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陽區的城市管理戰線上,有一位始終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身影,他就是菅秀鵬。2010 年軍轉至城市管理局工作,至今已十余年。他以軍人本色和奉獻精神,為城市管理事業揮灑著汗水與智慧。
吃苦奉獻,堅守崗位展軍人風采。通宵值班整治夜間施工、私拉亂倒行為,是菅秀鵬在直屬中隊的工作日常。工地執法一線忙碌而辛苦,但他從不抱怨,默默耕耘。他用行走城管的方式,跑遍全區所有建筑工地,全區域全覆蓋摸底排查,將建設工地各項資料登記形成臺賬,分類管理、重點標注。結合轄區實際,他創新管理模式,將轄區劃分為三個片區,實行 “管兩頭、控中間” 和 “三個三” 巡查監管模式,以及定人、定車、定崗、定責的 “四定” 制度。通過多種巡查方式,強化監管,實現 24 小時不間斷巡查,為市民營造安靜舒適的居住環境,為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執法保障。
勇于創新,鉆研業務挑重擔。在渣土辦工作期間,菅秀鵬牽頭智能渣土車管控平臺的管理工作。面對之前平臺中看不中用的尷尬局面,他身先士卒,加班加點,帶領工作人員和研發人員在施工現場深入一線試驗調試。結合多年執法實踐和渣土車信息化管理新形勢,他編寫了符合濟陽渣土管理要求的《濟陽區智能渣土車監管平臺監管邏輯圖》,協助開發出符合要求的管理系統。歷時 8 個月,渣土車管控平臺在濟陽區成功投入使用,推動渣土管理走上智能化道路。為優化營商環境,他還起草編制了《濟陽區在建工地普法宣傳手冊》,向各在建工地發放宣傳,主動送法上門,推進柔性執法,為全區工地建設施工保駕護航,促進轄區市容環境和營商環境 “雙提升”。
無私奉獻,踐行初心使命。被抽調至區拆違拆臨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時,菅秀鵬主動克服人員少、工作量大的困難,加班加點成為常態。長期高強度無規律的作息,讓他突發毛細血管壓迫神經,眼睛暫時性失明。但僅住院一周視力恢復后,他就打著吊瓶回到工作崗位。他負責的拆違拆臨工作在全市考評中名列前茅,本人也被評為濟南市、濟陽區拆違拆臨先進個人。在靜音護考工作中,他帶隊夜查工地施工噪音時摔傷右腳,卻忍著疼痛堅持帶隊完成巡查,直到因體力不支再次摔倒導致右腳韌帶斷裂。住院期間,他仍心系工作,安排隊員巡查路線,囑咐護考要求,為考生營造良好考試環境,卻因未能及時送醫治療,留下勞動能力等級十及傷殘的遺憾。
融入群眾,構建和諧城市。轉戰市容中隊后,菅秀鵬迅速適應并融入工作。面對攤販占道經營問題,他帶領隊員深入走訪考察,平整場地、清運垃圾、架設遮陽網,設立多處便民疏導點。為提高市民和商販對疏導點的認可度,他帶領隊員放棄周末和假期,進行排查整治。如今,疏導點秩序井然,周邊市容環境改善,成為破解城市治理頑疾的 “良藥”,將“掰手腕” 對抗模式轉變為“手拉手”互助模式,讓城市治理充滿溫暖。
惠企利民,搭建溝通橋梁。執法工作直接面對基層百姓,12345市民熱線投訴件受理基數大。為此,菅秀鵬主動與投訴人見面交流,力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為減少熱線承辦量,他創新設計 “城市管理執法聯絡卡”,向轄區企業商戶和市民群眾發放,為群眾排憂解難,變 “事后處理” 為 “事前服務”,贏得市民廣泛好評。
正是因為菅秀鵬的敬業奉獻,他所帶領的濟北中隊連續榮獲多項先進集體榮譽,他個人也獲得眾多榮譽稱號。身著城管藍的菅秀鵬,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為濟陽區的城市管理事業和百姓的美好生活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你有什么想說的?
歡迎在下方留言區分享
▌圖文整理:小編萱萱
▌爆料|求助|廣告|合作|投稿|微信:weijiyang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