后來在長征的路上臨時跟隨的。
我們往往形容女兵是英姿颯爽,但是在長征路上的女兵顯得比較另類,因為長征時條件都不是太好,行軍也比較匆忙,再說當時糧食緊缺的時候,都啃樹皮了,所以呀,這些女兵的生活是相當?shù)钠D辛的,不洗臉不洗澡,更不能脫衣睡覺,草地上,墻上,地上隨便那么一躺就是床了。由于長期沒有清理身體,導(dǎo)致女兵們的頭上都長滿了虱子。
剛開始很多女兵還是非常在意自己的頭發(fā)的,后來溫飽都解決不了了,頭發(fā)又那么邋遢,于是乎,當時女兵全部把頭發(fā)給剪成光頭了,但是畢竟以光頭示人比較難看,所以呀,女兵們都給自己做了一個簡陋的帽子,戴在頭上。當時長征路上很多都是十幾歲的小孩兒,這些小孩雖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但是童心未泯,經(jīng)常拿這些女兵開玩笑,于是被他們嬉笑的稱為尼姑,然后就有了尼姑革命這個詞。
戰(zhàn)爭從來是讓女人走開的態(tài)度,這已經(jīng)成為了千百年來的一種潛在默契。總感覺女人是打不了天下,而長征上的女性就是一個宣傳隊,她們別樣的英姿,被冠以尼姑革命的稱號,走完了,歷史上偉大的長征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